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2/17 22:34:58瀏覽777|回應3|推薦3 | |
最近台灣政界有兩件值得一提的事,一是司法國是會議分組會議將在下星期展開,蔡英文總統將召開司法國是會議用的文宣標語是「讓司法回歸人民的司法」。施明德先生看到這標語感嘆了一聲,「這是講啥小?!」,隨即在臉書發表他的看法:【Justice,正義是不偏不倚的,不是人民的。】 另一件事是TVBS公布國內15名主要政治人物選後約一年的聲望調查。滿意度從高到低依序如下:陳菊(62%)、賴清德(58%)、柯文哲(50%)、鄭文燦(50%)、林佳龍(46%)、宋楚瑜(42%)、朱立倫(38%)、陳建仁(36%)、蘇嘉全(35%)、馬英九(33%)、蔡英文(29%)、林全(27%)、洪秀柱(27%)、黃國昌(24%)、李登輝(23%)。前幾名全由綠色地方首長囊括,而蔡英文的滿意度竟然輸給,卸任後無所事事,只會嘮叨不休的總統馬英九。 施明德的PO文摘要如下:【凌晨一點多要熄灯睡覺前,我像往常般滑一下ipad瀏覽新聞,第一個跳出來的新聞是蔡英文揭示即將召開全國司法改革的畫面,背板非常清楚地標示他們司改的意義:「讓司法回歸人民的司法」。這怎麼會是司法改革會議的主軸? 司法國是會議何等重要,司改的重點什麼,影響國家百年大計。總統的義務和責任,不就是指引大方向,確定大原則嗎?我震驚蔡英文的司改大方向是「人民的司法」!蔣家時代,司法是「國家的司法」,所以司法變成國家(蔣家)鞏固政權,整肅異己的司法;如今所謂的台灣人民「掌權」,司法要轉向「人民」的司法。人民的司法就是民粹的司法! 現代文明國家的權力必須分立,行政可以是「人民」的,立法可以是「人民」的,司法也可以為討好人民而變成「人民」的嗎?過真如此,國家權力的分立,權力的制衡將蕩然無存! 司法不可以是「國家」的司法!司法更不可以是「人民」的司法!司法改革也不應該只是「司法獨立」。司法獨立已顯示了太多太多沒有核心信仰、價值的恐龍法官,假借獨立審判之名,亂行司法權!沒有核心信仰、價值的法官比恐龍還恐怖。 司法改革絕不是把司法從國家的司法改成「人民」的司法,這是服膺民粹的選舉宣傳伎倆!司法改革的大方向、大原則只有一個目標,就是達成正義。不是讓司法回歸人民的司法,總統不可以再指引錯誤的司法改革的大方向,讓法官心中無正義,只有顏色和依媒體民粹辦案。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立即依職權發出「移民禁令」的行政命令,舉世譁然,最後泱泱大國的司法頒出憲法,用司法遏止了總統不當的行政命令,讓美國恢復正義。司法必須不偏不倚,不畏行政權,彰顯最後的正義。而台灣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只能有一個任務,就是如何彰顯正義。】 沒錯,但問題是什麼才是正義,正義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權力的制衡誰說了算。上帝嗎?那麼是哪一宗教信仰的上帝,基督教與天主教,回教,或佛教?不論哪一宗教經書不都是信徒按照自己的了解或想法寫成的。既然無法決定何謂正義,那又如何彰顯?正義如果是哲學與人倫的探討,那學者們莫衷一是也就罷了,但是司法有宏大的實際權力,人民該有權問司法界,採用哪一理論才是他們的福氣。 司法界採用的正義要靠哪邊,靠民意太近被怪罪為民粹,靠統治者太近又成為效勞他們的工具。古代帝王也懂得正義是造福社稷的道理,但那只是在為自己的家天下穩定政局,以保存祖先打和留下來的江山而已。 正義,司法如何做得不偏不倚?世界上必然有普世接受的價值觀,只要遵照這價值觀做,最多的人民便能享受安定幸福的生活,這價值觀就是符合基本核心價值的正義。但是正義還有一必要條件,那就是發掘真相,推動轉型正義,亦即傷害人民幸福者必須接受適當的懲罰。所以當蔡英文總統召開司法國是會議用的文宣標語,「讓司法回歸人民的司法」基本精神是正確的。但是小英忘了或不敢推動轉型正義,不只不敢懲罰那些曾經傷害人民的老藍男,還讓他們繼續佔據原來的高官職位。 人民的反應是真實的,要求也很務實,只要掌握政權者做不到對選民的承諾,他們的民意滿意度就會掉落。如今小英的施政滿意度已經掉落死亡交叉之下,她再也無法迴避責任。小英早就被批評為馬英九2.0,台灣人很不幸,這預言應驗了。 2020年能幹且有本土意識、精神與使命感,敢作敢為的台灣青壯世代政治領袖,也許應該站出來挑戰蔡英文。社會國家的進步和自由民主政體的維護,依賴的是排除私人感情的,世代之間的相互挑戰和公平而激烈的競爭!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