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即時新聞應變力 選舉新戰場
2014/11/30 21:13:56瀏覽68|回應0|推薦0

【聯合晚報記者蕭照平/特稿】2014.11.30

文宣戰向來是影響選情的關鍵因素之一,這次台北市長選戰也不例外,但特別的是,新型態的媒體環境,使選戰打法也跟著改變;智慧型手機強化即時新聞的威力,候選人被迫時時上戰場,更考驗應變能力。而這些改變,未來更將是台灣政治和選戰另一關鍵戰場。

連勝文在競選期間廣告一支接一支,但效果與新台幣不成正比,倒換來不少網民KUSO與酸言酸語。連勝文曾說,「對手跟媒體互動比我們順利,值得我們學習與檢討」;連勝文所言不假,但不是柯文哲灑銀彈買置入,而是柯文哲抓住即時新聞的節奏。

即時新聞特點在於簡潔有力,符合網路的閱讀風格,尤其智慧型手機滿街跑,候選人的優缺點更「零時差」送到網友眼前;再加上即時新聞需求量大,候選人被迫不斷面對媒體「堵訪」,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很容易被網友看破手腳。

而線上分享更推波助瀾網路輿論,即時新聞一上架,網友早透過PTT、臉書討論了好幾回;若有社群意見領袖加註眉批再轉貼,網路輿論儼然成形,甚至還影響主流媒體新聞走向,這是傳統文宣所不及之處。

「嗡嗡嗡,上工了,每天的考試,今天要問什麼?」柯文哲來者不拒,常讓媒體「問到飽」,因此成為即時新聞倚重的內容提供者。「柯文哲顛覆傳統政治人物與媒體的互動關係」,柯營幕僚不諱言,這跟過去新聞操作非常不同,以往會適度保護候選人,但柯文哲的「問到飽」撐大媒體胃口,未來媒體將無法接受由發言人轉述或幕僚擋駕的做法。

此外,即時新聞高點閱率也象徵背後的廣告利潤,點擊率進一步影響主流媒體新聞取材的思考,在如此循環結構下,也是柯文哲不用砸錢買廣告,就能有媒體效果的原因;這次柯勝選,更證實即時新聞的威力,勢必影響未來選戰策略的發展。

幕僚說,柯文哲「不怕被問」的特質,恰好符合即時新聞的媒體潮流,給習慣在媒體前保持偶像包裝的政治人物不小壓力。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9424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