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七、習齋對宋儒之批評(下):《存學編卷四》疏解
2013/08/31 12:26:00瀏覽42|回應0|推薦0
《存學編卷四》乃《存學編》最後一卷,其所載仍是習齋對於宋儒「性理」之評語。

程子曰:古人雖胎教與保傅之教,猶勝今日庠序、鄉黨之教。古人自幼學,耳目遊處所見皆善,至長而不見異物,故易以成就。今日自少所見皆不善,才能言便習穢惡,日日鑠銷,更有甚天理!

習齋評語:

既知少時缺習善之功,長時又習於穢惡,則為學之要在變化其習染,而乃云「變化氣質」,何也?

此習齋主張為學在「變化其習染」,非「變化氣質」,程子之說有誤。

勿謂小兒無記性,所歷事皆能不忘。

習齋評語:

所歷事皆不忘,乃不教之歷事,何也?

小兒歷事而不忘,此乃不待教而能者,習齋其實借此以暗示氣質之善。

如養犬者不欲其升堂,則時其升堂而撲之;若既撲其升堂,又復食之於堂,則使孰從?雖日撻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養異類且然,而況人乎!故養正者聖人也。

習齋評語:

先生倡明道學,病天下之空寂而尚浮文也,乃廢周公、孔子六藝而貴靜坐讀書,不幾撲其升堂又食於堂乎?雖日撻而求其不空寂浮文,何可得也!養正之功,或不若是。

此習齋不滿程子「廢周公、孔子六藝而貴靜坐讀書」。

朱子曰:古者初年入小學,只是教之以事,如禮、樂、射、禦、書、數及孝弟忠信之事。自十六七入大學,然後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以為孝弟忠信者。

習齋評語:

既言此,何不學古人而身見之?要之,孔門稱古昔,程、朱兩門亦稱古昔,其所以稱者則不同也。孔門是身作古人,故曰「吾從周」;二先生是讓與古人,故曰「是難」。孔門講禮樂,程、朱兩門亦講禮樂,其所以講者則不同也。孔門是欲當前能此,故曰「禮樂君子不斯須去身」;二先生是僅欲人知有此,故曰「姑使知之」。

孔門重身體力行,程朱門下則重講論致知,此乃程朱之不如孔子處。習齋反覆論說,亦旨在辨此。

古人自入小學時,已自知許多事了,至入大學時只要做此功夫;今人全未曾知。古人只去心上理會,至於治天下皆自心中流出;今人只去事上理會。

習齋評語:

朱子歎人全未曾知,恐朱子亦未知之如渴飲饑食。如所云「古人入小學已知許多事,入大學只做此功」,何其真切也!而下文「古人心上理會」,「今人事上理會」之語,又與上文自相混亂矣。

朱子此語之本來意思是:古人因有入小學之習慣,藉學習灑掃應對以修敬,其一方面能知悉多些生活技能,所謂「自知許多事」,一方面亦學懂以敬待一切事,所謂「治天下皆自心中流出」。至於今人,因脫略了小學一段工夫,其只可直接從事上修習敬,所謂「今人只去事上理會」。

按朱子之本意,其說法實未嘗自相矛盾。然而,習齋不懂此意。按習齋之理解,朱子言「古人入小學已知許多事,入大學只做此功」,此似以為古人重視躬行實踐之學,但是,朱子於另一邊廂卻說「古人心上理會」之語,此明和朱子前一立場相矛盾,習齋本此,遂斥其說「與上文自相混亂」。

古人便都從小學中學了,所以大來都不費力。如禮、樂、射、禦、書、數,大綱都學了,及至長大,也更不大段學,便只理會致知窮理功夫。而今自小失了,要補填實是難;但須莊敬篤實,立其基本,逐事逐物理會道理,待此通透,意誠心正了,就切身處理會,旋旋去理會。禮、樂、射、禦、書、數,也是合當理會的,皆是切用;但不先就切身處理會道理,便教考究得些禮文制度,又幹自家身己甚事!

