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蘭谿村聲:從解放廣場看世界
2011/02/17 22:18:53瀏覽178|回應0|推薦0

台灣立報2011-2-17 21:54 作者:倪世傑

  1980年代蘇聯持續的經濟困頓,促成了戈巴契夫的改革開放政策,但萬萬沒想到東德的民眾怒火推倒了柏林圍牆,西風一路東吹造成第三波民主化中最為關鍵的時刻:華沙公約集團的垮台。除了少數如白俄等前加盟共和國以外,從波羅的海一直到奧德河畔,在安全體系上陸續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政治與經濟上則是陸續加入了以民主政治、市場經濟為主的歐盟。

  2008年底開始的經濟危機,其政治效應開始展現。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的起源既是經濟的──經濟危機下的青年失業,又是政治的──民眾的怒氣直指政治輪替幾乎消失的威權政府。光是1517日,不僅是不知未來方向何在的埃及,從北非的利比亞到中亞的伊朗,民眾街頭示威迭起,在第三波民主化中缺席的伊斯蘭世界,民主化力量蓄勢待發。

  華盛頓方面對待19892011民主化風潮的態度明顯不同。2011年的危機同時出現在美國與西歐,而不僅僅是在發展中國家,隨著全球化:1.危機感染的範圍也擴張了;2.奪取能源的競爭態勢更為嚴峻;3.全球氣候變異造成的糧食短缺危機。

  對美國而言,中東區域是其重要的能源供應地,一旦此地翻天覆地,直接危及美國的能源依賴。但另一方面,美國仍有其地緣政治的利益。在蘇丹問題上,華盛頓支持南蘇丹(基督教)獨立,穆巴拉克支持的是南、北蘇丹(穆斯林)共組邦聯,而以穆巴拉克派的意見佔上風的時候,解放廣場的示威也就開始了,華盛頓方面已於日前宣布承認南蘇丹公投獨立的投票,同時預定在7月承認南蘇丹國,此時穆巴拉克則已經出亡紅海度假勝地夏姆錫克。美國的最高利益是什麼?不外是維持現狀與民主化後扶植親美政權相互為用的兩面手法,30年的美國盟友穆巴拉克的倒台就是最好的例證。

  另一方面,從1989年的兩極體系到2011G2國際格局的轉變,華盛頓更需要北京點頭進行各項議題的合作。就在此時,傳出美國之音與英國BBC要終止已進行70年的華語廣播並不令人意外,關閉西方意識型態的宣傳窗口,以換取北京作為當前世界秩序中的穩定力量,同時反映的是華盛頓此時更需要穩定的中國政局,在此時挑釁北京不僅得不到任何好處,更會承受來自華盛頓的壓力,這也是馬英九獲得G2信任,而陳水扁被指為「麻煩製造者」的原因。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4896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