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別讓通膨失控了
2008/04/02 19:36:31瀏覽515|回應0|推薦2

中國時報 觀念平台 2008.04.02 吳挺鋒 

     322選舉結束,藍綠合力囊括的1300多萬張選票立即灰飛煙滅,台灣民主諷刺莫此為甚。脫下行政院凍漲緊身衣的台塑,藉由油價調漲把眼中的「賠錢客」全往中油趕,以利自身擴大油品外銷量與利潤差額。然而,藍綠新舊政府卻依然故我,除互噴口水,毫無積極作為可言。 

     行政院對於油價凍漲的態度說得很清楚,只要解凍,通膨就出柙,因此不止應該凍漲到520,也希望馬英九接手後能綠規藍隨,繼續穩定物價情勢。確實,通膨當前,市場注定失靈,故其外部成本必須由行政干預才能獲得舒緩。就這個層面來說,凍漲不可言錯。 

     問題是,行政干預之所以能被接受,乃在於手段本身必須講究配套的合理性。早在去年底,台塑便曾放出與凍漲脫鉤的消息對外試探,結果有立委以暴利稅(windfall tax)構想作為嚇阻。之後台塑轉趨低調,不再提漲價一事,但或許餘燼未息,立院上個會期結束前,動手對石油管理法第15條內容進行修法,增加了「國內石油市場因突發事故,致油品供需失調或有失調之虞時,中央主管機關得限制石油輸出業者輸出石油」的緊急授權。放在當前的油價爭議脈絡來看,石油管理法第15條不啻最後的壓箱寶。 

     很顯然,當台塑與凍漲政策脫鉤之後,已形成台塑外銷、中油內銷的油品供應二元體系,而且後者還蒙受了鉅額虧損與供應短缺的問題。如果行政院真把抗通膨當一回事,並認為抗通膨攸關起碼的社會公平與人民生計,則毫無理由僅僅拖住中油,放台塑單飛。否則這種沒有配套,而且悉由納稅人埋單的行政凍漲措施,與技術性圖利台塑何異? 

     原則上,石油管理法第十五條的緊急授權乃備而不用,是否該在此次時機啟動或許見仁見智。但怪的是,行政院竟然連裝一下紙老虎的念頭也不敢想。剛開完記者會的民進黨立院黨團更可笑,一方面義正辭嚴痛批台塑發國難財,要台塑拿出企業良知;另一方面則希望加盟站向台塑施壓。如果民進黨立院黨團真認為國難當頭,那麼與其呼籲企業良知,鼓動加盟站抗議,何不拿石油管理法第15條向自己的行政部門施壓? 

     實際上,限制油品出口並非唐突,台灣的廢紙就是在物價穩定的考量下從去年八月起限制出口,迄今都還未解禁。如果嫌石油管理法第15條限制出口的藥下太猛,至少也應訴諸調高油品出口關稅的替代手段,以彌補台塑與凍漲脫鉤後所惡化的社會外部成本。不久前,行政院為了解決通膨對民生的衝擊,才將大宗物資的營業稅進口關稅進行雙降,希望壓抑終端售價,何以偏偏在台塑擴大油品出口外銷利潤、中油咬牙苦撐之際,絕口不提稅率機動調整這個調節手段?台塑想要拿市場令牌通關牟利,背負抗通膨大責的國家稅政體系又豈能不設防放行? 

     當然,國民黨也沒有躲在一旁竊笑的權利。該黨立委選前選後對於凍漲兩樣情,已經讓人不敢恭維。坊間對該黨所放送的「沒有中心思想」,誠非虛言。如今,立院四分之三席次悉由該黨囊括,倘若認為代表舊民意的看守政府政策不當、施政怠惰,大可由剛改選就任的立院自己來。然而國民黨支配的立院想漲又不敢把話講白,怕責任一肩扛;而誇言要照顧民生,卻又跟著看守政府擺爛,根本應驗了早先許多人視新國會為災難的預言。 

     通膨情勢確實嚴峻,但台灣更慘,因為它毫無抗體可言。要治通膨,靠市場機制一定失靈,但如今唯有可賴者的政府卻也跟著失靈,形成台塑踩在中油「社會責任」背上大賺其財的荒謬。新當選總統的馬英九老是說他準備好了,但從台塑單飛的油價通膨爭議來看,恐怕人們要有取消新總統政治蜜月期的心理準備。

(作者為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74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