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立報社論:拙劣的模仿
2014/03/13 12:36:14瀏覽156|回應0|推薦0

台灣立報2014-3-12 21:46 作者:本報訊

本報36《新國際》特刊登出王紹光與樊鵬兩位教授討論民主模式的文章之後,引發不少迴響,有冷諷惡評,也有讀者寄予殷望,期待更細緻的討論。今年既然是台灣史上少見的「71」大選,此際又值朝野在國會陷入僵局,我們認為,做為輿論窗口的媒體,理應擔負起梳理爭議、探討民主、深化民主的責任。

事實上,西方學界對於民主的提問和解析,已是顯學中的顯學。譬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社會科學雜誌》早在1990年代初期,就以《民主再思考》(Rethinking Democracy)為主題,連續刊登多位重量級學者對於民主問題的反思,後來並集結成專書。

法國學者艾爾梅(Guy Hermet)在出版導言中就提到:自二戰結束以來,「人們以為自由選舉和代議制政府一定會給地球上所有的人帶來幸福」,認為以妥協為基礎的多元政治原則,可以原封不動移植到任何國度,百分之百按照既定模式開展全球化民主,西方國家甚至認為有「干預的義務」,以加速民主進程。

「這種簡單化的思維方式,實在令人深惡痛絕。」這是作者的感嘆。事實上,許多新興國家在西方壓力之下,對選舉和代議政體進行形式上的模仿,然則,依據艾爾梅的研究,「往往模仿本身就成為一種目的」,「拙劣的模仿」產生的是「令人生厭的面孔」,亦即以民主之名行寡頭壟斷之實。

不必說得太遠,從2011年以來新一波民主化浪潮來看,突尼西亞、埃及等專制政權的崩垮,並不是經由選舉,而是來自於人民的起義。反而是起義之後對於選舉、代議政體的「拙劣模仿」,讓國家陷入鬥狠圖私的殺戮亂局。同樣的,最近的烏克蘭事件,起因原是人民集結抗爭權力高層的貪瀆腐敗;該國在脫離蘇聯之後已歷經多次選舉和政權更迭,朝野的貪腐卻是無分軒輊。面對民主困局所帶來的危機,做為西方主流期刊的《經濟學人》也不得不在今年3月上旬以「民主究竟出了什麼問題?」(What's gone wrong with democracy?)做為封面主題。

「民主正處於艱難階段。獨裁者被趕下台以後,反對派大多無法建立行之有效的民主政府。甚至在那些業已建立民主制度的國家,體制問題變得十分嚴重,社會上瀰漫著對政治的幻滅情緒。」這是《經濟學人》的提問,而這樣的提問,可以連繫到上述《民主再思考》導論中所提醒的:「幻滅會長期構成對民主體制的威脅。」

回頭來思考台灣的民主,誰敢說當前的社會不是瀰漫著對政治的幻滅情緒?只不過,太多人以簡單化的思維方式,一味強調民主的「普世價值」,以致缺乏「再思考」的空間,甚至陷入「拙劣模仿」的境地而不自知。「民主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我們至少也該有提問的能力吧!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169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