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太陽花之後 青年從政風潮起
2014/11/30 21:08:46瀏覽283|回應0|推薦0

【聯合晚報記者李皇萱/台北報導】2014.11.30

學運後的第一次大選,掀起青年從政風潮,民進黨推出47位「民主小草」參選村里長和市民代表。台聯與福爾摩鯊會社也合作發起「青年選里長」,資助10位候選人參選。其他NGO團體也發起如「大家來選村里長」、「青年占領政治」等活動,推出的候選人分別獲得115席不等的席次,小有斬獲。

民進黨民主小草計畫推出47位年輕人,投入村里長和鄉鎮市民代表選舉,共15位當選。民進黨民主學院副主任吳沛億表示,這些人幾乎都是第一次參選,過去多半認為年輕人要挑戰連任多年的現任者很困難,能有這樣的結果顯示,選民確實覺得需要一些改變。

台聯與福爾摩鯊會社合作,提供100萬參選經費,讓20位候選人免受保證金門檻阻礙,參選到底僅10位,最後只有參選新北市永和區安和里里長70年次的鄧長安當選,參選台北市議員的王奕凱則不幸落選。

福爾摩鯊會社發起人劉敬文表示,在這場選戰中,政黨效應還是顯著的,議員還是以國民黨和民進黨政黨候選人為主,但台聯台北市議員席次萎縮只剩一席,選民把 對國民黨賭爛票灌到民進黨。學運結束才推出參選里長太倉促,里長需要在地長期經營,未來只要還要能量,將繼續努力,鎖定2018年選舉。

「青年占領政治」參選19位年輕人,共5位當選,包括宜蘭縣議員冬山選區的薛呈懿、南投縣集集鎮長候選人陳紀衡、新竹縣竹北市民代表候選人許育綸、台北市內湖區金龍里長候選人鄭允強和台中市中區綠川里長候選人薛雅文。

青年占領政治發起人冼義哲說,有的候選人拿到四成七直逼當選者的票數,雖敗猶榮,這樣的結果,讓青年看到參與政治是有機會突破的,推翻過去參選一定要有家族政治、買票文化和大型造勢才可能成功的認知。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942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