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讓縣市長選舉=服貿信任投票╱陳長文
2014/11/18 17:23:07瀏覽74|回應0|推薦0

【聯合報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台北市)】2014.11.18

馬總統在四年前的ECFA辯論時,曾經比喻「別人已經上操場了,台灣還在綁鞋帶」。可惜的是,如今台灣綁好了鞋帶,卻忽然在跑道上停下來沉思,中韓FTA的簽訂,證明韓國又超前了台灣一圈。

回顧台灣簽署FTA的歷史,所有非邦交國的簽訂,例如台紐、台星FTA都是在ECFA協議之後,可惜的是,又因為服貿的癱瘓,而讓其他FTA談判停滯不前。台灣的走向世界,必須得到對岸的至少不杯葛,這是台灣人民不願看到的情況,卻也是我們無法改變的現實。

服貿,已經躺在立院二年,所謂的「反黑箱」已經證明只是託詞。在野黨持續的癱瘓議事、占領主席台,絲毫沒有一絲「透明審查」的企圖,就足以顯示了反對者就是要實質上阻止服貿的通過,再影響到後續的貨貿。

馬總統說,希望在他任內會完成服貿、貨貿,這是一句好話,也是一句空話。筆者想要請問馬總統:「你如何做到?」人民為了要國民黨「完全執政、完全負責」,於是讓國民黨同時擁有行政權和國會多數,但國民黨現在的表現,像個「多數黨」嗎?

請問馬總統,在剩下的任期,如何解決在野黨的杯葛議事?難道就靠幾句言語的呼籲,就能期待在野黨忽然大發善心,自動繳械?

服貿的僵局,在於欠缺最新民意的測量管道。在萬般無奈下,要解決這樣的僵局,筆者認為應慎重考慮,以年底縣市長大選的總得票,作為對服貿的信任投票。國民黨的立場是通過服貿,民進黨的作為是以占領主席台杯葛服貿,筆者建請馬總統公開宣布,讓縣市長選舉,成為對服貿的信任投票,也就是說:「如果國民黨的縣市長總得票高於民進黨,那麼選後行政院就依法將服貿協議視為行政命令自動生效,無須再經國會審議通過」。

相對地,如果國民黨總得票低於民進黨,那就表示民意的確反對服貿,則馬政府就該承認自己的錯誤,將服貿與貨貿議題留待下任總統處理。

可能的質疑是,服貿是中央議題,跟地方選舉並不相關。美國前眾議院議長歐尼爾曾說:「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政治」,去年民進黨籍縣市長曾經決議要聯合起來,「行政抵制」服貿協議,就已表示服貿議題當然與地方首長有關。

真正無法釐清的是,縣市首長選舉有複數的考量因素,並不是只考量服貿,將選舉結果作為對服貿的信任投票,是否完全準確?筆者承認,這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但除非我們甘心讓台灣的經濟繼續空轉,人民繼續對立,否則縣市長選舉,已經是最準確的民意溫度計。

當然,如果馬總統認為如此的宣示會不利國民黨選情,就表示馬總統自己都對服貿獲得民意支持沒有信心,那又有何正當性推動服貿?相反地,民進黨認為民意反服貿,那麼「縣市長選舉就是服貿的信任投票」等於是幫民進黨助選,更無反對的理由。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908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