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蘭谿村聲:陳光標的紅包
2011/01/27 23:36:05瀏覽230|回應0|推薦0

台灣立報2011-1-27 21:56 作者:倪世傑

  心理學者弗洛姆(Erich Fromm)在《愛的藝術》一書曾表示:「並不是擁有愈多愈富有,而是付出越多的愈富有。」華夏文化中亦有「施比受更有福」的傳統想法,除了強調政府應扮演所得重分配功能的傳統左派,秉持一貫批判的態度看待慈善行為以外,主動進行的慈善行為,在當前的社會認知中,通常是受到好評的行為。

  但這一次「中國首善」陳光標來台捐大錢的行為,卻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攻訐,一般論調是批評其「高調行善」的作風與台灣民風相左,民進黨則一貫以「統戰」的立場定調,立委黃偉哲說是「以上國人士之姿,行統戰之實」,陳亭妃則表示此舉「凸顯馬政府的不足,竟要靠暴發戶來台捐錢」。

  「高調行善」從來就不是問題。過去基督教會來台,以行善為手段達到傳教的目的,更不消說,教會背後往往還有國內帝國主義政府的支持。現在,最為人所熟悉的莫過於慈濟功德會,慈濟在海內外行善的作風、甚至還開電視台宣揚上人智慧,就不「高調」嗎?還是任何的慈善行徑都是凸顯不管哪一個執政黨的「不足」?如果此一邏輯能夠成立,請民進黨立院黨團未來在審議外交部外援預算時全數刪除,因為任何的國際援助,都是對受援國政府的污辱。

  陳光標的「裸捐」當然不是毫無目的。這一點從他於25日《2100全民開講》回應陳輝文時就說得很清楚了:陳光標希望批評他的人好好去學學馬克思《資本論》。身為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受益者的陳光標,當然不希望中國再走回毛時代路線;透過直接行善,將自己的財產分配給需要現金急助的窮苦人,樹立起資本家取之社會、回饋社會的正面形象,杜絕毛主義復辟之可能性於萬一。

  美國民主黨籍總統候選人麥高文於1972年赴俄亥俄州某橡膠工廠發表政見,提出他將強徵遺產稅時,群眾反而報之以噓聲,因為這違背每個人都有權分配自己財產的主流意識型態。全世界居於政治光譜中的左翼,不應再對於資本家的善行嗤之以鼻,這是一個社會認知建立的過程,如果你還未能建立起主導性的意識型態,就更不能棄守這一塊領域,而必須與資本家競爭這一塊領域,這未必侷限於現金直接捐獻,像是構築社會互助的網絡、組織志願服務團等等。

  無論是「慈善」還是「偽善」,都說明「善行」確實是一個不能低估的戰略高地,有識者宜細細琢磨。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4833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