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01 16:03:01瀏覽145|回應0|推薦0 | |
【江孔殷家族】載譽太史第 寥落蒼茫時 發現廣州[第121期‧廣州舊聞篇] 2007-06-01 10:10:16 來源:南方都市報 廣州舊聞‧家族故事名人傳奇 第六期(總第121期) 家族大視野 “世家”文人的改造與堅持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有系統的教育、改造,一大批與“舊社會”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舊知識分子”、“遺老遺少”們,紛紛與過去的家庭背景和知識體系決裂。費孝通說:知識分子接受了,認為過去的一套完全無用了,都不行了。馮友蘭、金岳霖等人也都這樣,覺得思想非變不可了。而且認為是原罪論(sin),“這個是歷史給我們的,我們逃不出去的,非得把它承犇下來”,“是知識體系不行了,歷史不是我們的了”,“我們是文化投降,我們代表這個知識分子階層自己投降了。而且不是一個人的意識,也是真心誠意的”。 桐鄉文人豐子愷,風神瀟灑,淡泊名利,傾心於藝術,皈依於佛教,一直在他自己營造的寧靜祥和的世界裏,過著閒雲野鶴般的生活,被世人稱為“二十世紀的陶淵明”,“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然而,激變後的中國社會,已經沒有了陶淵明的生存環境,1952年7月,豐子愷寫了一份《檢查我的思想》說:“我的立場,完全不是無產階級的,而是小資產階級的。因此我過去的文藝工作,錯誤甚多,流毒甚廣。”北大老教授湯用彤自信近於傲慢,解放前,得知其所撰《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穫獎時,滿臉不高興:“多少年來都是我給學生打分數,我的書要誰來評獎!”錢穆談起湯用彤來,也是感歎不已,贊其為“純儒之典型”。解放後,《魏晉南北朝佛教史》再版時,湯寫了個後記,裏面說到自己“試圖用馬列主義的觀點指出本書的缺點”。向達看後說:“這是降低身份。” 在時代的高壓之下,也有一些出身舊世大族的文人們,沒有使自己的個性自覺地消失, “舊”的根基,家族的生活傳承,使他們本能地堅守住了一個文人的底線,自我的異質性沒有被那個龐大的同質性的洪流所吞沒。五十年代初,中國科學院曾派人南下廣州,邀請已被邊緣化的陳寅恪出任第二歷史研究所,亦即中古史研究所所長。當時早已失明的陳寅恪口授了一封復信,其中說:“我 認為研究學術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獨立的精神。……獨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須爭的,且須以生死力爭。……我決不反對現在政權,在宣統三年時就在瑞 士讀過資本論原文。但我認為不能先存馬列主義的見解,再研究學術。我要請的人,要帶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獨立精神,不是這樣即不是我的學生……” 在“唯馬列主義是瞻”的高度一體化的意識形態之下,像陳寅恪那樣出身書香門第的世家學者,不是戴帽子,就是靠邊站,能夠“默默者存”已屬不易,想要“繼承家學”,再作研究,就難免會挨批。舊式才子俞平伯,幼承庭訓,13歲讀《紅樓》,15歲便考入北大,師從黃侃。俞一產生也紅樓敗也紅樓,經毛澤東一批,馬上名氣遠播,婦孺皆知。“文革”期間,他被下放河南明崗幹校,遠近幾十裏的村民像趕集一般紛紛趕來觀賞他的尊容,如賞猴戲。圓圓臉的俞先生涵養極好,隻是袖手端坐,任憑老鄉們擠著觀看,品頭論足,自我的架子不倒。 □ 朵漁(詩人) 歷史的樞紐 江孔殷及其家族的是是非非 江孔殷,人稱“江蝦公”,一位活到八十多歲的老人。後世給了他很多的稱號:太史公、末代翰林、實業家、美食家……不過對他一生概括最全面的,還是“紳商”這個頭銜。他是清末、民國年間乃至解放前,在省港地區最活躍的一位大紳商。從社會發展、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江孔殷及其家族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由於科舉與捐納制度,“紳”與“商”的結合在中國早就存在。考中功名者不能在籍貫地當官,回鄉者就成了“紳”。清末,“紳”和 “商”之間的對流在商品經濟發達的廣東很普遍。商人花錢捐一個士紳功名,鄉紳走上經商道路,都是普遍的事情。在19世紀中葉,廣州已經有一批有功名、職銜的大商人。十三行商人潘氏、梁氏等家族,一直到清末都是亦紳亦商的大家族。江孔殷也是這樣一位大紳商。年輕時,他考中滿清最後一屆進士,選入翰林,在天津當過短暫的幾年官職,便回到廣東,任廣州清鄉督辦一職,走上了由“紳”而“商”的道路。江孔殷絕對是一個社會活動家。他利用地方名紳的身份,廣結三教九流,從綠林頭子李福林,到革命黨人陳景華、孫逸仙、廖仲愷,再到共產黨人林伯渠,都是他的至交。用今天的話說,江孔殷是一位“黑白通吃”的人物,在當時的政壇舉足輕重。民國年間,他涉足商界,成就頗為輝煌,曾擔任英美菸草公司的總代理,也辦過養蜂場、農場等家族企業,甚至修過鐵路,賺下顯赫家財。亦紳亦商、相得益彰,是當時廣東不少名門望族的相似面貌。 對江孔殷的評價,學界也好,輿論也好,幾十年來一直是貶多褒少。新中國一建立,江孔殷就被列為農會“清匪反霸”的對象,雖然癱瘓在床,仍被用籮筐從醫院抬到鄉下,41天後溘然長逝。在此之後很長時間,江孔殷都被視為“惡霸地主”而極少被提及,他的子孫大多流散海外,以至於今天,江家大宅“太史第”幾乎無跡可尋,照片等資料也極為稀少,江家舊事隻能靠遠房親人回憶才得以復原。 但實際上,對江孔殷的歷史評價,一直是有失偏頗的,誇大了“過”而忽略了“功”。江孔殷雖然一生沒有加入革命黨,但做了不少同情、幫助革命黨人的事情。 1911年,“三‧二九”廣 州起義失敗,江孔殷力犇風險,協助潘達微把七十二烈士葬在黃花崗,成為一大義舉,孫逸仙、宋慶齡為此專門登門拜謝。另外,江孔殷對清末廣東的和平獨立起了 關鍵的作用。正是他的巧妙斡旋,最終促成革命黨人汪精衛、陳景華穫赦,兩廣總督張鳴岐同意獨立,水師提督李準轉變態度,從而實現了1911年廣州的和平獨立。在這件事情上,可以說如果沒有江孔殷,廣東的近代史很可能會改寫。在抗戰期間,江家上下一致抗日,不僅拒絕與日本人合作,而且出了數位抗戰英雄。這都是不應該被忘記的。 對於江孔殷的評價,近年來已有所改變。開始有學者研究江孔殷的家族史,並嘗試作出儘量客觀的歷史評判,大眾也開始有機會了解這位創造“太史蛇羹”、“龍虎鬥”等名菜的“太史公”的本來面貌。 在辭世的前一天,88歲的江孔殷留下了四句話:“今日你是我非,明日你非我是;是是非非,他日方知。”這幾句很有預言味道的遺言,今天看來,一語中的。 後世講述 江孔殷的人生軌跡 曾是維新派,後傾向革命;曾是清朝官員,後棄政從商 講述人:江沛揚,1930年8月生,江孔殷是其堂伯公(即祖父之兄)。江孔殷有過15個太太,子女眾多,家族龐大,但能講述家族往事的人卻少之又少,江沛揚是其中一位。這位七十多歲的老漫畫家與江家很多嫡系後人都有過接觸,江家舊事近些年重新進入公眾視野,與他不遺餘力的資料整理大有關聯。 江孔殷之父江清泉,是上海的大茶葉商,有“江百萬”的綽號。 “江孔殷只有一個兄弟,早年夭亡,他繼承了父親大筆財產,能夠讀書考上功名也是因為家道殷實。”江沛揚這麼介紹江孔殷的少年經歷:“他14歲就在西樵山拜康有為為師,之後康有為在廣州創辦‘萬木草堂’的時候,江孔殷仍是他的學生。” 