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批判政策而非反政府
2005/11/08 16:19:14瀏覽416|回應0|推薦3

2004大選後,泛藍群眾街頭抗爭被指為政變,而過去幾年,農運、工運、學運各路社運,都遭遇到猖獗的「反反政府運動」攻擊,「反反政府運動」戰績輝煌,國會、媒體、社運,三路潰敗,執政者毫無壓力,民粹極權的氣氛遂成。其實應是政策批判失敗,政府是管理眾人之事的機關,管理的措施是政策,政策可以批判優劣,「反政府」很容易讓人聯想不遵守法治,無法無天,是污名化,所以應是批判政策才對。 泛藍在野黨受歷史包袱拖累,至今難以掙脫,形成舉世少有的執政黨成功攻擊在野黨的政治奇蹟,成為政治學研究的新議題,泛藍如何成為爭氣的在野黨,已經有不少黨內外精英提供建言,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要」途徑思考:

一、要擺脫李登輝的陰影: 李登輝擔任國民黨主席期間,他所作所為應予批判,例如修改憲法、黑金政權、精省等作為,需評估其影響及功過,雖然說蓋棺才能論定,但他在黨內或黨外,都致力於將國民黨解體,是國民黨的罪人,愈早拆穿其假面具,愈能澄清國民黨內部,加速黨內團結。

二、要與民進黨作風不同: 民進黨明知中共不允許台灣獨立,卻公開主張台獨,將台獨與本土化畫上等號,以有別於中華民國,但在中共武力威脅下,又不敢宣布台獨,以台獨作為希望,迷惑民眾,作為長期執政的藉口,形成政策混亂,例如對在大陸的台商,有時看作資產,有時看作負債;主張族群和諧,卻將台灣居民分為福佬人、客家人、原住民、大陸人及外國人,各有不同措施待遇,福佬人站台灣居民得多數,本土化以能說台灣福佬話為訴求,連國家考試也要出台灣福佬話試題。這種言行不一,雖然能一時欺騙所有的人,如2000年大選陳水扁獲勝順利就職執政;或長時間欺騙一些人,如2004年大選,陳水扁花招百出,雖然獲得慘勝,民眾終能覺悟,主動站出來抗爭選舉不公,就是明證。

 三、要站在民眾中間: 民眾重視己身利益,沒時間注意長篇大論,所以主張要讓民眾一看即知,例如新十建設案朝野攻防不斷,百姓聽得懂「在野黨杯葛」,但聽不懂政府從未說明財源和內容的財政和法律的訴求,在野黨改以「盡力監督內容」,相信民眾能夠接受,以此類推,既能發揮在野監督力量,也能制衡執政黨民粹訴求,避開對立指責,為民眾利益著想。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lnf&aid=9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