習齋評語:

「要補填」三字,見之大快,下卻云「難」,是朱子學教之誤,其初只是畏難而苟安。

按朱子之意,由於今人脫略了小學一段工夫,其修養工夫一面實有所不足。唯一的補救方法是「須莊敬篤實,立其基本,逐事逐物理會道理,待此通透,意誠心正了,就切身處理會,旋旋去理會。」,簡言之,即以未發涵養、已發窮理、敬義夾持之方式補足過往修養工夫的不足。至於「禮、樂、射、禦、書、數」,不是不學習,只是六藝相距今人之時日已遠,考究需時,且並不切近學者之生命,故朱子說不主張先考究禮文制度。

朱子的意思,本極平情而合理,但看在習齋眼中,其卻以為朱子「畏難而苟安」,不圖小學之修復乃「學教之誤」,此何嘗了解過朱子說此話之苦心?其評之不公允顯然易見。

古人小學教之以事,便自養得心,不知不覺自好了;到得漸長,漸更歷通達事物,將無所不能。今人既無本領,只去理會許多閑骨董,百方措置思索,反以害心。

習齋評語:

既如此,何故說上段話?可怪,可怪!

朱子既重視「小學教之以事」,卻又說小學一段工夫難填補,習齋因此不解,而云「可怪,可怪!」。

古人自能食能言便已教了,一歲有一歲工夫。到二十時,聖人資質已自有二三分。

習齋評語:

此周公以人治人,使天下共盡其性之道,所以聖賢接踵,太和在成周宇宙閑者也。朱子知之而不學之,豈不可惜!然愚於此二段,深幸《存學》之不獲罪於朱子矣!

此習齋批評朱子知周、孔重視實務技能學習之道而未學之,且以自著之《存學》為承弘周、孔之道之大任。

如今全失了小學工夫,只得教人且把敬為主,收斂身心,卻方可下工夫。或云敬當不得小學,某看來小學卻未當得敬。

習齋評語:

敬字字面好看,卻是隱壞於禪學處。古人教灑掃即灑掃主敬,教應對進退即應對進退主敬;教禮、樂、射、禦、書、數即度數、音律、審固、罄控、點畫、乘除莫不主敬。故曰「執事敬」,故曰「敬其事」,故曰「行篤敬」,皆身心一致加功,無往非敬也。若將古人成法皆舍置,專向靜坐、收攝、徐行、緩語處言主敬,乃是以吾儒虛字面做釋氏實工夫,去道遠矣。或云「敬當不得小學」,真朱子益友,惜其未能受善也。

小學之灑掃應對,人本可隨意而為,不一定能專心致志,如此而言,朱子說「小學卻未當得敬」未嘗沒有道理。然而,在習齋看來,敬實不能離開一切事務,包括灑掃應對、度數、音律、審固、罄控、點畫、乘除。朱子意圖外小學以言敬,此毋寧是外事務以言敬,外事務之敬莫過於流為「專向靜坐、收攝、徐行、緩語處言主敬」,此已近禪而非儒。習齋因此極力批評朱子,且以朱子未納「敬當不得小學」為「未能受善」。

嘗訓其子曰:「起居坐立,務要端莊,不可傾倚,恐至昏怠。出入趨步,務要凝重,不可僄輕,以害德性。以謙遜自牧,以和敬待人。凡事切須謹飭,無故不須出入。少說閒話,恐廢光陰,勿看雜書,恐分精力。早晚頻自檢點所習之業。每旬休日,將一旬內書溫習數過,勿令心少有佚放,則自然漸近道理,講習易明矣。」

習齋評語:

先生為學得力處,備見訓子一書,故詳錄之。充此氣象,原有非俗儒文士所可及者,然孔門學者果如斯而已乎?是在有志實學者自辨之。

習齋雖未表態,但由其字裡行間,已見他譏諷朱子教子實非本於孔門之學。

問:「《小學》載樂一段,不知今日能用得否?」曰:「姑使知之。古人自小即以樂教之,乃是人執手提誨,到得大來,涵養已就,稍能自立便可。今人既無此,非志大有所立,因何得成立?」

習齋評語:

