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工商社論-台灣經濟所以窒息的根本原因
2015/01/23 17:31:27瀏覽238|回應0|推薦0

20150123 工商時報 本報訊

日前內政部宣布去年出生人數回升至21萬人的好消息。台灣自進入本世紀以來出生人口每況愈下,由一年30萬一路下滑,最低曾降至16.7萬人,只有在龍年人人爭著生龍寶寶,才回升至較高水準;去年是馬寶寶,能有這個水準,殊為不易,難怪馬英九總統會興奮地說:「老天爺很給我面子。」

我們當然期待去年出生數的回升,是揮別少子化的分水嶺,但回想過去幾年出生數能重返20萬上下,結婚對數能由1113萬對回升至1416萬對,這恐怕與近年出現許多「特別的日子」、「特別的年份」有關。這些年「特別的日子」不少,除了一般人熟悉的龍年,民國9999象徵「長長久久」,單單一日全台有6,774對新人結婚;10011日象徵「百年好合」,結婚對數更升至7,050對;201314諧音「愛你一生一世」,2014年諧音「愛你一世」更大幅推升了結婚率;隨著結婚率升高,出生率也就扶搖直上了。

平心而論,政府近年採取各項鼓勵婚育的措施雖有若干作用,但終究比不上這些「特別日子」所帶來的效用。然而特別的日子並非年年都有,更有甚者,原本該在其他日子結婚者,都集中到這些特別年份結婚了,受此影響,未來幾年結婚率極可能又回降。由此可知,去年出生人數回升只是特別年份、特別日子的特別結果,並非少子化趨勢已出現改變。

我們認為台灣今天少子化的原因確有青年世代觀念不同往日的問題,但更關鍵的是經濟條件每況愈下。試想自己賺錢都很難生活下去了,誰還敢結婚、生小孩?一言以蔽之,結婚率、生育率最終仍取決於薪資成長率。

不少人認為民國五、六十年代的經濟條件比今天還差,並未影響那個年代青年人的結婚、生育,據以認為如今少子化不是經濟條件的問題,而是觀念的問題。從絕對經濟條件來看,此話不假,但從相對經濟條件而言,這話是失真的。

從絕對經濟條件來看,那個年代生活水準遠不如今天,每年出生人數卻高達四十萬人,低所得並未影響出生率;但從相對經濟條件而言,那個年代房價相對不高,高中高職畢業很容易找到工作,大學畢業身價看漲,拿了碩、博士更是鄉里之光,青年人薪資相對不高但年年加薪,每個人都覺得明年會比今年更好,對前景充滿希望。那個年代薪水每十年成長一倍以上,這個成長趨勢一直持續到民國80年代,以民國69年到79年為例,國人經常性薪資即由7,760元升至19,885元,十年成長了1.5倍之多。

反觀今天,經濟條件看似較好,家電、手機一樣不少,但十年來薪資非但未翻倍,反而倒退。依勞動部調查,大學生初入職場的薪水10226,915元,竟比8828,551元還低,其他學歷亦然。而房價十年內卻狂漲逾倍,全國平均「房價所得比」十年間由4.7倍升至8.3倍,「貸款負擔率」也由20.7%升至35.3%。薪資倒退,房價高漲,所賺的錢逾半去繳房貸,在這樣的壓力下,誰還敢結婚、生小孩?

雙北市尤其嚴重,房價所得比於去年已達14倍左右,貸款負擔率更升至六成上下(台北市60.4%,新北市54.2%),比東京40.8%、首爾39.3%還來得高。青年人每月繳完房貸,連生活費都告急,如何養一個小孩?相對於這個大環境的壓力,政府近年實施的育兒津貼、幼兒特別扣除額、五歲幼稚園免學費等政策,實屬杯水車薪。養一個小孩靠的是長期穩定的經濟來源,而非短短五年的小小補助。一言以蔽之,薪資不成長,房價不回到合理水準,想扭轉台灣少子化的局面,恐怕是比登天還難。

本世紀初出生的小孩今年滿15歲,正式邁入工作年齡人口(1564歲),2001年、2002年出生的孩子也會在明年、後年陸續邁入工作年齡人口,以此類推,昔日少子化的問題,將衍生出今天工作年齡人口下滑的問題。而工作年齡人口下滑,意味著勞動力不再充沛,勞動力不充沛非僅影響生產活動,也會影響消費動能,慢慢窒息總體經濟。依國發會去年秋天的推計,台灣明年工作年齡人口將開始下滑,少子化窒息經濟的壓力,再升一級。

馬總統四年前曾表示少子化是國安問題,但四年來政府因應少子化的政策只有國安的口號,而未見國安的高度。出生人數長期下滑對一國的影響,不是一年、兩年的問題,而是五、六十年的問題;不只是抑制了幼教、高教的消費需求,也將使一國失去豐沛的勞動力;不只讓一國經濟失去活力,也將讓一國財政逐漸破產,其對經濟的破壞力緩慢但強大,其真正可怕之處就在於緩慢的讓人不把它當一回事。

少子化沒有金融海嘯的風狂雨急,沒有福島核災的震天撼地,但卻慢慢地窒息、消融一國經濟。莫想去年馬寶寶回升已改變了少子化趨勢,若不儘速因應,明年工作年齡人口下滑勢將成為台灣經濟成長史的分水嶺,此後經濟活力將逐年衰減,無力回天。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2040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