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TIME'S|安藤忠雄】
2018/11/21 21:46:35瀏覽381|回應0|推薦1

算是安藤忠雄迷的我,5月在高瀨川“意外”看見Ando在京都的第一個作品「TIMES」,為什麼說是“意外”呢?這裡要小感慨一下,如果說歲月是把殺豬刀,那忙碌日常真的能把生命消耗得只剩生存而沒生活質感,在忙忙碌碌壓縮下,細敏的感知能力都被鈍化。所以,第一天經過位在高瀨川、三条小橋交會點上的TIMES時,只是對清水混凝土材質、幾何形體,若有所覺的拍了幾張照片,直到深夜回到Solaria,才意識到這是Ando的作品!因此接下來的幾天,早晚都去“致敬”!

TIMES是1980年時,剛開始嶄露頭角的Ando接受業主委託的建案,不過由於這塊地有二個業主,所以TIMES分別在1984、1991年分二階段完成。

現在回頭看Ando的建築,有幾個指標型建築是奠定“安藤風格”的作品。1979年得到日本建築學會賞的「住吉的長屋」,是Ando對世人宣示,清水混凝土、光、風是他的建築語彙;1985年完成的「六甲集合住宅」 (拿下芬蘭建築學會「Alvar Aalto」獎、日本文部省藝術新秀獎)確定他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理念;1984年完成的「TIMES I」,Ando以「最接近水平面的高度」打破自然與人的隔閡,用親水性來強調環境與建築結合,Ando曾說「TIMES I」是他日後大量運用水之元素創作的起點;1989年的「光之教堂」,嶄露他處理神聖空間的能力…等等。

為什麼建築的親水性從「TIMES I」開始成為Ando關心的一個議題?我在高瀨川旁來回走幾趟、觀察週邊人文、歷史、文化環境後,似乎可以感受Ando那種想提醒後人不忘歷史、了解前人生活的心境。

1614年角倉了以開鑿高瀨川完工後到1920年終止水運,京都300年的繁榮全賴高瀨川水運,但隨著交通工具的改變、都市的近代化,人們也漸漸遺忘了高瀨川。Ando的想法應該是,把TIMES設計成一座正面迎向高瀨川的親水建築,以喚起人們對帶動京都繁榮的河流記憶。據說一開始Ando想將高瀨川的河水引入TIMES建築基地內,可是礙於日本《河川法》的保護,不能在河岸上開口引水。

Ando設計TIMES的重點有,採用京都庭園「複合式迴遊」的建築概念、反映傳統街町建築的幽深細長甬道和灑入自然光的天井的特色,並在一樓設計一個,離河面大概只有20公分,高度幾乎和高瀨川水平面相當的弧形廣場,這個弧形廣場使河道似乎成為建築的一部份,巧妙地連結了人、自然、建築三者的關係。現在一樓是「Cafe dining avocado Mexican」咖啡館,我們從三条小橋上下望,廣場走道放了幾張桌椅,旅人、清淺河道、綠樹,形成高瀨川旁一幅寧靜美麗的焦點景觀。

有意思的是,從TIMES對街的「高瀨川生洲」立牌,我們看到立牌描繪出,2、3百年前面向高瀨川而開的生洲料理屋,傳統町家商人在高瀨川邊飲酒作樂的繁華景象。今昔對照,別有體會。

最後,一定要提到一位守護安藤忠雄建築的女人-村上良子,我們現在看到的TIMESⅠ&Ⅱ,外觀仍然散發著Ando流的雋永風采,那是因為業主,村上良子女士努力維護的結果。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ou921215&aid=12028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