孟子曰:「我知言。」蓋言者,心聲也,故一言而覘其終身,不可掩也。況朱子大儒,亦不自掩,固昭然可見者。如人問《小學》載樂不知今日能用之否,何不答曰,「書上所有都是要用,不用,載之何為」!而乃曰「姑使知之」。然則平日講學,亦不過使人知之而已,亦不過使人謂我知之而已。

此批評朱子之學只是著重使人知,未嘗教人用、行。

因論小學曰:「古者教必以樂,後世不復然。」問:「此是作樂使之聽,或其自作。」曰:「自作。若自理會不得,人作何益!古者國君備樂,士無故不去琴瑟。日用之物,無時不備於前。」

習齋評語:

言之親切如此,只不肯自做主意,作後世引路人,不作前聖接跡人。豈知歷代相接,都作引路人哉!此人人說引路之言而聖人之正路益荒也。

此習齋批評朱子只願作後世引路人,卻不願接續前聖之學,朱子之做法乃日後「人說引路之言而聖人之正路益荒」之肇因。

「前賢之言,都是佩服躬行,方始有功。不可只如此說過,不濟事。」

習齋評語:

不知是自悔語,是責人語,但將「博學之」改為「博讀書,博作文」,便不似聖門「佩服躬行」舊傳受。

朱子數則,知之真矣,而不行,何哉?


習齋眼中之朱子乃一書生,只重文字講論著述,不重實事,其因此驚訝朱子作此言。其實,朱子不是言「格物窮理」麼?「物」不是可以解釋作「事為」麼?明乎此,朱子態度何嘗有不同?其何嘗有自悔?此語何嘗只為責人而說? 說到底,習齋之語只反映他尚未能平情了解朱子罷了。

東萊呂氏曰:「教小兒先以恭謹,不輕忽,不躐等。讀書乃餘事。」

習齋評語:

佳。

先生輩何為只作餘事?


因反對著述講論,習齋不主張讀書,其稱許東萊之言及譏笑先生輩,亦出於此心態。

臨川吳氏曰:「古之教者,子能食而教之食,子能言而教之言。欲其有別也而教之異處,欲其有讓也而教之後長,因其良知良能而導之,而未及乎讀誦也。教之數,教之方,教之日,與夫學書計,學幼儀,則既辨名物矣,而亦非事乎讀誦也。弟子之職,曰孝,曰弟,曰謹,曰信,曰愛,曰親,行之有餘力而後學文。今世童子甫能言,不過教以讀誦而已,其視古人之教何如也!」

習齋評語:

草廬敘古教法,兩言非事讀誦,又曰「今世童子,不過教以讀誦而已,其視古人之教何如也!」其言一若甚厭夫讀誦之習者。五季之餘,武臣司政,民久不見儒生之治,世久不聞詩書之聲。積廢之極而氣數一返,周、程、張、朱適逢其會,以誦讀詩書,講解義理為倡,又粗文以道德之行,真不啻周公、孔子復出矣。此所以一樹赤幟而四海望之,一登高呼而數世應之,嗚呼盛哉!而流不可返、壞不可救之禍,實伏於此。吳氏亦猶行宋儒之道者,而出言不覺至是,蓋誦讀之焰已毀而舉世罔覺,又不容不露其幾也。而吾所甚懼,正在此幾也。文盛之極則必衰,文衰之返則有二:一是文衰而返於實,則天下厭文之心,必轉而為喜實之心,乾坤蒙其福矣。達而在上,則為三代,即窮而在下,如周末文衰,孔子轉之以實,雖救之未獲全勝,猶稍延二百年吾儒之脈。不然,焚坑之禍,豈待秦政之時哉!一是文衰而返於野,則天下厭文之心必激而為滅文之念,吾儒與斯民淪胥以亡矣。如有宋程、朱黨偽之禁,天啟時東林之逮獄,崇禎末獻忠之焚殺,恐猶未已其禍也,而今不知此幾之何向也。《易》曰:「知幾其神乎!」余曰:「知幾其懼乎!」

