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要甚麼樣的民代
2011/05/23 12:09:19瀏覽728|回應2|推薦18

最近為了立法委員的提名,政黨開始一波波的黨內初選,而大爆冷門的是許多資深立委不敵他所處選區的新人 (其實也是老臉孔) ,紛紛中箭落馬,民進黨有李俊毅、賴坤成、國民黨有蔣孝嚴、鄭金玲、朱鳳芝。國民黨的蔡正元也差一點步上後塵,想來蔡正元立委到現在還是心驚驚。

看到這些民意代表,汲汲營營地要當立法委員,還有新人不斷挑戰,真讓人懷疑,這些人真的有如此大的熱忱要為民眾服務嗎? 要是選民相信這一套,就太天真了。不過我想應該沒有多少人會相信吧?!

台灣的民主制度 (其實正確說應該是選舉制度) 承襲美國及日本的精神,就是以政治為職業,和利益掛鉤,這二個現象的結合,造就了現在的 "利委" 。

台灣的這種現象真的不是個好現象,立法院的效率不彰,表面看起來是藍綠惡鬥,但是綠營的立法委員真的是要搞獨立建國,才處處杯葛藍營嗎? 不分藍綠的,從限制立委利益的陽光法案來看,還有運用議事手段故意讓法案無法通過,或通過了也因陳義過高而不可行,很顯然地,這些立委背後都有利益團體,立委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哪有人民和國家的利益? 這也不只存在於立委,各級民意代表莫不如此。

要切斷立民意代表的臍帶,就只能釜底抽薪,杜絕以當民代為職業的現象,要人民來公投立法推動 "民意代表一任制,且不得連任" 。

北歐的民主制度為人稱道,他們的公職人員沒有特權,民意代表只是兼任的,可能開完會之後就回家當麵包師傅或是鐵匠,並不以政治為職業。

立法及議事沒有那麼專業,只有鑽漏洞才有 "巧門" ,講究專業。只要有顆正直的心,每個人都可以當民意代表。

附帶一提,我家住台北內湖,前幾天國民黨立委候選人提初選的蔡正元及李彥秀,這二人不管誰出馬,我都不會投他。因為蔡正元當過多屆立委,不合我提倡的 "民代一任制" ,而且蔡正元先前有官司纏身,雖後來判無罪,但不可否認是已經蒙塵了,更證實我的論點:當過一任以上的民代,很難脫離利益糾葛的。至於李彥秀,才剛選上台北市議員,馬上要棄支持她的選民於不顧,這是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zunghsu&aid=5242996
 引用者清單(1)  
2011/05/26 23:33 【礁岩上的文學與政治新天地】 民代除了玩弄還是玩弄

 回應文章

波音747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思考的懶惰
2011/05/30 06:28

說得真好!!

這又回到教育上了,聽起來是陳腔濫調,但的確是如此

台灣的教育當然不是一無是處,但東方教育不鼓勵獨立思考,質疑權威的現象的確是存在的.

所謂的質疑, 不是為反對而反對,而是經過思考辯證後的產物.結果並不一定是反對,有可能是讚成,重點是思考的過程.

思考的懶惰的確是個很大的問題

麵線(tzunghsu) 於 2011-05-30 08:21 回覆:
每次一提到 "思考懶惰" 這個現象,就不禁要罵國民黨以前的愚民教育,想把人民教育成順民,哪知現在變成不知如何思考的人民。

過客
有道理
2011/05/26 11:02
但首先要能制定這些規則
相信你也不認為這些立委會同意只能做一任的規則吧
回到原點
我們還是需要先落實憲法上的創制複決權力 
再來靠大多數的人先訂下政客不喜歡的規則
這是個人的淺見...

麵線(tzunghsu) 於 2011-05-27 08:59 回覆:

您說的一點兒都沒錯!

所以我有機會就鼓吹這個論點,只要贊同我的人越來越多,形成社會的共識,就可以辦公投表決,一次不成再一次,大概要半個世紀以上才能竟功。

這個議題最大的障礙是在於 "台灣人民是很不用心的" ,台灣人習慣 "尊重專業" ,說穿了是 "思考的懶惰" ,以為把任何事交給專家就好了,其實專家背後是有利益的,所以他們的專業是經過利益調整後,對他們最有利,而非對我們最有利之下的產物。為害最烈的 "專家" 就是政客、醫生、金融理財人員、教改團體、司法人員

我們不用期待政客會揮刀自宮,如果不推動,我們永遠被政客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