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30 22:47:01瀏覽214|回應0|推薦0 | |
二十年前當台灣企業大舉西進,生產線逐年移出之際,憂心台灣產業空洞化的論述俯拾皆是。但隨著石化、半導體業者在台擴廠,彌補了移出的產能,近十年已少有人提及產業空洞化一詞。 我們翻開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2013年製造業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仍達28.3%,這個比重算是高的,不會讓人聯想到產業空洞化的問題。但多數關心產業結構者一定有個疑惑,這個數字幾年前並沒有這麼高,似乎已降至兩成,何以如今會變得這麼高,難道是近幾年製造業又出現大規模投資,以致產能擴大使得製造業占比又逐年回升? 事實上,近年台灣的民間投資率偏低,遠遠比不上韓國,甚至不及日本。既是如此,何以我國製造業占GDP比重會升至這麼高的水準?原因在於國民所得統計近六年做了兩次修正,這個定義的修正導致製造業占比回升至較高的水準,而鬆懈了我們對產業空洞化的危機感。 主計總處於2009年、2014年依據最新版的聯合國國民經濟會計制度(2008 SNA)進行了兩度修正,第一次的修正將部份原屬服務業的產值改歸為製造業;哪些服務業被歸為製造業?其分類準則是:「在台灣雖未從事製造,惟其委外代工卻對產品內涵、生產及行銷具主導權者,這些自有品牌無煙囪企業由服務業改歸製造業。」在這個定義改變下,製造業生產毛額於2006年便大幅增加2,111億元。 2009年也同步修正了中央銀行的產值衡量方式,過去主計總處係依利潤法編算,經此修正改依成本法;此一改變讓服務業毛額減少,並讓工業毛額增加了1,307億元。事實上,什麼事情都未發生,只是修正了行業歸類及央行產值衡量方式,便讓製造業毛額增加三千多億,2008年製造業占GDP比重,也因此由原來的21.7%升至24.8%。 主計總處每五年會依據工商普查資料及國際最新編算準則修正國民所得統計,去(2014)年又適逢五年修正,隨著前年美國等先進國家依2008 SNA將原屬中間消費的研發支出改列民間投資,我國也在本次修正中跟上,而研發投入最多的自然是製造業。僅這一定義的改變,又讓每年製造業生產毛額規模擴大了三千多億元,致製造業占GDP比重又更上一層樓,以前年而言已升至28.3%。 如果不去深入追蹤這六年來國民所得統計定義的改變,我們會很樂觀地看待國內的產業結構,認為台灣製造業深具規模。但若明白六年來國民所得統計編算準則的改變,我們便無法這麼樂觀。依2009年之前的舊版國民所得統計觀察,台灣製造業占GDP比重在1980年代中期仍達35%~38%,到2008年已降至21.7%,隨著近六年兩度定義修正,2008年製造業占比也兩度修正至24.8%、28.2%,若仍依據舊版的標準來看,台灣目前製造業占GDP比重恐已降至兩成甚至更低。 把部份服務業歸為製造業,把研發改列民間投資為近年先進國家採用的編算準則,我國跟上,確有其必要。然而若深入數字的內涵則會發現,這些新增的製造業產值與昔日製造業產值,仍有其本質上的差異。以委外生產而言,其生產線在海外,所創造的產業關聯效果、就業效果,自然無法與過去相提並論;而研發與昔日的民間投資差異更大,美、德等科技大國的研發報酬率高,將研發支出與設備支出一比一的計入民間投資,無可厚非,但其他國家包括台灣也如此比照,是否妥當,不無疑問。 回歸傳統的算法,我們製造業占GDP比重約已降至兩成,這說明台灣確已有產業空洞化的徵兆。也許有人會認為發展服務業也很好,未必要發展製造業,這話似有幾分道理,但以台灣人口規模如此之小,服務業又以內需為主,若沒有製造業,經濟動能不易維繫。尤其製造業具有可觀的產業關聯效果,其生產活動所創造的三、四倍乘數效果,更是服務業所望塵莫及,這也是何以連服務輸出居全球第一的美國,仍積極推動「再工業化政策」的原因;而這同樣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製造業占比降至兩成,深感憂心的原因。一旦製造業江河日下,台灣經濟也將無力回天。 我們在此要提醒當局,今天台灣製造業占GDP比重28.3%已非昔日的28.3%,台灣產業空洞化已由昔日顯於數字之上,轉而隱於數字之下,難以藉由數據呈現。但真有心想明白台灣產業結構變化者,仍可由近六年兩度國民所得統計的修正中還原事實真相,發現此一問題的嚴重性。 前經濟部長張家祝去年初曾赴總統府月會報告「台灣產業轉型的策略思維」,在這篇報告中他強調美、日及中國都在進行再工業化(AMP),台灣產業轉型刻不容緩。惟經過一年,經濟部所提的「三主軸四策略」執行成效如何,是該秉持「刻不容緩」的態度,重新加以檢視了。 ※ 沒有製造業會怎樣? http://classic-blog.udn.com/tpa285/20445858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