江孔殷也參加了著名的“公車上書”:“不過當年他是無名小卒,所以維新運動失敗,他並沒有被牽連,還在1903年考上了最後一屆的進士。” 在廣東,江孔殷當上兩廣清鄉督辦,是一介武官。他在廣州河南同德裏修建了一座氣派非凡的“太史第”,宴請各界賓客,交游甚廣,聲譽日隆,他也從這時候開始由保皇派轉向支援革命。 江孔殷的後半生,由仕途轉向商界,頗有建樹。不過據江沛揚回憶,江孔殷並不是主動由紳轉商,而是迫於無奈:“江蝦公在民國初年想過當官,幾次活動做廣東總督,都沒有成功,轉而以清高自居,從事商業。” 一開始江孔殷任英美菸草公司南中國的總代理,一度事業興旺,財源滾滾。“當時‘太史第’闊氣得很,甚至門口保安都不用本地人,特意從香港請來‘摩羅差’(印度警察),威風過人。” 但江孔殷的香煙生意沒有一直興盛下去,不久因為競爭激烈而失敗。為了維持龐大家族的開銷,江孔殷決定投資辦農場。 1930年,他在市郊蘿崗辦起農場,名為“江蘭齋農場”,主要是養蜂取蜜。他的妾侍蕊馨、五子譽桂、十一女畹徵分別在農場任總管、技師等職位,成為名副其實的家族實業。直到1938年,廣州淪陷,江孔殷家族舉家逃難到香港,江蘭齋農場也停辦了。 縱觀江孔殷一生,先紳後商,在政壇商界都有過顯赫成就,這對江家後人有明顯的影響。江孔殷之後三代子孫,多活躍於政壇與商界,在這兩個領域出了不少人才。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江孔殷家族就出了很多抗日英雄。江孔殷的姪子江冷、江秋帆,嫡孫無競、無恙、無忌、無畏、痃咎,姪孫女培荃等人,都參加了抗日戰爭,奮勇殺敵。抗日八年,江家沒有出一個漢奸。”江沛揚說。 解放後,江家後代去向各不相同。大部分人去了台灣、香港、美加,只有少數人留在大陸。 “江孔殷的孫子江無畏當上國民黨高級將領,還擔任過台澎金馬海防司令,60年代初解放軍攻打金門的時候,就是他坐鎮防守。當時解放軍還請了江孔殷的另一個孫子向江無畏喊話,希望能勸降,但沒有如願。”江無畏的弟弟江無忌則在延安參加了共產黨,解放初被派到台灣,動員國民黨將領起義,沒想到因為北韓戰爭爆發而計劃流產,江無忌的身份也暴露了。江無畏連夜將江無忌送上商船離開台灣。 江無忌後來改名江揚,成為香港邵逸夫集團的一位知名導演。江無畏離休後定居美國。 後世訪談 江家後人的悲歡離合 留在國內的,歷經饑荒與批鬥;留在國外的,日益思念家鄉 受訪人:江樹銳,1948年生,江孔殷嫡系曾孫。現為南海某保健品公司總裁。其父江成武為北京大學教授。解放前夕,江孔殷家族子孫大部分人遷居海外,江成武成為極少數留在大陸的江氏後人。此後幾十年,由於家族的特殊身份,江樹銳一直擔任著爭取江氏家族回歸大陸的工作。 記者:江家後人大多都遷居海外,原因是什麼? 江樹銳:主要是一種對新政府懼怕的心理。我的曾祖父建國之後就被抓到鄉下農會,不久就去世了。當時江家上下覺得,只有出去才能求得生存。 記者:你父親為何沒走? 江樹銳:我父親認為,江家在大陸那麼多產業,在國內也可以發展。 記者:你們在國內的境遇怎麼樣? 江樹銳:我們經歷過饑荒、批鬥,生活曾經很艱難。江家很多東西也毀了,包括一些珍貴照片,比如江孔殷與孫逸仙、宋慶齡的合影,一些收藏的古畫和瓷器,還有江孔殷修得很漂亮的墳。現在想起來非常可惜。 記者:你們的境遇,國外的親人知道嗎? 江樹銳:知道,所以他們覺得我們很傻,為什麼要留下來受苦。 記者:後悔過沒出去嗎? 江樹銳:不後悔,我反而覺得這樣的磨難是對我最好的鍛煉,才讓我有了今天。 記者:你什麼時候開始與海外的親人重新有了聯系? 江樹銳:1979年,那時候我第一次去了香港,見了很多親人。江家在香港的直系親屬就有三百多人,但他們對我有戒心。他們覺得,來香港不容易,很多人要偷渡才能來。 記者:那時候你就犇負著團結這些海外親人的任務? 江樹銳:是的。 其實早在這之前,國家就做過不少爭取這些海外親人的工作。