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李建興-瘋補作文、私中爆滿…12年國教怪現象
2014/05/17 21:06:48瀏覽298|回應0|推薦0

【聯合報李建興/台師大名譽教授(台北市)】2014.5.17

十二年國教今天第一次舉行會考。國教問題本已爭議不斷,近日傳出怪現象更多,值得關注及改進。

眼前最奇怪的現象是,國三生拚命趕上補習班或家教班的作文課,擠到補習班一位難求,為何?因為一旦「超額比序」各生成績難分高下,作文「0到6級分」將是關鍵等級,家長及學生們恐有作文一分之得失,就靠補習班搶著高分,求心安。

另一怪現象是,今年就讀私立中學七年級新生特別搶手,據聞有些私中限招二百名新生,報名人數達二千名以上,私中招生爆滿,公立國中就招生不足額了。

十二年國教之立意與設計,有二項良善美意。一是免試入學,二是免費就學,如今這二項原意都已七折八扣了。十二年國教入學招生辦法,不但非免試,而是層層考試。說是「廢基測」,變成「國中畢業會考」,二者有什麼差異?會考成績分成「三等級四標示」,比不出來,祇好「超額比序」,這一比不得了,各項「比序」項目繁多,各種獎懲項目,包括:記功、嘉獎或記過、銷過等,既不客觀,也可造假,家長們紛表不平。

尤其,各項分數無法取信於人,另推出「作文」或寫作測驗定高下,大家又說作文評分,更是主觀,0~6級分之差,祇在評分老師一念之間,祇好靠補習,記憶、背誦、猜題,以達較高級分。

政府強調既是十二年國教,就應免費就學,從一開始就稱免費是「免學費」,不包括「代辦費」或雜費,而且對象包含高中、高職與五專前三年學生。不意,半途在立法院質疑政府增加負擔每年近七、八十億元之必要性?捨棄「高中生」部分免費,因此「免費就學」也打折扣。

國民教育的意旨強調教育機會均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對於私立學校,基於鼓勵私人興學,消除社會層級,一視同仁,學生不分公私、皆為國家公民;但經上述爭搶升學之怪現象,一些社經地位較高的家長為求一勞永逸,保護子女就學之便利性,乾脆從小將小孩交給私立學校全力照護,再高的學雜費也在所不惜,甚至認為是最有價值的投資。因此,未來我們的社會離公平正義,可能更加南轅北轍。

上述二種怪現象,今年修改,時間上恐已來不及,祇求今年第一次辦理後,教育當局有勇氣,徹底檢討改進。改革的方向,應有「翻轉教育」,逆向思考的思維,一舉打破格局,徹底改弦更張。例如:貫徹免試,以多次分發,發揮「適性揚才」為目標。又如:政府必須下定決心,籌措足夠的預算,全力支持免費作法;同時對私校基於經費補助,要求全面配合政府政策,不打折扣。

此外,更基本作法,是貫徹國民教育意旨,一切設計要符合適性揚才,培育人才的目標,教師全面加強培訓,課綱及早定案,力排紛擾,高中職優質化的教學設備,教師評鑑制度等,皆宜在第二年十二年國教實施前及早建制,以確實保障及提升十二年國教之目標與精神。

短評-會考上場國教失敗?

20140517 04:10 中國時報

因應12年國教所舉辦的第一屆國中會考,今日登場,27萬多名學生赴考場,雖然教育部標榜會考只是提供申請入學的參考,但對於學生、學校及家長而言,會考就是考試,與往年的「基測」沒有什麼不同,甚至因為會考內容無前例可循,考試後的學校申請標準又遲遲未公布,學生、學校及家長陷入一片紊亂。

學生因為不知道如何準備會考,緊張的掛病號,近來考生因緊張壓力大,腸胃科門診諮詢量比平時高出3成;還有考生因為過度焦慮,情緒失常,晚間無法就寢,甚至急白了頭,身心嚴重失調。

學校為了提高學生免試入學的比序,傳出各地國中想盡辦法幫學生銷過、記獎的怪異現象,連撿到10元送警察局或當「牛奶長」等都可獲得獎勵。

12年國教標榜免試升學,但現在卻演變成一次會考及一次特色招生考試,也就是本來一年一次的基測,變成國中畢業生也要考兩次,而且為了爭取25%的特色招生名額,搶進明星學校,原本分為三等四標示的會考成績,現在變成84種,再加上比序,複雜程度連會72變的孫悟空都很難搞懂。

主打讓學生回到正常上課環境的12年國教,學生與家長卻只能無奈的求助於無形的宗教力量,相當諷刺。

在家長及民意代表強烈要求下,教育部昨日鬆口將在周三公布會考各區的詳細數據,提供考生及家長選填志願時參考;但一旦公布各單科的統計人數或比率,以及累計積分人數,會考不就和往年的基測無異?會考上場,12年國教已注定失敗!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34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