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社企先驅 英國打造超級培養皿
2014/09/22 16:33:38瀏覽185|回應0|推薦0

特派記者周美惠╱倫敦報導2014/09/22 聯合報】

2014年五月十六日,一場「食物革命日」活動吸引121國、逾23萬名大人、小孩,在同一天拿起鍋碗瓢盆、為全家烹煮食物。這一切是應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以食物改變人類健康」的邀請而來。陣仗之大,登上金氏世界紀錄。

這位一頭金色亂髮、說話有點兒大舌頭的廚師,也是英國知名社會企業家。他創辦「十五基金會」讓眾多「尼特族」習得廚藝、經營餐廳;他更以餐廳盈餘投入食物戰爭──向校園中的垃圾食物宣戰。

大誌模式 改善街友處境

你或許不知約翰.柏德何許人也,但可能在台北街頭向街友買過「大誌(The Big Issue)」,知道「大誌」讓街友有收入,盈餘投入改善街友處境。這套模式,也是來自英國。社會企業家約翰.柏德創辦「大誌」讓街友由乞討者成為工作者。「大誌」模式遠傳至台灣、日本、澳洲、南非、納米比亞,成為各國面對無家者的解決方案之一。

Belu瓶裝水 捐出利潤淨水

許多歐美超市都見得到「Belu」這款瓶裝水的身影,它大氣魄地捐出百分之百的利潤,用於各地的淨水計畫,「你有水喝,他們也有水喝」的簡單主張,讓「Belu」成為售貨架上閃亮的品牌。

這些只是英國蓬勃發展的社會企業中的數例,不僅以商業模式解決英國境內的諸多社會問題,還將解決問題的模式輸出海外。

社企員工 超過200萬人

由數據看,近年英國社企幾已由邊緣成為企業主流。依據財務部今年七月公布的資料顯示,社會企業對英國經濟的貢獻約550億英鎊(約新台幣27300餘億元)、雇用的員工超過200萬人。

社企的生產總值占英國GDP比重,成長飛快;更有意思的是,過去五年,當一般企業在經濟不景氣中掙扎,社會企業卻相對充滿生氣,比僅追求財務指標的企業要成功得多。

當年推動 大眾曾譏瘋狂

英國推動社企可溯及十四年前,英國運用部分「大樂透基金」創設UnLtd(社會企業家基金會),獨立於政府之外,成為鼓勵年輕人走上創新創業之路的領頭羊。

UnLtd執行長普萊爾回憶,UnLtd開始推動社企之初,大眾還不知道什麼是社企;UnLtd頒獎給有熱情想改造社會、卻連財務計畫都沒有的年輕人,曾遭大眾譏之為瘋狂。

如今,「英國每五位創業家有一位想成立社會企業。年輕人想從事社企的比率更高達四分之一。」普萊爾說。

打造社企發展的生態系統,英國政府由政策及資金下手。包括修訂「公司法」,明定「社區利益公司(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CIC)」作為社會企業的法律形式,每年都要報告公司所創造的社區利益。

全球首家 社企投資銀行

政府同時設立「社會成效債券」,為社企募集資金;2011年,英國政府以6億英鎊(逾新台幣300億元)成立「大社會資本集團(簡稱BSC)」,這是全球第一家社會企業投資銀行。劍橋大學Judge商學院教授巴瑞爾指出,從四月起,投資初創社會企業的天使投資人,其減稅額最高可達三成;另有類似保險的機制,投資社企賠錢,還可以拿回四成本金。

在英國,越來越多產業正向社會企業靠攏;企業家和投資人的心態也在改變。

巴瑞爾觀察道,新世代企業家尋求投資機會時,不光追求報酬率,也追求社會價值,這讓募資變得容易;功成名就的企業家願意幫助有意創辦社企者,或直接資助、成立社企。

英國社企模式輸出海外,在不同時區共享社企價值。社企日不落國,帶給世界另種選擇。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747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