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孩子學習跟不上怎麼辦?
2006/02/14 04:10:17瀏覽4133|回應0|推薦9
孩子學習跟不上怎麼辦?

孩子學習跟不上學校的進度怎麼辦?已經是小學五年級了,九九乘法還不會,基本加減也老是出錯,一個句子都寫不完整,造句造詞胡寫一氣,不知所云,明明不是笨蛋,自然社會等常識,卻是一問三不知。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辦法能夠跟上?

在回答這問題前,先請問你會怎麼做?「趕快給他補習加強!」這個答案不能算錯,問題是,補習什麼?加強什麼?讓我們重新的看一下題目,學習跟不上,意思是說,這個小孩,在一些科目上,沒有五年級的程度或是五年級生應有的知識,那麼依照科目的不同,有二件事要先做,一件是查出他的程度在那裏,另一件是查出五年級生應有的知識是什麼。為什麼要做這兩件事呢?

必須知道「程度」和「知識」是二個不同的概念。古人說,盈科漸進,意思是說,水先積滿一層(或是一個坑)才能再越一層(或是才能往上積),這種就是程度。加法是減法的基礎,乘法是除法的基礎,你不會加法,要學減法自然會有問題。你不會乘法,要學除法自然困難然重重,對排列組合大概也無法掌握。另一方面,我們吃飯,可以先吃米飯,再吃菜餚,也可以反過來,或是吃麪,或是先喝湯,某些知識就是這樣,你不知三十年前發生什麼事,照樣可以看今天的新聞,當今天的新聞涉及往事時,再回頭光顧故事,以求進一步的了解。你如果不會乘法,不僅不會做排列組合,算幾何面積也會有問題,但你不會排列組合,則並不影響你學幾何面積。

現在你知道你的小孩是落後在那裏了,如果是程度跟不上的,那麼就要降低程度來補習,你千萬不到把他當做知識跟不上來補習,因為知識根不上的解決方法是補充知識,是加上去的,但是程度跟不上,你就必須重新做打基礎的工作,如果你不給他重打基礎,從小學一年級再學起,而是一直用補知識的方法,那麼無意義的學問,重複一百遍,無論該學問本身多麼有趣,還是無意義。小孩反而會因為一直學不會,而產生挫折感,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很多人對數學有恐懼症,很大部是因這樣而來,一直不會,每次考試考得許烏鴉鴉,卻一直缺乏從頭學起的機會。久而久之,就真的什麼也學不會了。

好,從頭學起,那麼五年級的功課怎麼辦?其實五年級的功課可以照樣跟著學習,無須放棄,古人又有一句話,功不唐捐,用白話說就是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但是重點還是要放在重頭學習的部份,五年級的部份,是程度方面的,如果不會是正常,不要強求,但若是程度跟得上,而只是不同的知識,則不能輕忽。從頭學起的工夫要札得深,一方面重打基礎,一方面建立自信心,寧可慢,不要跳過,至於五年級的功課,就跟著學校走,一段時間後,你的小孩可能會認為,五年級的課程,好像有愈來愈簡單的現象,事實上並沒有比較簡單,而是小孩的程度提高了。但是小孩是不是最後能夠完全趕上「應有」的程度呢?只要肯加位用功,一般都可以,因為所謂「應有」,指的就是多數小孩在某程年級有能力具備的能力。可是,如果還是趕不上應有,至少已經有往上進步了,只要不停下來,就會不斷前進。

最糟糕的作法是認為小孩已經五年級了,就不管他的程度如何,拼命給他塞五年級程度的東西,這個小孩因為前面的基礎不好,五年級的東西再簡單,他也學不會,結果是白白浪費了時間,更讓他不斷的失敗,到最後根本無力或不敢再嘗試。相信這是很多人有過的經驗。下面有一篇文章,你看看不斷遭受失敗是多麼可怕的事,請不要如此的對待你的子女,要知道,確定他真的有學到東西,比他是否有趕上進度重要!趕上了進度,卻沒有程度,最後還是白忙一場。


==========轉貼文始=======
習得的無助 <作者﹕麥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個真實的實驗:將兩頭同樣品種,同樣大小的狗,分別關入兩個底盤通了電流的鐵籠子中。兩個籠子的唯一差別是:一個裝有個特別的按鈕,在籠子中的狗,只要一觸碰「它」電流立即停止;也就是加諸在狗身上,那種不舒服的感覺會立刻消失。

剛進去籠子裡,觸電的不舒服感覺,讓兩隻狗,不安的在籠子裡打轉,一會兒將前腳抬起,一會兒將後腳架在鐵架子上,想盡辦法,想讓痛苦的感覺儘量減少。兩頭狗在無奈的情境下,本能的會這兒撞撞,那兒咬咬,一心只想衝出鐵籠。到此,兩隻狗的表現都完全相同,直到在裝有停止按鈕的那頭狗,在無意的觸碰下,發現了能使自己減輕痛苦的方法。學會後,就一直不時的去碰觸它。