草廬一生踐行宋儒之道,卻「敘古教法,兩言非事讀誦,又曰『今世童子,不過教以讀誦而已,其視古人之教何如也!』其言一若甚厭夫讀誦之習者」。習齋據此奇怪之朕兆,推斷其可能導出之風氣:一為「文衰而返於實」,即由消除宋明理學之流弊而上接周、孔之實學之道;一為「文衰而返於野」,即由宋明理學之流弊而使人生厭文滅文之念,開出「宋程、朱黨偽之禁,天啟時東林之逮獄,崇禎末獻忠之焚殺」,以滅絕一切文化。習齋對可能開出後一種風氣深感憂懼。

程子曰:解義理若一向靠書冊,何由得居之安,資之深!不惟自誤,兼亦誤人。

習齋評語:

真語。

大體宋儒批評讀書之言,習齋皆推許,東萊之言如是,程子之言亦如是。

古之學者,優柔饜飫,有先後次序;今之學者,卻只做一場話說,務高而已。

習齋評語:

知及此矣,其教及門,乃亦未見古人先後次序,不又作話說一場而已哉!

此譏笑程門只知不做「一場話說」的道理,卻未有付諸實行。

今之學者,往往以游、夏為小,不足學;然游、夏一言一事,卻總是實。

習齋評語:

程子雖失聖門成法,而胸中所見猶實,故其言如此。朱子去此則又遠矣。

此又為習齋攻朱子烈於程子之一例。

問:「如何學可謂有得?」曰:「大凡學問,聞之知之皆不為得。得者,須默識心通。學者欲有所得,須是誠意燭理。」

習齋評語:

程、朱言學至肯綮處,若特避六藝、六府之學者,何也?如此段言「聞之知之皆不為得」,可謂透宗語矣。下何不云,「得者須履中蹈和,躬習實踐,深造以六藝之道,乃自得之也」?乃云「須默識心通」,不仍是知之乎!

此習齋譏程、朱不重踐履實行。

進學莫大於致知,養心莫大於理義。古人所養處多,若聲音以養其耳,舞蹈以養其血脈,今人都無;只有義理之養,人又不知求。

習齋評語:

學之患莫大於以理義讓古人做。程、朱動言古人如何如何,今人都無,不思我行之即有矣。雖古制不獲盡傳,只今日可得而知者盡習行之,亦自足以養人。況因偏求全,即小推大,古制亦無不可追者乎!若只憑口中所談、紙上所見、心內所思之理義養人,恐養之不深且固也。

此仍是批評程、朱不重視實踐。

對於古制不獲盡傳及有所不足,習齋未嘗不知,但他以為這些皆不是不可解決的問題,其曰「只今日可得而知者盡習行之,亦自足以養人。況因偏求全,即小推大,古制亦無不可追者乎」,此即是解決問題之可能方法。

程、朱極力強調「進學莫大於致知,養心莫大於理義」,又以為古制距今已遠,考究頗不易,不宜先行,此在習齋眼中全是藉口,其因此譏評曰「若只憑口中所談、紙上所見、心內所思之理義養人,恐養之不深且固也」。

學貴乎成;既成矣,將以行之也。學而不能成其業,用而不能行其學,則非學矣。

習齋評語:

程子論學頗實,然未行其言也。夫教者之身,即所以教也,其首傳所教者,即教者之身也。試觀程門,學成其業乎?用行其學乎?孔子攝相而魯治,冉、樊為將而齊北。二程在朝而宋不加治,龜山就征而金人入汴,謂之學成用行,吾不信也。

此習齋批評程子未行其言。其論證可分析如下:凡「學成其業」、「用行其學」的人皆能為國家帶來一些好的結果(如治世)。二程、龜山皆未能使國治,由此可見二程、龜山並未做到「學成用行」。

今之學者有三弊:溺於文辭,牽於訓詁,惑於異端。苟無此三者,則必求歸於聖人之道矣。

習齋評語:

