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職場悲歌 派遣人力興起
2009/02/24 09:03:57瀏覽492|回應0|推薦0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2009.2.24

國內景氣冷颼颼,如何謀得足以糊口的工作,應該是許多人的新年新希望!本周四(26日)又到了主計處例行性公布失業率的時候,失業率會不會持續往上,備受注目。

去年12月失業率一舉突破5%大關、來到5.03%,失業總人數衝高到54.9萬人,改寫歷年單月新高紀錄。然而,就業市場寒冬,可能還得繼續下去。

主計處官員說,農曆春節過完,季節性的臨時工作紛紛結束,如果國內經濟沒有好轉跡象,真正的失業狂潮才正要開始。

非典型就業升高

這裡要談的,不是失業率攀高的問題,而是你我如何因應新世代的就業趨勢。

主計處最新的調查資料顯示,國內「非典型就業」人數約有65萬人,包括部分工時、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者,占全體就業者的6.24%

由於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外經濟景氣發生劇烈變化,官員不諱言,目前國內非典型就業人數可能早就不止65萬人;再加上趨勢已經形成,非典型就業人數恐將「逐年走高」。

「非典型就業者」的待遇如何?以我國為例,主計處指出,部分工時員工的整體每月平均薪資不到正職員工的一半,只有17,904元,僅略高於17,280元的基本工資;其中更以住宿餐飲業的部分工時員工薪水最低,因為這些人多半是以時薪計算工酬,每月平均月薪只有10,491元。

此外,調查也發現,「非典型就業者」多半具有年紀輕、低學歷等特質,其所從事的行業也以低進入門檻的產業為主,例如支援服務業、營造業等。

政府介入推波助瀾

為何派遣行業日益興盛?除經濟壓力之外,政府力量介入的推波助瀾,也是造成近年來「非典型就業」趨勢興起的主要原因。

類似像派遣人力的勞動法規鬆綁,是源起於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主張勞動法規愈彈性愈好

西風東漸之後,不少亞洲國家也起而傚尤,像是日、韓等國,都紛紛引起派遣人力的概念。以我主要競爭對手國韓國為例,在1,610萬的上班族中,就有高達三分之一(約545萬人)是非典型就業者,這種勞動市場具有高度彈性的特徵,使得南韓吸引不少外資青睞。如何在兼顧資方利益、及勞工基本權益下,制定相關的勞動市場規範,無疑是未來政府在新時代的就業浪潮下,必須妥善思量的關鍵政策。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2680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