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2/24 22:16:29瀏覽2178|回應0|推薦17 | |
父母從小就敦敦教導孩子,要吃得健康、適當使用 3C 產品、坐時要挺直背、要會靜思及保持房間整潔,即使人們遵循這些教誨,仍然會覺得無法使生活更健康、快樂。 這可能是由於人們沒把生活健康、快樂當作是一件重要的事,日子就這麼過著,是否按照父母的教誨似乎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但事實並非如此。 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首須期待一些好的事情;根據"生活品質研究協會" (Association for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的研究結果,人的大腦中若期望著一些正向的事,即使在這些事發生之前,就會使人體會到那快樂的感覺,所以能增進生活的質量。在辛勤工作中,若能告訴自己,下了班後,能回家看一部喜愛的好電影,或到了週末能跟家人一同用餐,就能把負面的情緒趕跑了。 人們在生活中遇到很多事必須作決定,假如那些事涉及自己周遭的家人、朋友或同事,最好一起作決定,獨自作決定固然可顯示決斷性,可是與大家一同作決定就必然會有共同思慮的過程,能免除思慮不周,減少在自覺或不自覺情形下所作決定的挫折感。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往往被諸如電視頻道、網路、電子遊戲和智慧手機連結等訊息所纏繞,這些時髦產物總是鼓勵人們多多觀賞或使用那些資訊,讓人們像不小心溜滑下坡般地陷入該睡不睡的惡習,這就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健康和生活品質。所以必須設定自己的作息時間,到了該睡的時候就關掉那些電子產物。 對大多數人來說,看到蔬菜和水果在冰箱中爛了或餻餅放久生霉了,就會覺得很不開心,那種感覺像是把錢打了水漂一樣;人們為了日常三餐或臨時有客人來訪,必須調製一些食物接待他們,而在冰箱裡儲存一些蔬菜、水果及肉類等食物,目的在保持它們的新鮮度,但問題是不能放太久。 不要吃太飽;一般人的胃大約可容納一公升半以下的食物,如果吃過量就會有吃撐了的感覺,基於這個道理,人們該明白,吃東西是為了果腹和吸取營養,一定要在那種酒足飯飽之感出現前,停止進食。 人類都有學習東西的興趣,即使到了老年,若有機會學習新知,就能享有快樂和生活品質,這樣的學習能使大腦保持運作和處理資訊,除了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滿足之外,科學研究還證明,不論到了什麼年歲,汲取新知和技術能讓大腦變得更敏銳、更健康。 許多人愛在淋浴時,高聲歌唱,那是因為人們在淋浴時感到身心舒暢的緣故;但其實沒必要限定在淋浴時唱歌,在駕車途中、烹製美食時都可以放聲歡唱,以感受唱歌對大腦和身體的驚人效果。唱歌可以降低心跳頻率、保護血管和排除焦慮,甚至增進某種程度的認知能力;2016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唱歌能增進免疫系統,經常唱歌的人體內皮質醇會降低,他們的免疫系統比那些不唱歌的人強。 人們遵循例常是因為方便、覺得順其自然,但也會感到無聊,幸而人們能順應這世界的變化環境,一方面保持一些日常習慣,同時也能因應每隔三、兩天發生的一些小改變;像是改變一下上班的途徑、在一些不同的地方例如公園或家中門廊用餐,如此一來,大腦就會感到全新的經驗,但卻仍能享受原有習慣帶來的安全和快樂。 要改變一些老習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花一點時間在自己的社區裡散步,以結識自己的鄰居與認識環境,這麼做會讓你詫異地發現以前不曾注意到的一些商店、很好的公園和餐館。跟妻子、孩子或朋友一同去散步能更加瞭解自己所住的社區,這樣的體能活動對大家的健康好處多多。 大概很多人對以下這些問題 : 是否享用過一頓美食? 上次停步聞聞門前花壇裡盛開的花朵是什麼時候?多久以前回家看到家人有多麼歡樂?可能都無法回答,因為他們把這些事視為理所當然,從沒放在心上,如果要改善生活品質,就應該關注這些日常小事情。 試著每天走一萬步,研究證實,那是減輕體重、預防心臟病及其他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很多人似乎無法達到走一萬步的目標,但那沒關係,只要不放棄,即使逐日每天多走一點,譬如走路去雜貨店、接孩子放學或走到同事的桌前談公務,都會有好成效。 為自己設定一些目標,例如:這個月要讀多少本書、減少家庭開支多少等,跟家人商量好了,一起努力達成,這不僅能實現願望,還能增進家人的親蜜關係。 經常告訴家人你喜歡聽他講的話,你愛他們,以加強你與配偶、夥伴的關係,最終就會贏得健康和滿意的生活,因為那不但能溫暖他們的心,同時也增進了自信。 不管到了什麼年紀,一定要和親蜜的伴侶過完每一天,即使因生活習慣不同,不一同上床睡覺,也可以安排時間共同諸如晚餐時、看電視節目、交談分享一天所見所聞,享受一日將盡的安寧時刻。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