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宋神宗即位
2018/12/28 00:07:00瀏覽476|回應0|推薦0

英宗在位三年駕崩,年僅三十六歲。長子趙頊繼位,是為神宗。
 
神宗登基時,只有十九歲,血氣方剛,想幹一番大事業。

就客觀環境言,神宗接過來的,是一個爛攤子,急待改革。

北宋自真宗起,官僚人數持續增加 (太宗放寬科舉取仕的門檻和准許「恩蔭」的後遺症),至仁宗皇祐年間,政府有官兩萬多人,「十倍於國初」(《司馬文正公傳家集》卷七十八)。冗官充斥,導致官僚架構重疊,政出多門,行政效率低降。尤其甚者,官員須被給予俸祿,冗官問題衍生冗費問題,對宋室財政構成沉重負擔。

地方上,官員與地主豪強勾結,土地兼併熾烈。農民無田可耕,唯有投身軍旅,造成軍隊人數激增。冗兵首先使宋軍的戰鬥力下降,對遼、夏的戰事,宋朝皆無法取得全面勝利。冗兵繼而使軍費開支大幅上升,所謂「養兵之費,在天下據七八」(《張子全書》卷十三)。加上宋代軍隊無退役制度、施行「更戍法」、用游民及囚犯當兵等,軍隊質素低下 (蘇舜卿曰:「(宋軍) 遊戲於廛市間,以鬻巧誘畫為業,衣服舉措不類軍兵」、歐陽修曰:「衛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給糧,不自荷,而僱人荷之」此兩條見宋軍質素差劣)。政府耗財養兵而無兵可用,為另一大問題。

英宗治平二年 (1065 年),全年總收入為一億一千六百一十三萬,官費、軍費等支出卻高達一億二千零三十四萬,入不敷支,國庫空虛。復添以贈遼、夏之歲幣,人民苦不堪言。

王船山《宋論》:

神宗有不能暢言之隱,當國大臣無能達其意而善謀之者,於是而王安石乘之以進。帝初蒞政,謂文彥博曰:「養兵備邊,府庫不可不豐。」此非安石導之也,其志定久矣。

此見神宗早已關注財政困窘的問題。

《宋史》評價神宗:

帝天性孝友,其入事兩宮,必侍立終日,雖寒暑不變。嘗與岐、嘉二王讀書東宮,侍講王陶講諭經史,輒相率拜之,由是中外翕然稱賢。其即位也,小心謙抑,敬畏輔相,求直言,察民隱,恤孤獨,養耆老,振匱乏。不治宮室,不事遊幸,厲精圖治,將大有為。

神宗頗有當「聖王」的潛質。

既然得君行道,王安石於是當仁不讓,未幾,他官拜參知政事,位居副宰相。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122746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