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6/09 06:23:17瀏覽632|回應3|推薦39 | |
1924年在廣東黃埔,經由當時蘇聯政府(《1922~1953》史達林主政)的協助扶持,同年的6月16日成立陸軍軍官學校。(註1)(註2) 1950年10月中華民國陸軍官校於高雄鳳山復校,俗話説吉人自有天相,幸好有1950年後的韓戰爆發,中華民國陸軍官校受到美國的協助扶持(註3)(註4) 如果不是當年蘇聯史達林政府的扶持協助,大陸廣東的黃埔建軍談何容易,如果不是當年美國杜魯門政府的扶持協助,高雄鳳山的黃埔成長恐怕不是很容易(由於當時中共氣勢如虹),兩岸分裂自此開始,國際角力美蘇各有堅持、扶持、協助,以前如此,現在也是,除非【有人《國》】氣數已盡。 近代史百年來,推翻滿清政府,各黨各派都曾經努力,各有貢獻,對日抗戰的爭議也是,除了美軍提供先進武器及戰鬥技術之外,其他的各黨各派都有功勞,何況對抗侵略的同仇敵慨,原屬民族天性的自發,其間縱或有互相扯後腿,乃至同黨內部隊間的【自私】內鬥,惟仍瑕不掩瑜,因為最後的八年抗戰我們勝出。 民國70年開始當兵,曾聽軍中同袍【開玩笑】的説【黃埔精神就是《黃埔大內褲》】,雖然是【以篇概全】的玩笑話,卻有許多好玩的回憶,往事點滴,甜甜的,酸酸的。 記得以前剛入伍時,阿兵哥穿的內褲是沒有現在所謂的鬆緊帶,內褲腰部是要用細布繩綁緊才不會脫落,這很難想像吧,(如同當年臺灣鄉下地方的廁所裏不會放有衛生紙而是一堆小竹片),ㄧ旦內急也心急,常有將內褲綁帶打成死結的難堪,所以會開玩笑的説黃埔內褲是黃埔的精神,是象徵克難成軍的黃埔精神,是美德沒錯,也沒有忘記教科書上白紙黑字的關於北伐、抗日,乃至剿匪的輝煌勝利,合稱黃埔精神。 所以對黃埔內褲有如此的鍾情,有如此的興趣,卻與色情狂無關,而是另外一起有趣的記憶,民國70幾年,郝柏村擔任參謀總長的那段時間,各部隊軍營內阿兵哥偷內褲的風氣很盛行(為何會這樣?日後有機會再分享),陸軍總部為因應,即下令,每個阿兵哥的內褲於腰部鬆緊帶(那時的內褲已經改良而有了鬆緊帶)上都要用黑色簽字筆寫上自己的姓名及兵籍號碼,避免大家偷來偷去,是好意沒錯,只是大家卻多了一份工作要忙,即每天早上值星班長都要例行檢查阿兵哥的內褲有沒有書寫黑字(是偷的,還是自己的,黑白分明)。 另外有段時間政戰部為因應阿兵哥自殺人數較多的因由,即規定每天晚點名之後要有30分鐘的【小型康樂】,結果卻變成【小型痛苦】(為什麼會這樣?日後有機會再分享)。 個人認為,黃埔真正的精神,其實是【刺槍術】,請不要小看那些二戰時期冷兵器時代留下來表演性質的【刺槍術】,因緣際會,70年間,前前後後,刺了將近有五年,歷歷在目,除了【體幹班】與【精誠連】外,其他的部隊絕大部分都是團體表演性質,如同學校的儀隊,除了力與美的展現之外,就是要求團隊的整齊劃一,踢正步也是,踢正步與閱兵是國家對外的【耀武揚威】,尤其軍國主義非民主國家的強大軍容更令人印象深刻。 幾天前看見媒體發布訊息,説新任國防部長顧立雄廢除了刺槍術與踢正步⋯等等,個人是沒有特別意見,僅就自己曾經的回憶談談(刺槍術學習、趣事,有機會再分享),屬於事實陳述,不想涉入太多的價值判斷。 其實在幾年前邱國正擔任國防部長的時候,關於刺槍術的存廢就有很多的討論,就當前科技半導體的按鈕競速,刺槍術於戰場的實用價值可以説接近於零,然而就陸軍官校黃埔精神的維繫卻不可或缺,因為黃埔精神與刺槍術的連結在於【氣刀體ㄧ致】的這五個字(註5),邱國正前部長當然是陸軍官校所謂的【黃埔人】,而他能夠當到今日部長的職位,其間想必有軍中學長(姐)等的賞識、扶持與協助,於公於私,刺槍術不能廢,乃人情之常。 顧立雄部長是文人部長,受命於民選的賴清德總統,黃埔精神與其等無關,如同【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何況民主國家的憲政精神即在於軍隊國家化,我國憲法第138條也明文規定【全國陸海空軍,須超出個人、地域及黨派關係以外,效忠國家,愛護人民】,至少是白紙黑字的【《應該》要這樣】。 為什麼刺槍術的氣刀體一致是黃埔精神的重要支柱,首先我們探討刺槍術的【氣刀體一致】是什麼意思,其次這個【氣刀體一致】的【哲學】理念來自那裡,及最後為什麼説刺槍術的氣刀體一致是黃埔精神的重要支柱。 氣刀體一致,就【刀體】部分簡單的來比喻,就如開車的【人車一體】而已啦,這是每個開車的朋友每天在體會的,一切都是【不用深思】的【忘我】,我就是車,車就是我。另刺槍術的氣刀體一致中所謂的【氣】是指將【殺氣】大聲的喊出,刀當然是刺刀,體則是身體,分解後是不是很簡單,是不是不再神秘,不再唬人,氣刀體是人槍(刀)融合為一,如同開車那樣。 氣刀體一致的概念來自日本,眾所周知日本有武士道精神(註6),甚至有人説日本武士道精神曾經是日本的立國精神,尤其在二戰前軍國主義熾盛的那一段期間,按笛卡兒的説法人是心物二元的構成,就唯心論哲學家的想法,精神更勝於肉體,乃至肉體僅是精神所趨動的工具,就此來説,國際間戰爭勝負的關鍵除了高科技半導體外,所謂的士氣仍然基於主導的地位,不然縱有黑科技,如果不是朝向敵方陣地按下,那是很糟糕的,台灣俗語説【飼老鼠咬布袋】,而士氣就是精神,精神非從天下非從地出,精神來自人心不停的鍛煉,乃至百鍊鋼成繞指柔,由點而線而面,全體戰鬥能力的葵花百典或許在此(精神)。 註1: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註2:蘇聯軍事顧問團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B%8F%E8%81%94%E5%86%9B%E4%BA%8B%E9%A1%BE%E9%97%AE%E5%9B%A2 註3:韓戰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C%9D%E9%B2%9C%E6%88%98%E4%BA%89 註4: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註5:刺槍術與氣刀體一致 a.刺槍術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8%BA%E6%A7%8D%E8%A1%93 b.刺槍術學習經驗與氣刀體一致 註6:武士道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6%AD%A6%E5%A3%AB%E9%81%93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