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柯拋兩國一制 雙城論壇告吹
2015/02/01 15:32:21瀏覽143|回應0|推薦0

20150201 旺報 特派員 羅印冲/北京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接受美國《外交政策》期刊專訪時表示,談到「一國兩制」,也許我們該討論「兩國一制」。大陸涉台學者批評,柯文哲同時違反中國大陸和美國的台海政策,也可說是台灣繼李登輝之後,再有公然主張「兩國論」說法;滬台論壇要繼續舉辦,難度很大。

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劉相平131受訪指出,柯文哲素以率真聞名,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有點口無遮攔,不過卻表達出他個人的真實想法;柯文哲提「兩國一制」,在大陸看來有濃厚的台獨意味,或者是搞「兩個中國」,北京絕無可能接受。

新兩國論衝撞陸底線

劉相平表示,柯文哲這番表態,與大陸堅持的「一中框架」和「九二共識」嚴重衝突,同時也違反美國堅持的「一中政策」,是繼李登輝之後,台灣再度出現「兩國論」說法。在此情況下,台北市與包括上海市在內的大陸城市,都很難進行官方合作或交流。

上海華東師大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指出,這種表態對大陸形成極大的挑戰,大陸目前能接受的底線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至於該如何詮釋這個中國,雙方各自有所表述。

包承柯說,柯文哲說兩岸兩國,大陸就要問,兩岸何時成為兩國?有任何歷史或法律的基礎嗎?兩岸關係不能只憑著想像,認為兩岸間存有分歧,就認定兩岸為兩國,這是錯誤的。

九二共識是交流基礎

提到滬台間的雙城論壇,包承柯認為,大陸已經說得很清楚,兩岸交流成果是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所取得,如果這個原則不弄清楚,滬台論壇究竟是兩岸間的城市交流,還是「兩國」間的城市交流?柯文哲如果沒有進一步釐清,雙城論壇很難繼續舉辦。

政策解讀-北京軟回應 不願撕破臉

20150201 羅印冲

台北市長柯文哲拋出「兩國一制」論,對照大陸學者群起批判,大陸國台辦簡短冷靜的回應令人吃驚,發言人馬曉光僅表示,不了解完整內容,但大陸對兩岸關係的基本立場是明確的。

國台辦仔細推敲出兩、三句回應,顯示北京還不願直接與柯文哲撕破臉,畢竟柯文哲現在還是台灣政壇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大陸會繼續觀察柯文哲的言行。

國台辦的回應雖短,但勢必經過審慎考量。馬曉光說,不了解完整內容,只有兩種可能,一是還沒讀到柯文哲發言全文,但在現今的網路時代,全文(含中英文)早就傳遍網路,沒理由掌握不到。

第二種可能是,大陸雖看到專訪全文,但不了解柯文哲究竟是什麼意思。因為柯文哲雖拋出「兩國一制」論,卻也強調要試著縮小兩岸差距;雖然批評大陸不夠文明,但又說他讀過很多中共黨史的書,對共產黨有一定的了解。

柯文哲軟硬都來,弄得涉台部門難以定調,也不想過早定性,把氣氛弄僵,使得溝通談判的大門早早關上,這對大陸和北市府都不利。因此在進退兩難之際,國台辦也只能先以「對台基本立場不變」這樣的軟調子回應。

旺報觀點-柯語錄勁爆 藍綠霧煞煞

20150201 旺報 黃忠榮

台北市長柯文哲有著與傳統政治人物截然不同的性格與思緒,經常的驚人之言不但讓國、民兩黨摸不著頭緒,連對岸的共產黨也相當頭疼。但是,「柯語錄」、「柯文哲旋風」目前都緊緊繫住媒體目光,兩岸三大黨只能繼續「聽其言,觀其行」。

縱觀柯上任來的語錄,不是冒出「一五共識」,推翻「九二共識」,要不就來個「兩國一制」,131市長幕僚對他在專訪中拋出「殖民進步論」引來爭議,也趕忙消毒。只是,「九二共識」是中共對台政策的指導方針,柯拋出的「兩國一制」,正觸動大陸的敏感神經。但柯專訪中表示,「當99%的中國人民關起門上廁所,我們就可以開始討論再統一」,顯然柯未排斥統一,但不承認九二共識,陸不接受。

這種前後難捉摸,國、民兩黨也難搞得懂柯文哲。柯文哲選前不是力主「在野大聯盟」,終結國民黨在北市的執政嗎?但他又說希望台北市成為藍綠兩黨之間的「非軍事區」,明年大選他要保持中立。對藍綠陣營,柯到底是敵是友?或許就像他對大陸的態度,肯定中國餵飽13億人的成就,對大陸保持「亦敵亦友」的態勢。

澄清殖民說 柯文哲:翻譯差太多了

2015-02-01 15:46:56 中央社 台北1日電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說,他闡述的是接觸近代文明越久,社會文明化程度越深,怎會被寫成「被殖民越久越文明」,天哪,實在是差太多了;下次外媒來訪問,要確保翻譯精確。

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129在網路版刊出專訪柯文哲內容濃縮版。柯文哲在專訪中提到,台灣、新加坡、香港和中國大陸等4個地區,被殖民最久的卻是最進步的地區。

對於「殖民越久越文明」引發爭議,柯文哲下午出席「公民很忙」新書發表會,會前受訪時表示,他要闡述的概念是,近代文明興起後,接觸近代文明越久,整個社會文明化程度越深,「怎麼會被寫成被殖民越久越文明,天哪,實在是差太多了」。

柯文哲說,下次外媒要來訪問,要確保翻譯人員夠精確。他也在反省,講話如何比較精確的回答。

他看過中國大陸中央電視台的大國崛起節目,從文藝復興運動以後,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世界航路,開啟了近代文明。不能否認近代文明的開創地區是西歐地區,接觸近代文明越早的地方,受文明的影響較深。

他說,文明社會不是一天造成;看到紅燈要停,綠燈才能走,這種很基本的東西,有時候要花幾十年才能教育成功。

他表示,像中國雖然能在短期內GDP大量提升、有核子武器,但是「看紅燈要停、走路靠右邊」等這種文明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建立,他要講的是這個概念。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2056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