而在另一個籠子裡的狗,牠一開始也在不停的嘗試,如何能減輕觸電的痛苦,它也抬腳、也撞籠子、也到處觸碰,但在試過,各種牠能想出的方法依然無效後,最後牠放棄了,也不再在乎是一腳還是四腳著地,甚至到最後,連最重要的肚子,都整個趴在鐵板上。牠已放棄了嘗試、學習。
接下去的實驗是:又設計兩個鐵籠子,這一回是兩鐵籠子完全一模一樣。在籠子的中間都裝上一個低低的欄竿,只要狗兒能跳過去,就會進入舒服的地區。這時,先前關在只要觸碰按鈕,就能停止電流的那頭狗,一進籠中,立刻很積極的尋找能減輕牠痛苦的方法,很快的也發現只要跳過中間的欄竿,牠的痛苦就解決了。另一隻,原先已放棄嚐試的狗兒,牠的反應呢?一放牠進入新的籠子裡,牠居然連試都不試就整個身體,「趴的一聲」就躺在地板上,一動也不動了。

實驗人員用抱的方式,將牠抱過欄竿,讓牠嘗試到舒服的滋味,再抱回電流的這邊,這時那頭狗的反應如何?牠會立刻自己跳過欄竿?結果是不會,牠還是躺著不動,直到實驗員又抱牠過去,試好幾次後,牠才會自己跳過欄竿,才肯試著尋找方法,去減輕自己的痛苦。

在上面的實驗中,您覺得為什麼那頭狗兒會放棄尋找,如何減輕自己痛苦的方法?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是不是因為牠比較懶?比較笨?我想都不是的,牠是因為在前次的情境中,牠得到了「無助的學習」;也就是牠不管用什麼方法,都無法為自己解決問題時,那種深深的挫折感,讓牠喪失了自信, 完全沒有了學習動機,因為牠已覺得以他自己的能力,無論再如何努力,都是枉然,都無法為牠減輕痛苦,從學習中得來的無助感,就叫「習得的無助」,也可以說今天會有這樣的結果產生,不在學習者,而是教授者的錯誤所造成的,這種現象甚至會延宕到,他的其他方面的學習;讓學習者對任何學習都喪失了學習的勇氣和信心。因為一次的「無助的學習」,造成終身的放棄學習。引響之深,引響之大,真是難以想像。
這個實驗也讓我聯想到:每個班上,那些功課老是考個位數的學生。他們是不是就像那頭無助的狗一樣,在學習的開始,當他用盡了自己的能力,也學不會老師所教的東西時,長久下來是不是已經放棄了學習。就像一個得了厭食症的病人,在他的面前,即使擺滿了山珍海味,他也無動於衷一樣。是否是教育者造成他的放棄學習?是否是教育者讓他完全喪失了學習的自信?

人的成長靠的就是「學習」,不斷的有效學習,才能使我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若一個孩童在小小年紀就已沒有了學習的動機,至少是在知識的領域上,已被挫折得,毫無學習的自信,他的人生似乎已充滿了灰澀,若連帶對其他事物的學習也毫無興趣,那除非有什麼強烈的轉機,否則他已被注定了一生悲慘的命運。

再想想一些在學習上有障礙的孩子,雖然他們並不笨,卻因為腦傷,或因其他生理的因素,而無法像正常的孩童一樣,透過老師的一般教法,就能學會某種事物。這些孩子在普通班級裏,由於他沒有能力掌控老師的教法,也不曉得他為什麼學不會老師所教的東西,最後就像那頭可憐的狗兒一樣,在老師的聲聲指責:「你怎麼這麼懶!」「你怎麼這麼笨!」下,放棄了學習,很快就變成了一個名符其實,一個又「懶」又「笨」無可救藥的人。

記得有則類似寓言的故事是這麼說的:一個犯了十惡不赦,壞事做盡的大壞人,死後被關在第十八層地獄裡,他也自認自己是罪有應得,是該被關在最下一層地獄。有一天,他突然發現在他下面還有人住,於是就問:「你是犯了什麼罪?為什麼住在我的下面?」下面的人嘆口氣說:「我只是個【誤人子弟】的老師!」

看了上面的短文,為人師的我們,在要脫口指責學生,是懶是笨以前,是否該自省一下:為什麼他學不會?問題是出在那裏?我再換個教法,或是我再換種教材,去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而不是一股腦的,只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擊他。致使他喪失在學習上最寶貴的東西:「動機」與「自信」。深信如此,即使做教師的我們,不能上天堂,那住在第十九層地獄的人也不會是我們了!@  1/13/2006 11:20:00 PM

原文出處:http://www.epochtimes.com/b5/6/1/13/n1189272.htm
==========轉貼文完=======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bhuang&aid=176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