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廢立太子與九子奪嫡
2020/08/19 16:40:54瀏覽200|回應0|推薦0
胤礽是康熙帝與孝誠仁皇后 (赫舍里氏,索尼孫女所生,孝誠仁皇后在生產過程中崩逝,令康熙帝更加珍惜兒子。康熙十四年 (1675 ),胤礽被立為皇太子,年僅兩歲 (此見康熙帝深愛孝誠仁皇后)

康熙帝對胤礽寄予厚望,令名儒張英、李光地、熊賜履、湯斌為太子師。胤礽精通滿、蒙、漢三語,且馬術出眾,粗通儒家經典,常聽父親宣講為政之道。惟諸皇子逐漸孤立他,不與他往來,皇長子胤禔更與胤礽矛盾重重。胤礽於是需要建立黨羽勢力以自保。

擁護胤礽的大臣被稱為「太子黨」,「太子黨」首腦是索額圖,索額圖乃索尼第三子,孝誠仁皇后三叔。他曾代表清朝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為人卻極為貪婪,且與納蘭明珠互相傾軋。康熙四十二年 (1703 年),索額圖因「議論國事,結黨妄行」,被宗人府禁錮,死於幽所。其兒子、黨羽多伏誅,監禁、流放,此對胤礽無疑是一大打擊。

康熙帝雖對胤礽信任、命其坐鎮京師監國,但諸皇子不斷在背後發起挑戰胤礽儲君地位的行動。種種對太子不利的流言傳來,康熙帝終於決定冊封成年諸皇子爵位,讓受封諸子參與國家政務,避免胤礽坐大。

康熙四十七年 (1708 年) 九月,康熙帝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康熙朝實錄》) 下詔廢太子。儲位懸空,諸皇子展開爭奪戰。

先有皇長子胤禔上書要求處死胤礽,且被皇三子胤祉告發施厭勝之術,為康熙帝所囚禁。後有皇八子胤禩 (人稱「八賢王」,幼時由胤禔生母惠妃撫養) 與胤褆勾結,遭關押。

康熙四十八年 (1709 年) 三月,胤礽被重新冊立為太子,但由於與刑部尚書齊世武、步軍統領托合齊、兵部尚書耿額結黨營私,五十一年 (1712 年) 再次被廢,軟禁至死。

到了晚期,主要是皇十四子胤禵與皇四子胤禛之爭。二人為同母兄弟,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支持胤禵,皇十三子胤祥則擁護胤禛。兩派勢力各自謀劃,明爭暗鬥,倒苦了康熙帝。

胤禵,原名胤禎,因具有軍事才能,康熙帝任命其為「撫遠大將軍王」,負責征討西藏的準噶爾大汗策妄阿拉布坦。為提高他的威信,康熙帝允許胤禵使用皇帝所屬的正黃旗旗纛,並親自到堂子行禮。有學者據此懷疑康熙帝欲給胤禵機會,建立軍功,累積威望,繼承皇位。

相比之下,胤禛未獲委以重任 (康熙六十年奉命祭祖而已)。可是,他暗中與隆科多、年羹堯交往。隆科多,胤禛舅舅,理藩院尚書,兼步軍統領、九門提督,掌管北京城內外武力。年羹堯,胤禛妻子兄長,胤禵征戰西藏,他從旁協助。胤禛與二人聯手,一面牽制胤禵對外的軍事行動,一面伺機假傳口諭。康熙六十一年 (1722 年) 十一月,康熙帝在暢春園駕崩,享年六十八歲。胤禛繼位,改年號雍正。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14914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