可歎三弊誤此乾坤!先生濯洗亦未甚淨,故其流遠而益差也。向嘗謂程、朱與孔、孟各是一家,細勘之,程與朱亦各是一家。

程子尚斥「溺於文辭,牽於訓詁,惑於異端」為弊,朱子及其門人卻已「溺於文辭,牽於訓詁,惑於異端」而不自拔了,故習齋曰「細勘之,程與朱亦各是一家」。

張子曰:在始學者,得一義須固執,從粗入精也。又曰:若始求甚深,恐自茲愈遠。又曰:但掃拂去舊日所為,使動作皆合於禮。

習齋評語:

張子以禮為重,習而行之以為教,便加宋儒一等。

張子之學有實踐性格,故為習齋所讚賞。

既學而有先以功業為意者,於學便相害;既有意,便穿鑿創意作起事也。德未成而先以功業為事,是代大匠斫,希不傷手也。」

習齋評語:

所學既失其宗,又將古人成法說壞。試觀大學之道,才言「明德」,即言「親民」,焉得云無意於功業!且入學即是要作大匠,烏得謂之「代大匠斫」!仆教幼學道藝,或阻之曰:「不可,今世不如此。」予曰:「但抱書入學,便是作轉世人,不是作世轉人。但不可有者,躁進幹祿、非位謀政之心耳。」

宋儒每有重成德,輕事功之傾向,所謂「德未成而先以功業為事,是代大匠斫,希不傷手也」,即在此立場而發。細察宋儒此立場,其未嘗沒有道理。蓋人懷有一欲建功立業以揚名後世之心,此心即是一私心,私心作用得一分,公心即不曾立一分。只有淡薄事功,處若等閒,公心才得以被徹底確立。由此可見宋儒「重成德,輕事功」之有理。

然而,習齋似誤解了宋儒「事功」之意,以為「事功」指實用技藝,實用技藝本可和成德並進,何必一定要輕技藝呢?其於是曰「但抱書入學,便是作轉世人,不是作世轉人。但不可有者,躁進幹祿、非位謀政之心耳」,意指技藝之學實無損於公心之建立。宋儒之用心,習齋其實未曾理會過,讀者於此宜分別清楚。

上蔡謝氏曰:「學須是熟講,學不講,用盡工夫只是舊時人。『學之不講,是吾憂也』。仁亦在夫熟而已。

習齋評語:

子云:「學之不講」,是博學矣,又當審問、慎思、明辨以講之。若非已學,將執何者以講乎?今徒講而不學,誤矣!

此習齋指責上蔡誤解了孔子之「學之不講」。「學之不講」之真義當為「博學」,又「當審問、慎思、明辨以講之」,上蔡「徒講而不學」不足當之。

顏子工夫,真百世規範,舍是更無入路,無住宅。」

習齋評語:

極是!

顏淵只重躬行實踐,《論語》中甚少顏淵言說上之發揮,故習齋稱許之。

龜山楊氏曰:「今之學者,只為不知為學之方,又不知學成要何用。此事體大,須是曾著力來,方知不易。夫學者,學聖賢之所為也云云。若是只要博通古今,為文章,作忠信願愨,不為非義之士而已,則古來如此等人不少,然以為聞道則不可。且如東漢之衰,處士逸人與名節之士,有聞當世者多矣;觀其作處,責之以古聖賢之道,則略無毫髮彷彿相似。何也?以彼於道初無所聞故也。今時學者,平居則曰『吾當為古人之所為』,才有一事到手,便措置不得。蓋其學以博通古今、為文章、或志於忠信願愨,不為非義而已,不知須是聞道。

習齋評語:

諸先生自負聞道矣。愚以為責之以古聖賢之道,亦未盡彷彿也。即如先生當汴京垂亡之際,輕身一出,其所措置,徒見削奪荊公配饗,說道學話而已。

此斥宋儒自負聞道,實則相去聖學甚遠,理由仍是宋儒之不重實踐力行。

驗之於心而不然,施之於行事而不順,則非所謂經義。今之治經者,為無用之文,徼幸科名而已,果何益哉?

習齋評語:

仆謂為學者與此較則陋矣,何不與堯、舜、伊、周、孔、孟較!

