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俄高鐵規模 堪比蘇伊士運河
2015/01/25 23:43:56瀏覽120|回應0|推薦0

20150125 旺報 記者 張國威 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的「高鐵外交」近年來越發受到盟友的歡迎。中國擬建設從俄羅斯莫斯科直至北京的高鐵,專案投入預計達1.5兆人民幣,俄羅斯合作方的負責人形容,中俄高鐵工程規模堪比蘇伊士運河;此專案將使用中國的設備、技術和標準,若得以實施,將進一步帶動中國高鐵設備的出口。

俄羅斯鐵路公司第一副總裁亞歷山大.米沙林稱,這條路線光是從莫斯科到俄中邊境的造價就要600億美元,完工後,北京到莫斯科的行程將從6天左右縮短到30個小時,這一新運輸網路的「規模和意義」堪比蘇伊士運河。

建構鄰國旅遊大通道

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發布消息稱,中國將要構建鄰國旅遊大通道,擬議建設從莫斯科至北京、全程超過7000公里的高速鐵路,將途經中國、哈薩克和俄羅斯,列車運行時間2天,專案投入預計約1.5兆人民幣。

中俄的高鐵專案其實已醞釀多年。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410月訪問俄羅斯期間,中國國家發改委、中國鐵路總公司與俄羅斯交通部、俄羅斯鐵路公司等四方成功簽署《高鐵合作備忘錄》,同意推進構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歐亞高速運輸走廊,優先實施莫斯科至喀山高鐵專案。

莫斯科至喀山先開通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412月中旬會見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時還催促,希望中俄高鐵合作工作組抓緊研究莫斯科至喀山高鐵專案的有關問題,盡早提出總體合作方案。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近日指出,擬議中的莫斯科至北京的高速鐵路擬定了2種修建方案,均採用中國的設備、技術和標準,遵循「老線不動,再修新線」的原則。而除了高鐵外,中國還將修建更多交通線路,用以打通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通道。

旺報觀點-中俄造新絲路 全球貿易開新局

20150125 旺報 林瑞益

中俄將攜手打造總長逾7000公里的歐亞高鐵,不但從工程規模來看,堪與蘇伊士運河等量齊觀,這條新版的絲綢之路,也將根本扭轉全球貿易格局,就如同當年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是連接亞洲和歐洲最重要的運輸管道,每年約有25000艘船隻通過,占世界海運貿易的14%。而歐盟是大陸目前最大的貿易夥伴,若按照目前「太平洋南海印度洋地中海鹿特丹港」的海運路線,耗時約45天,但如果向西走,例如目前已經開通的「渝新歐」國際鐵路,到歐洲的時間比海運少24天。

試想,若是中俄高鐵通車、渝新歐鐵路運行上軌道後,蘇伊士運河將受到多大的衝擊?

中俄高鐵建設對大陸的睦鄰外交來說,既是結果,也是原因。正因為中俄關係空前友好,高鐵才能成行,這也反映大陸國際貿易向西走的政治障礙已經打通;反過來說,包括俄國在內的中亞國家也因能分享大陸貿易的好處,大家的邦誼將更加穩固。因此,中俄高鐵不只是一條國際經貿高鐵,也是一條國際政治高鐵。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20446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