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工作僵屍
2010/06/28 22:31:12瀏覽3980|回應1|推薦27

今年初回台灣時,看了艋舺,有人批評毫無新意,就是部打打殺殺的幫派電影,但在我看這是台灣商業片近年來拍得最成熟,缺點最少的的一部。商業電影本是如此,或是說大部分好萊鳿式的商業電影都是有個公式的,再套上各地特有的文化元素,比如用語,衣著,及背景,再好一點的導演會展現個人獨特的敏感度,能做到這些,這部電影就很有賣點了。我看了很開心,心想台灣想發展文創產業,好像有點苗頭。

 

但接下來幾天與一些在創意產業界工作的朋友們見面,發現大家都忙得昏頭轉向,吃個午飯,電話此起彼落,響個不停,一看他們的行事曆,從早到晚排得滿滿的會,一位在專門培植台灣藝術家的機構,工作多年的公關告訴我,她前晚忙得只睡兩小時,滿臉的倦容,我問她何時去國外看看別人的做法,她睜著充滿血絲的眼睛說,你去跟我老板講好不好?很多朋友很感嘆的說,他們的工作理應要廣泛接受新知,但忙到連看看書的時間都沒有,遑論去旅行了。

 

 

我不知道別的產業是不是從容一些,但在這些原應是鼓勵創意,鼓勵創新的產業,我看到的卻是台灣代工產業的工作方式,好像主管的職責就是將下屬的每分鐘填的滿滿的,才是有管理,而下屬也以不下班,忙得暈頭轉向才是有效率。我的朋友們四十多歲的年紀,以經驗,以資歷,理應是最成熟,最有想法,台灣社會的中堅分子,但他們都忙到毫無探頭往外看看的時間,更令我驚心的是,他們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個個弄得宛如工作僵屍

 

變成工作僵屍,有可能是主管個人觀念使然,但在我看來,還是台灣大環境的問題,這是個不珍惜創意及思考的環境。台灣講鼓勵創意,還在喊口號的階段,政府沒有完整政策,企業界沒有贊助文化事業的精神,一般人民沒有從事藝術文化活動的習慣。對最後一項,我其實是最心痛的,當中產階級每天忙得跟狗一樣,怎麼會有時間,体力,心情,去看一場可以刺激思考的話劇呢?中產階級不看,文化藝術事業便沒有市場,沒有市場,藝術家便無法生存,沒有藝術家,沒有創意人才,台灣怎麼發展文創產業?

 

對這一點,我特別焦慮。在全球化的環境,台灣的下一代要與全世界菁英競爭。看著大陸年輕人求知若渴的衝勁,加上國家機器的全面配合,有機會的大陸年輕人跑得很快。台灣的年輕人有什麼?講資金,沒有大陸雄厚,講毅力,差得很遠,我們的年輕一代,有的,就是台灣長期社會開放,培養出來的個人風格及創意的基礎。

 

其實台灣有很好的創意人才庫。台灣特有的歷史,塑造了一個綜合中國,日本,及美國文化的混合体。我在洋基跑王建民新聞時,看著日本媒体死氣沈沈,凡事尊崇權威及階級的跑新聞方式,相對於台灣媒体展現的活力(有時的確是蠻力),我就想,幸好這方面我們有美國的影響。當我看我的導演朋友們,拿房子去抵押也要拍電影,我就想,這不知是不是日本文化追求完美的影響?當我看到我的朋友們對年老父母的照顧與親蜜,對孩子教育的重視,我又想,幸好我們有中國儒家的傳統。我們有這樣一個文化底蘊,如今要思考的,是如何讓這個底子,能夠做最大的發揮。王建民有資質,但也要有美國職棒的環境,才將他伸卡球的威力全部發出,才造就了一個名投。

 

我如今要問的,就是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給我們的下一代好一點的創意環境?將他們的創意發揮到最大效能?讓他們的創意,不再只停在個人嗜好,而能達到產業規模?所以我去看看別的國家的做法,第一個看的是法國,我對法國人民對藝術的愛好,對藝術家的尊重,對從事文化藝術活動的習慣很傾慕,前里昂雙年展的主席伯納特告訴我,法國表演藝術重鎮亞維農,每有藝術節都會看到法國政治人物去捧場,很多亞維農演出的團体,都有政府單位補助,但這些政治人物都不會搶著在媒体上講話,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的場合,藝術家才是主角。當我看到台灣的政治人物,搶著在原本是藝術家的場合上電視鏡頭,我心裡就忍不住嘆氣,水準實在有待加強。

 

我希望我在法國製作的專題,能跟大家分享,我這次在法國觀察到的法國式的創意及法國政府單位在鼓勵創意上的一些做法。電視篇幅有限,時間緊迫,題目又實在很大,我只希望這些專題,能讓大家多去思考一點點,一點點就好。

 

 

後記:

在這裡附上我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請長住在巴黎的製作人葉曉芍小姐,幫我們找的有關法國政府的電影發展政策的相關資料。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有興趣再深看一點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法國政府電影發展政策

為了保護與鼓勵法國電影創作,法國政府有三項主要做:配額 ,補助和跨國合作 

 

配額制度

 

由德國首先在1921年提出,以抵抗美國電影在一次大戰後大舉入侵。法國在1928年跟進,但後來在實際執行上遇美國施壓,幾經修訂,例如,1948那一年限制美國電影一年僅可輸入一百二十片。法、美之間最近最為關鍵的一次談判,是在1993GATT烏拉圭談判中,法國依然以「文化例外」拒絕美國開放電視與電影市場的要求,訂下非歐洲生產的電影不得超過國內市場的40%的規定,可說是全歐最低。


