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28 07:23:33瀏覽302|回應1|推薦10 | |
午夜過後,通宵營業的超市中,除了顧客好像比較之外多,一切都很平常。可是忽然有什麼不對了,頭頂上傳來引擎的隆隆巨響,自遠而近,跟著天花板上出現一架飛機的陰影,越來越大,越來越大…。這是什麼?空難?九一一式的恐襲?另一場毀滅性的浩劫? 飛機的陰影消失在天花板的另一端,什麼都沒有發生。疑真疑幻的天降橫禍,其實是多倫多現代藝術節「白夜」Nuit Blacnche 的其中一件作品。自從巴黎在二○○○年舉辦第一屆白夜藝術節之後,全球許多大城市紛紛仿傚。多倫多在二○○六年開始參與白夜活動,至今已辦了五屆。雖然名叫白夜,藝術節的日期並不是北極圈內太陽不下山的夏至前後,而是過了秋分之後的十月,通常是星期六,從日落之後到日出之前,市中心大部分地區,並不限於畫廊、劇院、藝術館;每一條大街小巷、每一個公園、每一座倉庫都可以是展出的場地,從靜態的畫展雕塑展攝影展,到動態或觀眾參與的現代舞、行為藝術,十二個小時之內,市中心成為藝術家的畫布、舞台、演奏廳,平日或冰冷僵硬或面目模糊的建築物呈現出另一個面貌,城市進入現實與想像的曖昧地帶:身穿婚紗的新娘懷抱一頭羊屍在街頭漫步;滿身血污的活屍混在人群中,身份不明的不知是表演者還是觀眾;警車停在路旁,穿著警員制服的一對男女旁若無人地在馬路中央翩翩起舞;原住民藝術家在大冰塊上雕上一個個英文字母,串起來是一個少年的名字,同為原住民的少年是一宗命案的受害人。冰塊在日出之前溶解,象徵少年的生命在日出之前漸漸消失……。 或者你也可以親身體驗一下死亡的滋味:在教堂的長椅上躺下來,枕著枕頭,你就算是死了,躺在棺材裡。天花板上有錄影的畫面,可見到一小方藍天白雲,然後出現一些逆光的頭影,那是來送殯的你的親友。你的旁邊有一具電話,可以聽到送殯者喃喃說的一些哀悼的話。在棺材中的你,感悟到生命的無常……。不是嗎?才不過兩年前的「白夜」,在同一座教堂裡,你躺在好像是同一張長椅,教堂正放映影片,抽象的光影洒在牆上,配上旁述者的聲音,誦讀南丁格爾(英文)、波特萊爾、福樓拜(法文)以及李清照(中文)的詩文……。 你忽然想起你還不能死,至少不是今晚,外面還有一長串藝術作品等著你去走馬看花,於是你從棺材裡爬出來,搭公車去到市中心,卻沒有特定的路線,展出的作品有一百多件,即使馬不停蹄,要在短短幾個小時之內全部欣賞是不可能的,而既然是藝術作品,便有水準高下之分,不全然是成功的。你也還記得去年城南以「劫後」為主題的那一區,也就是幾疑受恐襲的那家超市。你和僥倖逃過一劫的觀眾離開超市,繼續扮演災民,在外面的停車場隨一批藝術家用超市廢棄的紙箱──破爛、污穢、拖泥帶水的紙箱──來搭建臨時棲身之所;再過去一個街口,「災民」可以排隊領取救援物資,包括熱巧克力和薄毛毯。……其實超市中那架飛機,陰影顯得略小,不能達到預期的震撼效果,而你在那一區停留太久,都沒有時間去海灣街的金融區,以致錯過了以近期金融危機為題材的一系列作品,後來才聽說比這邊好看好玩多了……。你因此決定不理主辦單位的指南小冊子,隨意在街上遛達,遇上什麼就看什麼。 這一夜,城市被染上瑰麗的色彩,夜被摺疊成各種可能的形狀,白色的小貨車被拆去機件、座椅,車殼鏤刻出圖案,內置一燈,車殼轉動時猶如走馬燈,煞是好看。 幾條主要大街都封了路,不通車,街心擺了個巨型籤語餅,按一個鈕,就可得到一張洩漏天機的籤語,等待一窺天機的人排隊排了整條街,一切神祕的事物總是有迷人的吸引力。 初秋的天氣,晚上的氣溫降到攝氏十度左右,只要穿得夠暖,在街上走一整夜也不會冷得受不住,但人實在太多了,許多展覽都要排長長的隊,還不知道展出的是什麼,看到那條人龍就已經累了,你因此反而鄉愁似地懷念起幾年前的第一屆白夜,那年人少一點(雖然也不下幾十萬人),而且不時還飄著毛毛雨,但氣氛一點都不比現在差,最起碼沒有長長的人龍,每一個展覽場所都讓你隨意出入。你經過一條小巷,裡面有燈光透出來,你好奇拐進去,迎面並非什麼畫廊,而只是一戶尋常人家的後門,圍牆向外的一面,除了常見的噴漆塗鴉之外,還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鞋子,皮鞋、拖鞋、高跟鞋、涼鞋、球鞋、靴……,每一隻都是白色的,你佇立良久,不想離開,任毛毛雨把你打濕了都不理。你甚至不知道這件作品有什麼含義,只覺得看著舒服,然而這就很足夠了不是嗎?藝術不就該是這樣的嗎?在某個街角和你不期而遇,令你驚豔,久久不能忘記……。好的作品不都是這樣的嗎?藝術,豈必是一場萬人空巷的嘉年華呢? 夜還很長,你回家時才剛過午夜。你知道太陽出來時這一切都會消失,建築物仍舊僵硬冰冷、面目模糊;街上遊蕩的生物,一半會像人魚公主那樣在晨曦中化為泡沫,另一半則回復人形,直立用兩腳行走,在街邊撿回自己的影子和倦意,讓另一個白夜進入歷史或夢境,不留痕跡。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