打金門的時候,我們托漁船捎去了大量的照片,都是我在太史第、佛山祖屋拍的照片,拍農民收割穀 子,拍屋前的芭蕉樹,還讓村民們穿著新衣裳,在祖屋前面合影。我們希望台灣的親人看到照片,能夠想起家鄉,知道家鄉人生活得怎麼樣。 記者:見了面,你是怎麼爭取這些海外親人的? 江樹銳:我就和他們講,祖國不是他們想象的樣子。我希望說服他們。 記者:他們對你的努力什麼態度? 江樹銳:他們一直都有顧慮、有戒心,可能是對祖國不了解。由於從前的原因,比如“文革”時批鬥、破四舊、子女與父親劃清界限等,讓他們有一種懼怕心理。要打消他們的顧慮,不是一時就能解決的。所以二十多年來我一直都在努力,希望他們相信祖國。現在他們慢慢知道,之前的成見是不對的。 記者:幾十年來,他們在海外過得怎麼樣? 江樹銳:在我看來,他們過得並不好。雖然很多人都很成功,但他們始終生活在壓抑中。他們一直想念家鄉,但是不敢或者沒辦法回來。在異地的生活,沒有歸屬感。 記者:現在他們的態度轉變了嗎? 江樹銳:近年來,轉變是比較大的。他們也看到了大陸的發展,知道事情並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慢慢地越來越多的江家後人回大陸來發展,比如投資經商之類。他們還是有顧慮,比如害怕突然有一天財產被沒收之類。但畢竟他們已經開始回歸家鄉了。 □ 族譜詞典 江孔殷 江孔殷(1864-1952)別名江蝦,清朝末進士之一。佛山張槎人。少年時應童子試,青年應鄉試,考取秀才和舉人。1904年恩科中二甲第27名進士,後選入翰林院,授職庶吉士,欽放廣東道台,慈禧太后當面賞其蘭花120盒。後在廣州河南同德裏營建“江太史第”時別稱“江蘭齋”。 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1909-1984),本名江譽鏐,又名江譽球,別字江楓。江孔殷之子,1909年 出生於廣州,在家中排行十三。三十年代即馳名省港,為粵劇紅伶薛覺先編寫了《心聲淚影》,名噪一時。他的代表作還有《女兒香》、《燕歸人未還》、《李香君 影》、《幽香冷處濃》、《璇宮豔史》等。南海十三郎個性清高,恃才傲物,自小就喜歡仗義出頭,抗戰時,更拒絕為偽軍演出,後避難香港,郁郁而終。 梅綺 梅綺(1923- 1966)原名江端儀,於北京出生,江孔殷之孫女。六歲時客串演出過《聰明笨伯》,1937年正式從影,參演第一部電影《百戰餘生》。梅綺戲路縱橫,亦正亦邪,形象多變,不論是女傭、交際花、無知少女、殺人兇手,均能演得稱職,堪稱粵語電影第一人。從影二十三年,演出超過七十部影片,著名的有《夜上海》 (1941)、《蝴蝶夫人》(1948)、《此恨綿綿無絕期》(1948)、《郎是春日風》(1949)、《家》(1953)、《日出》(1953)、《金蘭姊妹》(1954)、《發達之人》(1956)、《金山大少》(1959)等等。1960年拍竣《哪吒劈山救母》後從事基督教傳道工作,往返香港、台灣兩地,直至1966年患舌癌病逝,享年43歲。 □ 江孔殷的一生印證了時代的複雜性 肖自力(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在中國近代史上,江孔殷屬於地方性半官半紳之人。因其科第高中,貴為翰林,對傳統和體制有更多的認同,被視為“保皇派的縉紳”。辛亥前後,受潘達微等影響,江孔殷對革命的態度有改變。民國初,江孔殷最初曾奔走於孫袁兩派之間,後又一度從商,與友人潘達微“為敵”。20年 代初,江孔殷依傍李福林的實力,在廣東政壇仍有活動。江孔殷後半生最大的亮點,就是拒絕出任偽廣州市維持會會長。終其一生,經歷堪稱豐富而複雜,如曾游走 於保皇與革命之間,民初先反孫後又擁孫,與潘達微、陳炯明均亦友亦敵等等,充分印證了時代的複雜性,這可能才是江孔殷在近代史上最大的“意義”。 