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會思考,就會寫作文
2008/06/26 23:36:15瀏覽1280|回應1|推薦20

寫作的動力不是來自於作業,而是來自「閱讀」、「思考」,因為看到東西,進而經過自己的思考,產生了感覺,自然就會有寫作的欲望,就好像日記,是因為我們對生活有感覺,所以產生寫作的動力,進而跟自己重新對話,日記讓我們每天多去觀察生活,去了解許多我們尚未接觸過的領域,這也是寫作的前提。(摘自教出寫作力)

最近只要看到社論、短評、書籍,我都會思考如果是我來寫同樣的題材,是否能夠寫得比原作者寫得還要更好。但思考之後,我發覺一輩子也不可能寫得比原作者寫得還要好。關鍵在於寫作的風格、思路、經歷。對事物的理解不同,自然而然表達的方式也就不同。所以要先找出自己的型,擅長寫什麼類型的文章,根據自己寫文的風格與特長,再去尋找學習、效法的對象。

我的文章大多是議論文,所以彼德杜拉克、大前研一、李敖、龍應台的文章,就是我學習的對象。但三毛、張愛玲的散文、小說,我就很難學習,因為議論文是「以理服人」而散文及小說是「以情動人」風格、型態完全不同。

但不斷寫文還是對思考極有幫助。曾經看過一本教小學生寫作文的書籍,書名是用《會思考,就會寫作文》引起我的注意。書中特別強調,雖然小學生知道的辭彙、字句不多,但只要會思考,就會寫作文。用心觀察周遭發生的一切,親身經歷的人與事給自己的感覺,思考如何將心中的感受用文字表達出來,只要常寫、多寫,就會寫文。

小學生只要《會思考,就會寫作文》何況是經歷人生歷練,感受更加深刻的成年人,更應該會寫文。但為何有人就是沒有靈感,或是對自己沒有信心,寫不出文章呢?如果幼兒學習走路,也有這種心態。大多數的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走路。但為什麼人會走路、說話,但會寫文的人以人口比例來說還是少數呢?原因就在於沒有嘗試,怕被人恥笑。

《會思考,就會寫作文》不要把標準訂得太高,寫得好壞並不重要,就算是有人恥笑也沒有什麼關係。若干年後,誰還記得自己當初寫文的窘態呢?我在部落格寫文之所以越來越「暢所欲言」、「無所顧忌」是因為我清楚瞭解,不管我怎麼寫文一定有人會鼓勵、打氣、贊揚。同樣的也有人會嘲笑、指責、批評。

但正如我一再強調的這些都會過去,為什麼要被毫不認識的陌生人,影響自己寫文的心情呢?如果心情無法調適,就暫時離開一段時間。或是直接強力反擊,要對方也感受被人嘲笑、指責、批評的感受。但這些真的都不重要,想清楚寫文對自己的好處是什麼,為什麼自己非要寫文不可,原因何在?而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其餘的是非爭端,都只是人生的小插曲,無需太過在意與理會。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uankochin&aid=1992043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愛思考,所以寫文
2008/06/27 07:03

愛寫文的人是腦筋停不下來的人

不想東就會想西 , 以其胡思亂想 , 不如專門思考一個主題

有所思有所悟 , 久而久之 , 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 每天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漸漸地從樂趣變成了智慧

段譽(tuankochin) 於 2008-06-27 09:12 回覆:

愈寫對問題看得就愈清楚。如果只有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變成別人替自己思考、

但如果拼命寫文,就能夠讓自己的觀念愈來愈清楚,不容易人云亦云,有自己的

價值判斷標準。這就是不斷寫文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