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0/10 16:03:21瀏覽330|回應0|推薦0 | |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林巧璉、張進安/連線報導】2014.10.10 政府計畫開放農業外勞入台,屏東東港、台東關山等縱谷地區農民表示,台灣農業是技術取向而非人力取向,他擔心一旦引進農業外勞,未來台灣農業恐怕會受勞力輸出國控制,反而埋下隱憂。 本身栽種 而台東農民對此似乎並不領情,反而認為政府作法畫蛇添足。 池上鄉農會秘書黃榮欄昨天走訪鄉間,發現農業外勞成為農民的熱門話題,農民們對這個話題感到興趣,但對引進外勞卻興趣缺缺,他們說:「老一輩的寧願自己多做,也不會去花這一筆錢。」 黃榮欄轉述農民說法,認為台灣的農業技術在全世界頗受肯定,目前農田採用的都是大型機具,人力的需求並不明顯,且引進的人力在農民心目中等同「麻煩」,因為那代表更多的金錢支出。 即使在政府力推的小地主大佃農政策下,農民的田地也相當有限,不像歐美動輒近百公頃甚至數百公頃,需要極龐大的人力,加上未來的健保等問題,許多農民直言「幹嘛去自找麻煩?」 台東鹿野張姓茶農說,目前台灣農業的人力問題,在於老一輩的沒力氣做,新一代的不想做,如何讓農業走出生路,政府應該從根本解決問題,而不是只以人力短缺為藉口,引進人力就算了事。 高樹鄉專種金鑽鳳梨的銀獅生產合作社生產面積有50多甲地,近年來受缺工問題所苦。」業者說,「工人越來越少,要10多名工人,只剩7、8個人在做,平均年齡又達60多歲。」 但業者也說,需要有經驗的本勞帶外勞學習,「但有那麼多的農地,就要的工人就是那麼多,這部分正好讓農業外勞補足,但不是讓外勞進來搶本來工作。」 引進農業外勞 「掏空農村」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4.10.13 台灣農業缺工嚴重,農委會傾向明年試辦引進農業外勞,引發國內農民團體不滿。台灣農村陣線發布新聞稿,反對農委會引進農業外勞。農陣發言人蔡培慧認為,農委會引進農業外勞不僅掏空農村,還會剝削基層農民,把台灣的糧食安全拱手讓給外人。 蔡培慧表示,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是農業人才,應為台灣的農業、農民和消費者著想。台灣農業不需要外勞,現在台灣有許多中高齡失業人口、青年返鄉,還有很多農村的新移民女性,都已經成為農村的勞動主力,如採茶、種蘭花、種花生,很多的人力來源都來自新移民,政府要做的事是訓練整合既有的勞動人口。 蔡培慧說,台灣對於中國大陸的資本和外勞,都應該有更高規格的考量,但陳保基身為農委會主委,竟然在立法院表明,不排除會引進農業外勞,她不知道主委為什麼這樣說。 蔡培慧說,今年是聯合國正式宣告的家庭農業年,台灣和日本是少數可以在市場採購到超過100種蔬菜的國家,顯示台灣小農有多樣化的生產;但有外勞需求的並非這些小農,而是大型的農企業、資本家,資本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選擇特定可機械化、大規模耕種的單一作物,也才想要引進外勞。 農陣認為,農委會政策長久以來,向資本家傾斜,全力扶植資本農業,導致台灣農業主體的家庭農戶沒有立足之地,作為台灣最高的農業主管機關,應該正視小農生產經營及消費者多樣化健康選擇的權利。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不少地方都有農業缺工嚴重問題,農委會要照顧政體農業發展,但也會照顧小農,面對整體的效率農業發展,農委會未來擬定政策時,會請農陣朋友、農會、產業一起討論,面對農業長期狀況,大家應該坐下來談,不要用指責性的論述。 至於大陸農工是否引進,陳保基表示,目前不合法,需要立法院同意才行,目前農委會正和勞動部協調中。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