此習齋批評宋儒不當和俗世讀書人比較,而當和堯、舜、伊、周、孔、孟比較。

學而不求諸孔、孟之言,亦末矣。《易》曰:『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孟子曰:『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習齋評語:

多識自不可廢。博學乃只多讀書乎?

「學之不講」之真義當為「博學」,但「博學」是否只是多讀書即可?由習齋「博學乃只多讀書乎」,可見答案是否定的。

顏淵『請問其目』,學也;『請事斯語』,則習矣。學而不習,徒學也。譬之學射而至於彀,則知所學矣;若夫承梃而目不瞬,貫虱而縣不絕,由是而求盡其妙,非習不能也。」

習齋評語:

顏子「請問」,亦仍是問,未可謂之學;「請事斯語」,學也;「欲罷不能,進而不止」,乃習矣。龜山一字之誤,未為甚差。但說學必宜習之理最透,而未見其習者,無他,習其所習,非孔門所謂習也。

此條之要義是批評龜山之習非孔門之習,即非躬身力行。

延平李氏曰:「學問之道不在多言,但默坐澄心,體認天理,若真有所見,雖一毫私慾之發亦退聽矣。久久用力於此,庶幾漸明,講學始有力耳。

習齋評語:

試觀孔、孟曾有「靜坐澄心,體認天理」等語否?然吾亦非謂全屏此功也。若不失周、孔六藝之學,即用此功於無事時亦無妨。但專用力於此,以為學問根本,而又以講說為枝葉,則全誤矣。

延平講學宗旨重在先透過「超越之逆覺體證」以見本心,再以此本心開展出一切之道德行為。其因此特別強調「默坐澄心,體認天理」。然而,於習齋之思想中,學並不可離開躬身力行,其因此特別強調「不失周、孔六藝之學」,而主張靜坐只可於無事時進行,不可以此為學問根本。

孔門諸子,群居終日,交相磋切,又得夫子為之依歸,日用之間,觀感而化者多矣;恐於融釋而脫落處,非言說所及也。不然,子貢何以言『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耶?」

習齋評語:

何不思孔門群居終日是作何事?何不思「性天不可聞」是何主意?乃動思過子貢以上耶!以孔子之道律之,恐有宋諸先生不免為「智者過之」一流。

此仍是批評有宋諸先生只重言說思辯,不重身體力行。

朱子曰:「今之為學甚難,緣小學無人習得,如今卻是從頭起。古人於小學小事中便皆存個大學大事得道理在,大學只是推將開闊去。向來小時做得道理存其中,正似一個坯素相似。

習齋評語:

余謂何難之有,只不為耳。即將藝之小者令子弟之幼者習之,藝之大者令子弟之長者習之,此是整飭身體,涵養性情實務。正心誠意非精,府修事和非粗。乃諸先生只懸空說存養而不躬習其事,卻說難,卻說今日小學全失,無人習。如此而言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皆虛而無據矣。然則豈惟小學廢,大學不亦亡乎!而乃集《小學》也,注《大學》也,何為也哉!

此習齋主張「藝之小者令子弟之幼者習之,藝之大者令子弟之長者習之」,以「整飭身體,涵養性情實務」,批評「諸先生只懸空說存養而不躬習其事,卻說難,卻說今日小學全失,無人習」,致令「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皆虛而無據」,小學廢而大學亡。

讀書如煉丹,初時烈火煆煞,然後漸漸慢火養,又如煮物,初時烈火煮了,卻須慢火養。讀書初勤敏著力,子細窮究,後來卻須緩緩溫尋,反覆玩味,道理自出。又不得貪多欲速,直須要熟,工夫自熟中出。

習齋評語:

朱子論學只是論讀書,但他處多入「理會道理」「窮理致知」等字面,不肯如此分明說。試看此處直言之如此十分精彩,十分有味,蓋由其得力全在此也。夫讀書乃學中之一事,何為全副精神用在簡策乎!

