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薪資不足 全民罷生
2009/02/18 20:54:11瀏覽718|回應0|推薦0

 2009-02-18 中國時報【陳世宗、甘嘉雯、馮惠宜、張翠芬╱綜合報導】

金融海嘯衝擊民眾生育意願,署立豐原醫院泌尿科醫師劉文斌發現,近兩個月到院做結紮手術的個案創新高,平均每個月約廿人;因老公放無薪假而要求墮胎婦女也有增加趨勢,求醫者都怕一不小心,就創造出另一個無力負擔的新生命。

     無力負擔新生命 廿四歲男子綁了

     劉文斌指出,最近主動要求做輸精管結紮手術的男性比往年同期多一倍,平均每個月近廿位;部分男性私下透露,是受無薪假及裁員影響無力再生養小孩,才選擇一勞永逸的結紮避孕方法。

     一位24歲的年輕男子結婚不久,有個六個月大小孩,他說,雖然現在還有工作,但大環境讓他對工作沒有安全感,害怕有一天被裁員,放無薪假就到醫院做結紮。

     署立桃園醫院泌尿科主任蔡芳生表示,接受結紮的男性平均約卅多歲,從去年底至今,平均每星期約3~4人,多以生完小孩、不想再受孕者來求診。

     台大、長庚、振興醫院和書田診所泌尿科醫師則表示,到醫院進行結紮手術者未增減,也沒發現因景氣不佳以結紮方式杜絕後患的民眾。

     老公無薪假 千辛萬苦懷孕得拿掉

     林口長庚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陳煜表示,結紮手術均須自費,便宜的約五、六千元,貴的可能要七、八千元。不景氣時若不想生小孩,使用保險套避孕比較實際。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李茂盛也指出,中部上百家婦產科診所統計,從去年十月開始,墮胎率爆增四成,還有人做了不孕治療,好不容易懷孕,因為老公放無薪假,哭著要醫師幫她拿掉小孩,情景令人鼻酸。

     李茂盛指出,中部上百位開業婦產科醫師經常聚會,最近發現孕婦產檢率減少,墮胎比率激增,要求裝避孕器的婦女也多了兩成。

     過去墮胎以未婚懷孕者居多,現在反而都是年輕夫婦因經濟因素,要求拿掉孩子,還有人一來就抱怨養大一個孩子要有八百萬元,那養得起。

     李茂盛記憶最深的是,一對32歲的年輕夫婦結婚四年,始終無法懷孕,女方為求子,曾連續打排卵針,後來家庭經濟出問題,中斷治療,卻在四個月後發現「做人成功」,再度返回醫院,卻是哭著要求醫師幫她拿掉小孩。

     原來,她的先生本來在科技公司上班,現在正在放無薪假,而公司復工遙遙無期,考量經濟問題,只好放棄這個好不容易盼到的孩子,「小生命來得不是時候」。

薪資不足 全民罷生

2004.1.18台灣立報

趙萬來
        歲杪年初,內政部所揭示的台灣人口結構令人怵目驚心,正常社會的金字塔型年齡分佈已遽轉為頭重腳輕的金鐘型,此即:人口老齡化的同時也少子化,估計10年後,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超過14歲以下幼年人口,20年後平均每2.7名工作人口就得養1名老人。

        質言之,「永續台灣」云云恐將河漢斯言了!然此一人口危機的關鍵不在老化,那是長壽好事,問題出在新生人口20年銳減一半。我們要問,一向奉行多子多孫多福氣的台灣人民為何自絕後裔、自棄福分呢?這種不孕、拒生育的反傳統行為是誰為之?孰令致之?豈不是一種全民性的大罷工嗎?更可注意的是,少子化現象還賴外籍新娘緩和,幸有進口子宮提供18的新生嬰兒,預料5年後,此一比率將提高至14,是可見到,本籍人口萎縮再生產的情況比統計還嚴重多多。

        答案再簡單不過了,就是老百姓生不起、養不起嘛!也就是薪資不足以衍續後代,但觀乎內政部所提的解決方案洋洋灑灑,旁涉勞委會、財政部、衛生署、教育部等公家資源,也就是採行社會工資的方式為之補挹,硬是不敢明言資本家大口食肉、吸血,連勞工的骨頭都啃進肚,官府一肩擔起富戶鉅室的罪孽,又如何教絕種台灣有救呢?

(大學教員)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266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