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雅克薩之戰與《尼布楚條約》
2020/06/25 20:39:54瀏覽194|回應0|推薦0

順治二年 (1645 起,俄國進軍黑龍江流域,建尼布楚、雅克薩二城。康熙年間,俄軍仍侵擾不斷,康熙帝於是派彭春領兵圍攻雅克薩,俄軍投降,雅克薩督軍托爾布津發誓不再返雅克薩,清軍放還被俘的俄國人。

托爾布津未幾違反誓言,率軍重返雅克薩,構築防禦工事。清兵聞訊後,再度施以圍攻,城中俄軍彈盡糧絕,索菲亞 (也譯為蘇菲亞,俄國羅曼諾夫王朝公主,彼得大帝異母姐) 派特使至尼布楚與清朝商討,雙方達成和議,簽訂《尼布楚條約》。

《尼布楚條約》於康熙二十八年 (1689 年) 由俄國全權代表費奧多爾・戈洛溫伯爵,以及清廷全權代表索額圖 (索尼第三子)、佟國綱 (康熙帝舅父) 簽署。條約細節如下:

1. 從黑龍江支流格爾必齊河到外興安嶺直到海,嶺南屬於中國,嶺北屬於俄羅斯。西以額爾古納河為界,南屬中國,北屬俄國,額爾古納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諸房舍,應悉遷移於北岸;

2. 雅克薩屬於中國,拆毀雅克薩城,俄人遷回俄境。兩國獵戶人等不得擅自越境,否則拘捕問罪。十數人以上集體越境須報知兩國皇帝,依罪處以死刑;

3. 此約訂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罷論。自兩國永好已定之日起,嗣後有逃亡者,各不收納,並應械繫遣還;

4. 雙方在對方國家的僑民「悉聽如舊」;

5. 兩國人持有往來文票者,允許其邊境貿易;

6. 和好已定,兩國永敦睦誼,自來邊境一切爭執永予廢除,倘各嚴守約章,爭端無自而起。

條約有拉丁文、滿文和俄文版本。自此中俄邊界重新劃定,清朝得到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大片土地。

戴逸《簡明清史》:

《尼布楚條約》保障了中國東北邊境一百多年的安定和平,為清王朝後來平定西北、西南地區的叛亂提供了穩定富饒的大後方,對於清朝的發展和繁榮、康乾盛世局面的出現,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和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不過,「英法聯軍之役」期間,俄軍揚言「助華防英」,率兩艘炮艦至璦琿城與黑龍江將軍奕山 (康熙帝十四子胤禵玄孫,鴉片戰爭爆發,代琦善主持廣東軍務,抗英失敗,與義律議和,咸豐五年 1855 年任黑龍江將軍) 談判,要求廢止《尼布楚條約》對兩國邊界的規定。奕山屈服,中俄簽訂《璦琿條約》,時為咸豐八年 (1858 年)。

兩年後的《中俄北京條約》進一步承認《璦琿條約》有效,並把烏蘇里江以東至海之地 (包括庫頁島、不凍港海參崴在內) 共四十萬平方公里永久割讓予俄國,清朝喪失東北地區的出海口。

康熙帝命國史館將清初中俄交涉文檔 (諭旨、奏議、文牘等) 編纂匯集,名為《平定羅剎方略》,凡四卷。羅剎即俄國。書中文件按時間順序編列,一目了然。

Albazin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13982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