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豈有此理!
2015/11/28 09:38:09瀏覽4614|回應10|推薦34

讀完了陳文茜的 "啊,外省人哪!" 這篇文章,心中有很複雜、說不清楚的感受,有一點挫折、失望,憤怒、悲傷,還有一些錯愕、哭笑不得。

"外省人" 原是一個很普通的稱謂,但從某一些人嘴裡叫出來就帶有很多歧視、屈辱、輕侮、嘲弄,甚至還有一些敵視、仇恨的意味,跟早年聽到台籍朋友口中的一些稱謂頗有相似之處,他們常稱山地居民為 "青番"、"番仔"、"山地郎",有時也有意無意地叫從大陸來的人為 "阿山"、"山豬",把一些從廣東梅縣等地移居台灣的人稱作 "客郎"之類。(把有夫之婦的情夫稱作客兄,不知是否有關?)

更不可思議的是住在北台灣的人總稱南台灣的同胞為 "下港人",稱農民為 "草地郎"、"莊腳郎" ,把做工的人叫成 "黑手仔" ;這些稱謂或多或少都帶有一點階級意識、瞧不起、自覺高人一等的味道。

抗戰時期,許多同胞逃難入川,四川人把這些從長江下游避禍重慶等地的人稱為 "下江佬";在上海,有很多拉黃包車、擦鞋的人、廚子、剃頭匠大都是從江蘇北部各縣來的,他們就被稱為 "江北佬",而在中國北方,南方去的人常被視為沒有文化的 "南蠻"。

不過很諷刺的是台灣民主化了後,為了搞選舉,要爭取選票,於是 "下港郎" 變成了南部鄉親,"山地郎"、"番仔" 變成了原住民,"客郎"因選民人數較多,就被冠上了頗有尊敬意味的客家人之名,原本被稱為 "外勞"、"外配" 的一些人,則一律被改稱為新住民,而越來越凋零的外省人沒有多少選票,於是變成了有些台灣人認為“該滾回大陸去”或 “跳台灣海峽”的那一群人。

陳文茜寫這篇文章,原本有點為外省人叫屈的意思,她認為,外省人,不管是 1947 年來的,抑或是他們的下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都曾為台灣這塊土地盡過心、出過力,多數和本省人相處得也很融洽,意思是要台灣人也該想想外省人的好。

問題出在她始終把外省人視為二二八事件的罪魁禍首,認為那是外省人的原罪,然而事實卻並非如她所言。她文章中所指老蔣總統於 1947 年 3月 7日派遣國軍第 21師部隊來台鎮壓,“見人就掃蕩”之說,根本不是史實。她只強調: “穿著拖鞋、老式短褲的台灣男女老少被打死在地上”,卻沒有依據中央研究院所提出更符史實的報告,說明在那場事件中,還有多少外省人被殺害。

我們家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我父親於抗戰利後,就帶著我們一家,到故鄉浙江紹興祭祖之後,來到台灣,從事戰後重建工作,原來打算完成任務後,就回老家去,還買了許多砂糖和草蓆準備回去送給親朋好友,誰知戰亂阻絕了回家的路。

沒多久,二二八暴亂延燒到南台灣,父親在下班回家途中,被暴民攻擊,頭部被打了四個大洞,昏倒在染血的路上,直到半夜大雨傾盆,把父親淋醒,他一路爬回高雄港務局,被同事緊急送醫,才活了下來。暴徒也一把火燒掉了我們家,母親在一位親如家人的奧巴桑協助下,帶著我們三個孩子躲進了高雄要塞避難。這位奧巴森是一位單親媽媽,她和孩子一直和我們一起過日子,後來因為不願隨我們搬到台北,才離開了我家。

陳文茜一直把二二八事件視為外省人迫害、屠殺本省人的事件 ,她其實就是“鼓吹”歧視與仇恨的那些人之一,如今倒過來要替外省人爭“該不該在台灣活下去的權利”,是否很矛盾 ?很讓人啼笑皆非 ?

除了哭笑不得,也讓人感到錯愕的是“外省人”或“本省人”這些稱謂的背後,是否意味著台灣只是一個省? 究竟又是那一個國家的一個省呢 ? 如果 ”本省人“代表的是本土的台灣人,那麼原住民豈不是更本土 ? 客家人又該怎麼歸類呢 ? 他們是否有權利在台灣活下去呢 ?

那麼誰有權決定 ”外省人“該不該在台灣活下去 ?陳文茜要台灣人想一想這個問題,真是豈有此理。 (欲讀陳文茜原文者,請上 Google,鍵入 "啊,外省人哪!" 字樣即可)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zongchuhu&aid=37039309

 回應文章

nre11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11 09:27
不要在本省人、原住民、外省人上咬字

「外省人」來到台灣,就要認同台灣

這因為1.中國對台灣不懷好意,2.外省人又不願回中國
吳育剛(tzongchuhu) 於 2015-12-12 22:05 回覆:
請問怎麼才算認同台灣 ?外省人為什麼一定要回中國 ?

nre11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11 09:23

為什麼是人?

二戰終,來台的外省權貴胡作非為,真的是胡作非為。

一般的本省人又不是個個是警察,調查局,警總,也不是完人,當然擴大範圍仇視外省人

你不見,可以說所有的日本人都被中國人仇視;以前的日本人,現在的日本人,以後的日本人,都會被很多世代的中國人仇視!!!!!

在台灣已經很不錯啦!一般的所謂本省人,外省人,都一經相處的很不錯。惜福!

