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15 20:57:46瀏覽200|回應0|推薦0 | |
2015-01-15 02:41:29 經濟日報 編譯余曉惠
█歐尼爾(Jim O'Neill) 中國著手實現經濟再平衡的十年已經過了一半,它在全球發揮的作用勢必還會顯著擴大,就讓我來解釋箇中原因。 在本世紀第二個十年之初,我曾對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未來十年的表現做出假設。五年過去,四國當中只有中國達成、甚至略為超越我的預期。如果中國即將公布的第4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幅如經濟學家預估的在7.3%左右,那麼從2011年到2014年,中國的實質GDP平均增幅將為接近8%。我曾預測中國這一個十年的經濟增速將為7.5%(與中國領導人2011年的預測一致),如果中國經濟未來五年繼續以7%的速度成長,這個預期就能實現。 按照目前的名目美元匯率計算,中國屆時的經濟規模將達到10兆美元,是美國經濟規模的一半以上(經購買力因素調整後可能更高),日本的兩倍,比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的總和還多,幾乎是另外三個金磚國家總和的一倍半。 相較之下,巴西和俄羅斯遠遠不如我的期望。之前有些人對兩國的長期潛力心存疑慮,認為一切拜商品價格高漲所賜,最後他們的經濟表現證實了懷疑派的論點。 印度也令我失望。但印度去年的經濟成長有改善,由於莫迪當選總理、加上油價大幅下跌,印度仍有機會達到我的期望,今年下半年的成長甚至可能超過中國。 許多國際評論家依然不看好中國,認為中國實質GDP增速將降到遠低於7%。他們的理由無非是債務負擔過重、貸款效率低落、出口疲軟,而且當地消費者一直無法在經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這些因素確實重要,但都是中國決策者熟悉且迫切想克服的挑戰。 有意思的是,中國股市去年11月初以來表現強勁,與這種悲觀情緒形成鮮明對比。過去幾個月來,上海股市是表現最佳的市場,讓聲稱中國股市無法繼續上漲的人情何以堪?空頭死硬派人士如今聲稱,中國市場是一個無法持續的泡沫,當地投資人完全受媒體鼓舞才會買股票,想讓經濟看起來好一點。流動性不足或許有一些影響,但這似乎不是故事的全貌。 我至少能想到三個看好中國的基本理由:首先,油價暴跌將提高消費者的實質收入,讓他們在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 其次,雖然房價最近停滯、甚至開始下跌,但中國應該不會發生嚴重的信貸危機,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決策者一直認真思考,如何在房價崩盤前抑制價格上漲。況且,房價下跌已經讓更多中國人買得起房子。 第三,中國通膨率仍保持溫和的本質,讓未來有更多貨幣寬鬆的空間。 以上三個因素能讓中國更容易實現經濟再平衡,方法是透過提高薪資、擴大農民工擁有房地產的權利,以及改革社保體制。 2016年,當中國以6%-7%的成長表現擔任G20峰會主席國時,就能以全球經濟局內人的身分舉辦這個盛事。 (作者Jim O'Neill是高盛資產管理公司前董事長,彭博專欄作家/編譯余曉惠)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