江孔殷的功遠大於過 趙立人(廣東省社科院研究員):對於江孔殷家族,史學界以前提得不多。一直以來,江孔殷都被認為是“惡霸地主”而被否定。實際上我認為江孔殷對於廣東歷史,應該是功大於過的。他做過很多同情、幫助革命黨的事情,不應該被抹殺。對於他的“過”,有兩件比較大的事情,一件是他當清鄉督辦的時候,連續60天大殺三合會的人,最多一天殺了108人; 另一件是二次革命時他與袁世凱關係密切,被袁利用收買陳炯明。但這兩件事其實都有其合理性在裏面。三合會雖然有反清的一面,但也有反社會的一面,鎮壓三合 會等於現在的維護社會治安,並非是徹底的反動;袁世凱在當時代表了社會的穩定因素,得到擁護也有其合理性。總之,對江孔殷這個人物,應該客觀地分析。相對 於他的過失來說,他對歷史的功勞更應該被記住。 □ 家族逸聞 江孔殷促成黃花崗烈士的安葬 1911年4月,在孫中山領導的廣州起義中壯烈犧牲的七十二烈士的遺骸,是由潘達微收殮葬於黃花崗的,但當年潘在殮骸中遇到很大的阻力,不得已用電話向江孔殷求助,江孔殷慨然允諾,疏通了有關方面,並表明此事他本人可負全責,才使殮骸的壯舉實現。 孫逸仙拜訪江孔殷 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對江孔殷甚為推崇,為表示對江的敬重,孫逸仙與宋慶齡、廖仲愷、何香凝等親自登門拜訪,在江太史第的花園內合影留念。後來孫中山在廣州成立南方政府,江孔殷還向孫逸仙先生推薦了一些人才。 江孔殷促成廣東和平獨立 對江孔殷促成廣東和平獨立的事,省社科院研究員趙立人回顧了這段歷史:“1911年, 武昌起義爆發,江孔殷在潘達微、鄧慕韓的影響下,向兩廣總督張鳴岐進言,勸他請求清廷特赦革命黨人汪精衛和陳景華,以此作為與革命黨談判的條件,延緩革命 黨的進攻速度。在他的說服下,張鳴岐應允照辦了。同時,江孔殷力勸張鳴岐:革命黨人聲勢浩大,必然取勝,宜早為計。在他的說服下,11月8日, 張鳴岐派代表胡銘盤與江孔殷一起到總商會參加各界代表會議,同意第二天宣佈廣東共和獨立。第二天,陳景華到達廣州,由江孔殷陪同到省咨議局參加各界代表大 會。會上,江孔殷提議推舉張鳴岐為都督,全場一致透過,但隨後才發現,張鳴岐已經在前一夜不辭而別了。於是改選胡漢民為都督。”有趣的是,廣州的第一面共和旗幟是江孔殷樹起來的。“在宣佈獨立的時候,江孔殷拿出一面之前在樂從‘鎮壓革命黨’時撿到的青天白日旗,讓人插在咨議局房頂。自此廣東獨立。” “招安”土匪頭子 江孔殷喜歡吃喝玩樂、結交朋友。清鄉督辦名義上是剿匪,實際上江孔殷和很多草莽英雄都結了朋友,經常請他們到“太史第”玩樂。當時的土匪頭子李福林,就是被江孔殷招安的。不僅如此,李福林受江孔殷的資助,到安南(現在的越南)參與孫逸仙的鎮南關起義,從此加入同盟會,後成為孫逸仙手下的重要將領。 文藝名角輩出 儘管後世多往政壇商界發展,但在江孔殷的子孫中,最有名氣的卻是他的兒子--南海十三郎(江楓)。這位天才粵劇編劇家,一生命運顛沛流離,充滿戲劇性。他的故事因為被改編成電視、電影而被世人廣為傳頌,名氣甚至超過了他的父親。除了南海十三郎,江梅綺、江欣燕也在香港文藝界頗有名氣,成為江家這個大家族裏的少數派。 太史第的荔枝菌 江孔殷是有名的美食家,不僅發明了很多菜式,還開發了以前從沒人吃過的美味食材,“荔枝菌”就是其中之一。江孔殷把荔枝菌視為家饌,等同山珍海味,只有款待貴賓時才拿出來。而家中人也只有在采菌季節,才能吃到一點點。至今江家後人仍一致認為,太史第最好吃的東西是荔枝菌。 本專題由本報與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合作編寫。 歡迎提供線索:電話:87366090 E-MALI:guangzhoujiuwen@163.com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