此習齋亦欣賞朱子論讀書之語,以為頗有見地,乃朱子之得力處。其唯一反對朱子的,只是不主張把學徹底化約為讀書,所謂「夫讀書乃學中之一事,何為全副精神用在簡策乎」。

學者只是不為己,故日間此心安頓在義理上時少,安頓在閒事上時多,於義理卻生,於閒事卻熟。」

習齋評語:

只因廢失六藝,無以習熟義理,不由人不習熟閒事也。今若一復孔門之舊,不惟好色好貨一切私慾無從參,博弈詩酒等自不為,即誦讀、訓詁、著述、文字等事亦自無暇。蓋聖人知人不習義理便習閒事,所以就義理作用處制為六藝,使人日習熟之。若只在書本上覓義理,雖亦羈縻此心,不思別事,但放卻書本,即無理會。若直靜坐,勁使此心熟於義理,又是甚難,況亦依舊無用也。

此習齋主張恢復六藝,因只有習行六藝,義理才得被習熟,好色好貨一切私慾才得被消去,博弈詩酒、誦讀、訓詁、著述、文字等事才不被從事。

或問:「為學如何做工夫?」曰:「不過是切己便的當。此事自有大綱,亦有節目云云。然亦須各有倫序。」問:「如何是倫序?」曰:「不是安排此一件為先,此一件為後,此一件為大,此一件為小。隨人所為,先其易者,闕其難者,將來難者亦自可理會。且如讀書,《二禮》、《春秋》有制度之難明,本末之難見,且放下未要理會亦得;如《詩》、《書》,直是不可不先理會云云。聖賢言語,何曾誤天下後世!人自學不至耳。」

習齋評語:

或問「為學如何做工夫」,又問「如何是倫序」,皆最切之問。朱子乃只左支右吾,說皮面語。大綱節目數語,尚可敷衍;至於「不是安排此一件為先,此一件為後,此一件為大,此一件為小」,便是糊混。夫古人教法,某年舞《勺》,某年舞《象》,某年習幼儀,某年學禮,何嘗不是安排一定,孰先孰後,孰大孰小哉!「知所先後」,《大學》又明言之矣。糊混幾句,已又說歸讀書,讀書又不教人理會制度等事,姑教避難取易。夫理會制度,已畏其難矣,況取其所謂制度者而身習之,身精之乎!此等語若出他人口,朱子必灼見其弊而力非之。師望既高,信口說去,不自覺如此,卻說「聖賢言語、何曾誤天下後世」。夫聖賢言語,誰曾道誤天下後世!其誤天下後世者,乃是不從聖賢言語耳。夫「學而時習之」,是魯《論》第一言,尚且不從,況其餘乎?

嘗閱《左傳》,至簡子鑄刑鼎,孔子歎曰:「晉其亡乎,失其度矣!」以為晉之亡在任刑威耳。而下文乃曰:「民在鼎矣,何以尊貴?貴何業之守?」蓋其失不在刑書而在鑄刑書於鼎。夫法度操於人,則民知範吾功罪者,吾上也;司吾生死者,吾上也;時而出入輕重以為平允者,皆吾上也。天下懍王,一國懍君,一獄懍吏。士農工商罔敢愆於職中、逸於職外者,惟吾上是神是嚴也。而上下定矣,貴賤辨矣,賢德彰矣。今銘在鼎,則國人必將以鼎為依據,而不知受法於天者王,守法者君,序守者卿大夫百執事,是使之忽人而重鼎。民不見所尊,必將不遵其度,不遵其度,必不守其業,故曰:「何以尊貴,何業之守」也。貴賤無序,何以為國!嗟乎!簡子但以刑書鑄於鼎而孔子知其亡,況漢、宋之儒全以道法摹於書,至使天下不知尊人,不尚德,不貴才,而曰「宰相必用讀書人」,不幾以守鼎吏為政乎!其所亡又豈止一晉乎!是以至此極也。非孔子至聖,孰能見鑄鼎之弊乎!吾願天下急思孔子之言,吾願上天急生孔子之人也。


此習齋仍是批評朱子之學不合符聖人之學的要求,及於漢、宋諸儒。其主要論點多已申述於前,今不復贅。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880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