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連吳分工 朱立倫的兩岸大考題
2015/01/18 16:13:26瀏覽92|回應0|推薦0

20150118 旺報 記者 陳筑君/台北報導

新北市長朱立倫接下國民黨主席重擔,學者直言,現在兩岸氛圍讓朱立倫不會這麼早掀底牌,且其岳父高育仁建構的兩岸和平論壇平台,未來將如何與榮譽主席連戰、吳伯雄曾主導的國共平台分工,對朱立倫是考驗。

台灣未來事件交易所執行長、兩岸政策協會祕書長洪耀南接受本報採訪時說,朱立倫擔任國民黨主席,注定是一個弱勢黨主席加弱勢中常會,「現在黨主席沒有行政權,也不是總統候選人,當然弱」;他並認為,2015年是選舉年,朱想黨務改革會很困難,擔任黨主席期間,主要應是建立其組織和人脈。

對兩岸政策,洪耀南直言,現在兩岸的氛圍,朱立倫若比馬英九總統保守,將無法獲得北京認同;若更進步,則可能會失去台灣人對其信任,所以朱不會這麼快掀底牌。他預測,以朱立倫保守個性可能不會帶隊去參加這屆國共論壇。

成功大學政治系暨政經所教授周志杰分析,朱立倫接下黨主席後,首次在兩岸平台亮相必須要有很多「梗」,這些「梗」要對其領導的國民黨「非常加分」,且一定程度要讓朱具備對未來兩岸事務的主導性,惟此主導性不能與馬政府主軸太背離,但要給民進黨壓力,且要對國民黨2016年的選情有幫助。

周志杰提醒,朱立倫接下黨主席後,如何處理與連戰、吳伯雄等家族關係十分重要,若國民黨2016年淪為在野,怎麼藉由國共既有橋樑跟共識,繼續推動兩岸關係進展,將是重中之重。

觀察站/兩岸一張白紙 朱有無限可能

2015-01-18 13:34:41 聯合晚報 記者黃國樑/特稿

朱立倫當選了國民黨主席,這啟動了一個兩岸的新的階段,也造就了一個新的契機。新階段是:他可能、也應當處理更深的兩岸議題,新契機則是:他可以開闢一個國民黨執政時期的國共兩黨領導人會面。

朱立倫在兩岸關係上就算不是一張白紙,也近似白紙。他曾以國民黨副主席的身分,到對岸參加海峽論壇這一類不具敏感性的文化交流活動,但除此無他,不過,他的岳丈高育仁的21世紀基金會前年與對岸合辦了第一屆「兩岸和平論壇」,卻被認為是他與中共接觸與對話的窗口與管道。

以此推定,朱立倫並不是沒有兩岸的思索,亦不是沒有兩岸的襟抱。高育仁當時尚且倡議兩岸應有共同史觀,並應設立常設機構,長期研究兩岸政治難題的解決方案,如果那確是朱立倫隱於內心的主張,那麼他當選黨主席,即可進一步將這些觀點與提議,逐一力行推動,付諸實現。

甚且,馬英九已然失去了在北京APEC與習近平見面的機遇,朱立倫卻仍可藉著馬英九仍然在任的這一年多時間內,以黨主席之姿與習近平見面,將兩岸下一階段應處理的政經議題,做一探討與砌磋。

在朱立倫前頭的,是左右岔開的兩條路,一條是容易的、回應民粹的寬路,一條是艱困的、回應歷史的窄徑。太陽花學運與九合一挫敗,反映的是民眾畏怯與憂懼的態度,裡頭有一些高亢的台獨叫陣,但憂懼與畏怯並無法解決台灣的困境,媚俗地回應這些思維,固可以換得一時的人氣,卻勢將台灣帶上崎嶇的險境。

窄路是:突破既有的框架,進入真正的深水區,「九二共識」其實已經走到了邊境,去年的囂嚷就在反映它的有限,兩岸若要再往下走,必須做出更深、更廣的政治探索,朱立倫應有足夠膽識,就由他所率領的黨,開始就兩岸未來政治框架,與對岸展開對話與共同研究。這必然難以討好,卻正是此刻歷史對台灣的呼求與課題,這一步可以踏出,朱立倫也將確立了他的政治高度。

左右與難易,如何向前?朱立倫可以好好思索。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2029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