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市場年輕化
2009/04/27 00:05:22瀏覽737|回應0|推薦8
跟柴契爾先生踏進菜市場做生意,是在我26歲,他29歲時。那時在市場我們算是最年輕的夫妻了。
        在市場打滾的這些年,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踏進這一行了。連我店裡的員工也是七年級生。甚至在批發市場幫忙搬貨的也以年輕人居多,不過流動性也頗高。
        也許是這些年台灣的景氣不好,工作也不好找。有些年輕人退伍了對於前途茫茫然,如果家裡剛好是做生意的,也省去找工作的麻煩,直接在父母的店裡幫忙了。
        前幾年我看過一則新聞,一位數學系的高材生,放棄了學業,跟著父母在市場賣菜,月收入就有30萬了。他會放棄學業的原因是他覺得就算大學畢業了,不管是繼續升學或就業,想要擁有這麼高的收入是非常困難的。

        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故事。
       老師總喜歡請小朋友寫【我的志願】,很多小朋友都會寫,要當太空人,要當總統,要當醫生,老師…之類的崇高理想。偏偏就有一個小朋友寫我要當【賣菜的】,
老師很生氣的說這算什麼志願,當什麼賣菜郎,逼著他重寫。這個小朋友還是堅持寫【我要當賣菜的】,結果惹來老師ㄧ頓毒打。長大後,這個小孩靠著自己的雙手,從街角的一個小攤子開始做起賣菜的生意,後來他變成全香港最大的蔬菜通路商。他完成了小時候被老師鄙棄的志願【賣菜的】。

        賣菜很沒出息,賣菜是鄉下的窮人家或農夫才會做的工作。但是,賣菜的學問卻是在學校怎麼也學不到的。賣菜不需要高學歷,也不需要高成本,只要肯做,就會有報酬。如果做得好,收入絕對不比一個高階主管的薪水差。

        市場年輕的夫妻也越來越多。有人是繼承家業,有人是像我們一樣自己打拼出來的。
        有對賣魚的夫妻,在我們這市場也做了好幾年,他們的年紀應該跟夫人差不多,夫人我很佩服那位賣魚的老闆娘,因為我覺得在市場做生意最辛苦的就是賣魚,魚要新鮮就必須用冰塊放在保麗龍裡保鮮,冬天很冷,尤其遇到寒流手都會凍僵,他們要殺魚要碰水要拿冰塊,儘管是手已經凍到沒有知覺了,還是會把客人的魚殺好,洗得乾乾淨淨的,不小心還會被魚的鰭給扎到,更重要的是還得忍受魚腥味。夫人我最不喜歡魚腥味,每次煮魚我一定要先帶上手套,不然手上的魚腥味可是會跟著我一天。
所以我很佩服賣魚的,尤其是賣魚的女人。而那位老闆娘年紀搞不好還比我小,看她每天也是開開心心的跟著老公在市場賣魚,而且她的穿著打扮超時髦的,她可以穿著露肩背心迷你裙在充滿魚腥味的攤子上殺魚。誰說在市場做生意不能穿得漂漂亮亮的。

        市場年輕化也許是個趨勢吧,尤其現在的經濟不景氣,工作不好找,收入也不高,在市場跟著家人做生意,或自己擺個攤子賣東西,都比待在工廠強吧!(尤其現在很多工廠都在放無薪假勒)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yccc_bio_5&aid=2889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