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重視文化與《南山集》案
2020/07/01 17:44:44瀏覽140|回應0|推薦0

康熙帝崇尚儒學,曾親臨山東曲阜拜謁孔廟。他又重用熊賜履、李光地等理學名臣,奉程朱理學為正宗。在位期間集結精英,編纂多部圖書,包括:

1.《康熙字典》

康熙五十五年 (1716 年) 成書,記錄了漢字的點畫寫法、音讀和義訓,乃東漢《說文解字》後字書的集大成者。由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張玉書及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主編,參考明代《字彙》、《正字通》兩書,歷六年而成。

2.《古今圖書集成》

福建人陳夢雷編。內容涵蓋曆象、方輿、明論、博物、理學、經濟等,「凡在六合之內,鉅細畢舉,其在十三經,二十一史者,隻字不遺。其在稗史子集者,亦只刪一二」(<進彙編啟>)。

3.《數理精蘊》

由陳厚耀、何國宗、明安圖等人編纂,融中西算學於一爐。上編五卷,下編四十卷。上編名為立綱明體,內容為《幾何原本》和《演算法原本》。下編名為分條致用,包羅算術、代數、幾何、三角等初等數學的多方面材料。

為了與翰林學士研討學問,康熙帝下旨在乾清宮西南角特闢房舍,名南書房。入值南書房者,除了陪皇帝作詩寫字,還要擬寫諭旨、發佈命令。張英、高士奇皆任過「南書房行走」。

康熙帝唯一的污點是《南山集》案。

戴名世 (南山先生) 是「桐城派」的奠基人之一,康熙二十五年 (1686 年) 由貢生入京師國子監,太學諸生稱其為「狂士」。四十八年 (1709 年) 己丑科殿試,與趙熊詔爭魁,熊詔取狀元,名世榜眼。二人因此有嫌隙。

戴名世有《南山集》傳世,書中引用不少方孝標的《滇黔紀聞》,全祖望曰:

桐城方孝標,入滇受吳三桂偽翰林之職。吳敗,孝標丸迎降,得免死。因著《鈍齋文集·滇黔紀聞》,極多悖逆語,戴名世見而喜之,所著《南山集》多採錄孝標所紀事。尤雲鴉、方正學等為之捐資刊行。」(<江浙兩大獄記>)

宗人方孝標者,故翰林,失職游滇中,陷賊而歸,怨望,語多不遜,里人戴名世《日記》多采其言。(<前侍郎桐城方公神道碑銘>)

加上《滇黔紀聞》對南明寄以同情,使用永曆年號。趙熊詔之父趙申喬趁此良機,五十年 (1711 年) 參奏:

翰林院編修戴名世,妄竊文名,恃才放蕩。前為諸生時,私刻文集,肆口游談,倒置是非,語多狂悖,逞一時之私見,為不經之亂道…… (《東華錄》)

戴名世卒之被處斬。

康熙帝不久以牽連太廣,改原定處死者為流放,三百餘人得以保命。

雍正帝登基,認為《南山集》「雖皆非臣子之所宜言,實無悖逆之語,當時刑部復旨,亦未謂此外更有違礙之詞,故亦以為冤。」下特詔:「凡此案牽連隸旗籍者,盡得釋歸。」《南山集》案才告一段落。

後世方苞、姚鼐等祖述「桐城派」淵源時,均不敢向人提及戴名世與方孝標,以其身陷逆案故。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14081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