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工商社論-QE政策不是救經濟、抗通縮的萬靈丹
2015/02/10 19:23:38瀏覽272|回應0|推薦0

20150210 工商時報 本報訊

  傳統的貨幣理論告訴我們,根據交易方程式MV=PT所修改的所得方程式MV=PY,只要貨幣流通速度(V)維持穩定,貨幣供給的增加,會帶來所得(Y)和物價(P)的上升。然而在實際的運作上,貨幣供給因透過不同的管道去影響經濟活動,其最終的結果並不必然是方程式呈現的簡單算術關係。但MV=PY這個關係基本上大致還成立,只是需做部分程度的修改。因此從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世界各國政府幾乎都採寬鬆貨幣政策來救經濟,一方面是基於前述理論,更現實的一面則是各國政府的負債大都已經達到警戒線,已經沒有寬鬆財政政策的空間了。

  更多的實證研究結果告訴我們,緊縮的貨幣政策用來控制通貨膨脹,其成效顯著高於用寬鬆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成長,換言之,寬鬆貨幣政策並不是救經濟、抗通縮的首選。然而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寬鬆貨幣政策救經濟、抗通縮已經成為「新常態」了。尤其美國實施了3輪的量化寬鬆(QE)政策後,經濟復甦似乎已經確立,新增就業人數、薪資、失業率等指標,幾乎都顯示美國經濟基本面已經回到成長的軌道。

  由於美國QE的成功,強化了各國政府「有為者亦若是」的決心,今年以來至少已經有9個國家宣布採行寬鬆貨幣政策。在政策措施上各有不同,其中深受通縮所苦的歐元區和日本希望藉著QE印鈔票救經濟抗通縮,有些國家直接採行匯率政策(例如瑞士、新加坡),有些則採行利率政策(例如瑞士、丹麥),有些則以間接措施增加資金供給(例如中國大陸的調降存款準備率);各國手段雖然不盡相同,但本質都是寬鬆貨幣政策,要直接或間接去刺激經濟對抗通縮,然而也觸發了世界貨幣戰爭的開打。

  許多人以為2008年推出的美國第一輪QE是世界貨幣戰爭的開始,其實在美國實施3QE直到去(2014)年QE終止的這段期間,嚴格說來,這是美國濫用美元的全球鑄幣權地位,霸凌世界其他國家的時期。在金融海嘯之前,美國就一直要求幾個重要的貿易對手國貨幣升值,但都沒有得到積極回應;金融海嘯發生後,美國順勢持續3輪的QE,使美元直接對全球貨幣貶值,雖然此期間內也有些國家貨幣短期間對美元貶值,但是美元基於全球鑄幣權的地位,全球原油、黃金、大宗物資的國際交易均以美元計價,在美元因實施QE而貶值的期間內,這些供給缺乏彈性但對各國經濟成長十分重要的商品,皆因以美元計價而大幅上漲。任何國家若使本國貨幣對美元貶值,就會加重該國使用或進口這些商品的成本;反之,對美元升值可以降低其使用或進口原油、黃金、大宗物資的成本。因此多數國家都難刻意對美元貶值去影響彼此貨幣間的相對匯價,從而貨幣戰爭打不起來,各國貨幣都受美元貶值的霸凌。

  美國QE退場之後,美元不再以貶值霸凌各國貨幣,而且美國QE的成功,讓各國政府有東施效顰的動機,以為MV=PY是個鐵律,只要持續灌注貨幣,價格和所得終將像吹氣球似地被撐大起來。乍看之下,無論從理論或從美國經驗來看,這個推論似可合理被接受,因此「安倍經濟學」裡「安倍三箭」中就有一箭是寬鬆的貨幣政策,而其目標則為通貨膨脹年增率達到2%;歐洲央行(ECB)推出的QE計畫也貌似美國QE,自3月起每月將用500億歐元購買歐元區各國政府公債,另以100億歐元購買金融機構及民營公司債券,直接與間接對歐元區注資。

  得注意的是,就理論而言,寬鬆貨幣政策要成功,貨幣的流通速度(V)要穩定,而V的穩定則看實務上資金的流動與運用。美國FED知道以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儘管其QE以注資在美國公債為主要部分(例如QE3最後階段每月200億美元中僅50億美元用在MBS的購買,150億美元仍用於美國公債購買),這些公債持有機構(主要是商業銀行或投資銀行)得到資金後會用在最有利的地方,例如直接炒作國際大宗物資,或高利貸放給避險基金(對沖基金)做類似甚至更大的投機套利,因此真正留在境內的只是購買MBS所釋出的資金,甚至部分的MBS持有機構也會把得到的部分資金拿去炒作。因此FED有耐心地讓其資產負債膨脹5倍,亦即從海嘯前約9,000億美元大幅增加到4.5兆美元,才得到今天的成果。

  以美國單一國家且美元霸凌全球貨幣,還耗費6年才達成經濟復甦,歐元區各國經濟強弱差異極大,如同「二人三腳」走路,政治歧見又多,東施效顰的歐版QE若不能使資金留在區內,MV=PY的關鍵V就不穩定,從而難以寄望M的增加會使PY增加,亦即寬鬆貨幣政策未必能救經濟、抗通縮。更何況貨幣戰爭已經開打,相對幣值經常變動,使資金流向更難掌握,貨幣的流通速度(V)會更不穩定,因此要靠寬鬆貨幣政策去救經濟、抗通縮的各個國家,恐怕都將難以如願。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208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