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盛治仁/民意大爆發
2014/11/30 22:32:43瀏覽91|回應0|推薦0

【聯合報盛治仁】2014.11.30

台灣選民說話了。國民黨這次失敗在預料之中,但敗的程度出乎意料之外,是全面性的潰敗。這時候去探討單一縣市的勝敗因素已經沒有意義了。國民黨只剩下六席的結果,數字上跟2005年縣市長選舉時民進黨大敗時相仿。民進黨接著就輸掉了後續的總統選舉,國民黨看起來正在複製相同的路徑。

對執政黨來說,期中選舉本來就是困難的,美國民主黨也剛剛經歷破紀錄性的大敗。但是國民黨這次的敗選,可以分別從施政面和選戰面兩方面來看。從施政面來看,各項食安等危機處理不斷,而自己想要推動的自由貿易政策,卻寸步難行。各項改革政策固然有理想性,但卻不能清楚說服選民接受其必要性和正當性。更重要的是,六年的執政時間未能組成堅實的團隊,反而呈現出黨和政都分崩離析的敗象。

從選戰面來看,則顯露出幾個選舉技術面的致命缺點,首先是跟網路世代嚴重脫節。第一代選戰著重派系和人脈動員,第二代選戰重文宣和廣告形象,現在第三代選戰則是在網路和社群媒體開打。現在的媒體生態,大眾傳播媒體不再引領議題,反而是跟著網路言論走。國民黨基本上還是靠第一代的傳統選戰打法,自然一路處於劣勢。

另一個嚴重的缺失,則是缺乏對人才的計畫性培養。民進黨這次能夠翻轉勝選,包括台中、基隆、桃園和澎湖等縣市,都是屢敗屢戰,長期深耕,等待最佳時機。而國民黨挾其行政優勢,在許多選區卻都只能應急地推人上陣,既無之前的規畫脈絡,又無後續的深耕安排,才會在某些選區一敗塗地。

國民黨已經站在懸崖邊。敗選之後江內閣總辭,馬總統在未來的一年時間,如不能大破大立,整合行政和立法兩院轟轟烈烈地作一兩件回應民意的大改革,或是得到政策上的大成果,被推下懸崖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馬總統要知道,只有分享權力,才能得到更多權力。

民主政治最大的優點,就是開票那晚,多數人是開心的。台灣政治人物和選民在過去廿年都經歷過勝利和失敗的感受,所以都該用同理心來看待選舉結果。時間拉長一點來看,2000年和2004年民進黨的勝選,帶來了最大的打擊和形象傷害。20082012國民黨的勝選,演變成今天要面對最失敗的縣市長選舉結果。今天的選舉結果,對國內政治和兩黨的短中長期影響,其實還很難說。

變動可能幅度最大的,當屬台北市。柯文哲這位顛覆傳統的市長,有可能打破藍綠和舊有政治框架,帶來公民參與創新模式的新市府和新政治;也有可能成為行政上的大災難。素人執政究竟會往那個方向發展,未來半年很值得觀察,也會對總統大選帶來立即性的影響。

台灣引領風潮的政治人物,從歷史脈絡來看,其實應要跳脫個人角度,而從社會需求的滿足來分析。在本土化的浪潮下,產生了李登輝的崛起;要衝撞改革戒嚴體制,則有陳水扁旋風;要導正貪腐風氣,就有了馬英九風潮。

現在民眾對於兩黨的普遍不滿,則興起了素人政治,國民黨的敗選固然顯示其問題百出,但民進黨的大勝不表示已經獲得選民的肯定。朝野政黨都應該將這個現象當成最大的警訊,盡力地改革自身體質,並積極回應民意的不滿,重建政治信任和回應性。政黨得失是一時的,實質民主的提升才是永遠的。

(作者為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942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