除非涉及到政治,才可能有波浪。


透視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10 17:03

透視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10 16:57

透視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10 16:46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10 16:30

陳文茜真這樣嗎?很難想像。

人是很奇怪的動物,「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心人皆有之,只不過在 xenophobia 特別炙盛的福佬人意識裡超級活躍,這不是「外省人」的問題,是福佬人的問題。

我在北美加州某高爾夫鄉村俱樂部廁所小便時旁邊尿斗的一個臺灣福佬人尿著與我攀談,硬要問出我的來處,我乾脆把在臺父母家的地址全部唸給他聽,之後他就滿意了。也不想想自己心態是否正常,言行是否 decent(我有沒有問他祖宗八代來龍去脈?)

這種「臺灣神經病」到處都是,好像不搞清楚身邊週遭人的來歷就惶惑不可終日!我最盼望的就是把這種人直接空投到三 K 黨肆虐的路易西安那州最偏鄉,讓他們嚇到剉屎。


田英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正的民主社會
2015/12/04 13:13

您說,真正的民主社會不應該是這樣。一點也沒有錯,可是台灣實在不是一個真正的民主社會。真正的民主社會,是任何人都權利表達自己的看法,而且都不應該因此而感到恐懼,愧疚;而其他的人無論贊同與否,都應該尊重且支持對方有表達自己看法的權利。現在在台灣所謂的外省人,絕大部份是在台灣出生的了,但是這樣的人只要不主張台獨,都可能會戴帽子。往往一個不主張台獨的人,都要事先聲明自己是台灣人,來台灣好幾代了,彷彿這樣方能夠免除原罪。這是一個民主社會應該有的現象嗎?

張作錦先生罪這樣的呼籲,我的看法是一方面大勢所趨,外省族群為了自身安全,乾脆置身事外好了;另一方面,外省族群全數退出政壇,台灣的政治再搞不好,也就別找替罪羔羊了。事實上,以民進黨這種心態,搞得好才怪。

自孫先生首倡民主,距今已經一百多年,然而台灣的民主仍然問題重重,於是居然有人認同中共那一套似為菁英領導,實際上仍是一黨專政寡頭獨裁的政治,只因為高效率帶來經濟繁榮,絲毫不在乎社會公義與人權法治。百年前孫先生根本白忙一場,那些先烈也真是白死了一回。

田英奇


田英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為什麼要打擊外省人?
2015/12/03 01:42

貴文甚有見地,惟就原住民與外省人因選舉產生的尊卑歧異,本人略有不同看法。

就人數而言,民主開放之時,外省族群應該比原住民來得多。民進黨拉攏原住民,詆毀外省人,並非就人數多寡而定,而是有很明顯的分化策略。

民進黨一直強調本土,可是你再怎麼本土,也土不過原住民,而早期原住民幾乎是國民黨的鐵票。因此民進黨不斷的像原住民示好,除了鬆動原住民外,也對外彰顯自己本土的意涵,君不見蔡英文一再說,當選之後會向原住民道歉?問題是民進黨對原住民的好意,始終停留在嘴上,政績方面,除了一個原民電視台之外,不知道還有什麼?

外省族群曾經佔台灣人口20%左右,民進黨何嘗不想拉外省票,問題是它的台獨主張,就趕跑了99%,它知道它拉不到,乾脆毀滅它,將歷史扭曲,萬惡皆歸焉。而外省人的政治領導者,鉤心鬥角是一流,貪慕名位不後人,所以李登輝才能拉李煥鬥倒俞國華,拉郝柏村趕走李煥,藉機把郝的軍中勢力肅清。在接班人大戰時,把章孝嚴、錢復、宋楚瑜等人耍得團團轉,最終給了連戰,造成2000年的大分裂,從此台灣走向分水嶺的另一邊。

回首前塵,民進黨有其可惡之處,外省人走霉運也其來有自。未來外省族群不可能再當家,在我看來,如張作錦先生所言,也不該想要當家,就把領導權交給老移民,所謂的台灣人吧。蔡英文上台之後,就會發現她選前痛罵的東西,她一樣也不能解決,那才是她痛苦的開始。或許,台灣就是要狠狠地痛一下,才有可能找到未來吧。

田英奇

吳育剛(tzongchuhu) 於 2015-12-04 10:17 回覆:

作錦學長撰文主張 “外省人退出政壇”,愚意以為,稍有點意氣用事,外省人固然不必再當家,但也不應該沒有權利為台灣前途提出主張;真正的民主社會不應該是這樣的。

至於蔡英文的未來,有一篇蕃薯藤的文章 "520 後“,已寫得很清楚了;您若給我電郵信址,我可以傳給您看。


sandy T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29 12:11

前幾日在一個格子裡看了一篇極為扭曲的文章,眷村裡的外省人是高級外省人。讓人感到此文章的偏見與仇視敵對的心態。

前陣子,還看過一篇軍公教不用工作就能領乾薪。荒謬到了極點了。

我母親說他們小時候都沒飯吃,台灣後來變的富庶了,要有感恩的心,不該再分彼此。

我的成長階段好像也沒有看過甚麼省籍糾紛,反而近20年來越演越烈,尤其這三年來,竟然翻轉歷史,甚至國家認同,讓我們這些從事教育工作者備感壓力。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28 15:59
"外省人"大多指眷區族的人!
吳育剛(tzongchuhu) 於 2015-11-29 10:02 回覆:
眷區 (或許指的是竹籬笆)內的外省人和眷區外的外省人有什麼不同 (指人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