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平定噶爾丹
2020/06/25 20:50:29瀏覽52|回應0|推薦0

噶爾丹是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琿台吉第六子,僧格的異母弟。巴圖爾琿台吉臨終前指定僧格為繼承人,僧格聯清抗俄,與清朝關係友好。可惜他不久被殺,準噶爾部群龍無首。

噶爾丹自幼被西藏五世達賴 (曾獲順治邀至北京) 認定為四世的轉世,積極培育。可是,他對佛學並無興趣,只好軍事,《秦邊紀略》卷六噶爾丹傳:

噶爾丹有大志,好立奇功,父母深愛之,欲立為琿台吉。噶爾丹曰阿哥在……獨身往烏思藏……居烏思藏日久,不甚學梵書,唯取短槍摩弄……

僧格被殺,噶爾丹從西藏返回,被擁立為準噶爾部首領,繼承琿台吉稱號。他統一了天山以北的草原地區,五世達賴稱之為「博碩克圖汗」。往後噶爾丹征戰不斷,取哈密、吐魯番,並臣服哈薩克諸部、吉爾吉斯等。

噶爾丹得到俄國支持,攻打土謝圖汗部 (蒙古喀爾喀部四部落之首),改變了兄長聯清抗俄的外交方針,土謝圖汗尋求清朝庇護。適值《尼布楚條約》簽訂,俄國放棄對噶爾丹支持,加上駐地科布多大旱、僧格之子策妄阿拉布坦背叛 (佔據噶爾丹原根據地,令其滯留科布多),噶爾丹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與清朝爭奪水草肥美的漠南地,尤其招致損兵折將。

清朝為保京師安全和邊疆穩定,於康熙二十九年 (1690 年) 派兵到蒙古駐防。康熙帝初擬親征噶爾丹,但因患瘧疾返京。未幾,噶爾丹率兩萬軍隊往烏蘭布通布陣。清軍與之接戰,初時不敵準噶爾軍的俄式滑膛槍,隨著火炮的運用,在連環炮轟下,噶爾丹大敗。「烏蘭布通之戰」為清朝殲滅準噶爾汗國奠下基礎。

六年後 (1696 年),噶爾丹得到西藏支持,休養生息,再次進軍喀爾喀部。康熙帝御駕親征,發兵十萬,分三路出擊。西路軍在昭莫多 (今外蒙古烏蘭巴托以南) 大敗準噶爾軍。費揚古、馬恩哈繼而進剿噶爾丹殘部,取得決定性勝利。康熙三十六年 (1697 年),噶爾丹暴死,一說服毒自盡,一說病死。

噶爾丹逝世,策妄阿拉布坦成為準噶爾部首領。他開始密謀推翻支持噶爾丹的西藏實際掌權者 – 第巴桑結嘉措。蒙古和碩特汗王拉藏汗毒死第巴桑結嘉措,另立六世達賴。策妄阿拉布坦聞訊,派兵攻入拉薩,殺拉藏汗,自此西藏受其控制。直到「撫遠大將軍王」胤禵 (康熙十四子) 領兵攻藏獲勝,清朝才建立對西藏的直接統治。

日本史家若松寬 (專研蒙古史) 說:

倘若噶爾丹不與清朝為敵,回過頭來集中精力對付佔據博爾塔拉的策妄阿拉布坦,也許他創建的喇嘛教 – 準噶爾世界帝國的理想就有可能實現也未可知。(<清代蒙古的歷史與宗教>)

頗有道理。

順帶一提,康熙年間,火炮的性能、命中率和製造技術已大幅提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對準噶爾的戰役中,康熙帝高度重視火炮的威力,此乃致勝關鍵,清軍以騎射為主的傳統作戰方式亦徹底改變。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13982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