補助制度

1948年,法國成立一個臨時特別基金,來輔助電影工業的發展,後來此一措施變成電影資助法。主要特點在於每張電影票強制徵稅,所得稅款納入電影資助基金,基金直接進入電影製作。電影資助基金在1986年改名並擴及整個影視產業資助基金,並且由CNC法國國家電影中心統一管理。

 

 影視產業資助基金,其資金來源有四:

1. 電影票特別增稅TSATaxe Speicale Additionelle
TSA是指所有的電影票,不管是哪個國籍的電影,都要繳交約11%稅。該稅百分之百用在電影補助,不補助電視。

2. 電視稅
意即電視公司透過繳稅(約盈餘的5%),支持電影工業的國家補助。繳的稅一部份支持電影工業,一部分支持電視節目工業,兩者比例由國會決定,兩者的輔助系統也無關連。

3. 錄影帶、DVD

1993
年法國經過立法,開始徵收錄影帶和DVD售價的2%,作為電影工業的補助。200471日開始,網路付費影像 VOD)也要交2%輔助電影產業。


4. 其他
來自中央或地方政府機構,還有銀行的些許補助。


資金運用:

CNC電影補助分成兩大類:

- 自動性補助,包括了製作,發行,電影院,和錄影帶。例如,製作人自動得到相當於其電影票房的TSA稅收,並依觀影人數多寡以公式調整;製作人也可以經由賣出電視播映權和錄影帶版權而得到補助。


- 選擇性補助(Avance sur Recettes)這是由專業人士組成委員會,以個案審理。但實際上是需由票房收益償還的貸款,主要是為非票房考量的電影所設計,如第一部片、藝術電影、作者電影。據統計,目前只有約百分之十的此類電影票房夠好,可償還貸款。

電影院方面:

自動性給大發行商、大連鎖戲院;選擇性補助給已放映藝術電影和外國電影的中小型發行商、藝術電影院, CNC希望大型和中小型發行商,多廳電影城和藝術電影院並存。


跨國合作制度

法國和義大利在1949年簽訂法義電影合作協定,透過兩國合資合作,製作能夠和好萊塢競爭的電影。法國至今已和四十多個國家簽訂電影合作協定。

 

 

法國電影產業重要資金來源:

1. Canal +投資
1984年開台的Canal +,經由特殊的法律位階被賦予特殊的投資電影任務,成為當今法國整體電影界最重要的投資夥伴。Canal + 投資百分之二十的營收在電影上。投資的電影可以在一年後在其頻道放映,而不是一般的三年後。整體投資金額,必需投資獨立製作公司達75%

2. 無線電視台的投資
1990年法律規定,主要無線電視台:TF1, France 2, France 3, M6, ARTE(該台為1990 年法國社會黨總統密特朗和德國總理科爾成立的文化電視台,專門投資歐洲跨國合作的文化電影、藝術電影)要投資至少百分之三的營收在電影上,且至少2,5%要是法國電影。投資電影可以將電影的三年後電視放映權提早到兩年後。為了維持電影製作人的自主獨立性,電視台的投資不能超過百分五十或法國投資的百分之五十。

3. SOFICA的投資
電影暨視聽工業投資公司(SOFICA),在1985年成立,個人或企業參予投資SOFICA,在報稅時可以抵所投資金額。個人最多可減免25%個人所得,企業可減免至50%。投資人不能決定投資在某部特定的影片,而是購買股份,至少要投資五年。SOFICA的管理人才能決定要投資那部電影。SOFICA只能投資在CNC註冊和由法國人製作的電影。

4. 歐盟合作:
MEDIA I / II / Plus, Eurimages

歐盟架構下的米迪亞方案
MEDIA1990-1995)、MEDIA II 1996-2000)、MEDIA Plus 2001-2005,延伸到2006)、MEDIA 20072007-2013)米迪亞方案主要是創造歐盟各國電影製作人合作的管道,更在經濟上資助歐洲中小型電影。在小國非常有效而且重要。缺點是經費太少。

Eurimages
1988
成立,由法國出一半的經費,主要是成立共同公共基金,促成跨國合作(Pan European 泛歐合作)和發行。輔助金電影有利潤時償還。基本上,要三個國家參與才能獲得補助,紀錄片是兩個國家。Eurimages1992成立Europa Cinemas,鼓勵歐洲電影院放映歐洲電影。現在共有29個國家參與。

法國自己也成立基金,幫助其他國家。南方基金Fund Sud1984年由文化部和外交部成立,鼓勵和南美和非洲國家和法國前東南亞殖民地的合作拍片。
中、東歐基金Fund ECO,成立於1990年,目的是要幫助在迅速消失的中歐與東歐的電影產業,共拍了65部電影,都是用當地的導演和場景,非法語發音,法國對中、東 歐電影工業是個關鍵的力量。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vbsnewyork&aid=4156784

 回應文章

茶花小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工作僵屍
2010/06/29 13:35

從學校畢業

工作將近二十年來

我感覺到,台灣企業主普遍缺乏文化修養

進而影響管理方式與工作態度

管理學說裡要以創造利潤及科學方法為主

但大家都忘記其實管理相關學說

其實是一種社會及心理學

若只把管理單純看成是一種賺前科學

真的,只能說企業是一個無艮的地獄吧

前陣子血汗工廠的說法漫天

台灣的勞苦辦公室也不在少數

一般的上班族家庭

能在晚上八點全家一起吃到晚餐

已經算是優良表帥了

更別提什麼休假及文化活動

對這方面

整個裡會真的必需多盡點心力

PS

提到艋舺

我真希望有人能真正拍出 早期放牛班 的故事

一個 放牛班 畢業的學生留


 茶花小屋的分享心世界與你一起發現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