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11 12:39:12瀏覽156|回應0|推薦0 | |
台灣立報2014-3-10 19:00 作者:本報訊 張翠容 位於烏克蘭東南部的克里米亞半島,現已成為另一衝突焦點。克里米亞議會支持俄羅斯軍事介入,並將在 親歐的基輔過渡政府抗議,美國和歐盟都對公投及俄羅斯的介入提出制裁警告,有評論形容這是新冷戰的開始。 其實,在21世紀再現冷戰不太容易,這由於經濟全球化令國與國之間的依賴,日益增加,更何況舊冷戰時代東西方兩大意識形態強國互相抗衡的能力,已不復存在,有的只是挑戰對方話語權、捍衛自身利益的宣傳戰。 首先,俄羅斯已是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一部分,不能漠視市場對其政治的衝擊。而它手中皇牌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在倫敦上市,股東中也有美國人。此外,俄羅斯一半的出口商品,還有4分之3的天然氣與石油,都是運往歐洲市場。 至於歐盟方面,由於歐洲多國正從債務危機中慢慢復甦過來,能源需求增加,加上俄羅斯是歐盟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制裁只會傷人傷己。換言之,大家都在唬嚇對方,要作出冷戰式的對峙,其代價就好像開戰一樣,實在太昂貴,但這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人類是愚蠢的。 處於歐盟與俄羅斯夾縫的烏克蘭,過度傾向某一方,對自己亦未必是一件好事。今次的革命,最多只能說是西邊的革命,不是全國的革命。我們不能否認,烏克蘭東南部與俄羅斯關係深厚,無法切斷,例如克里米亞本身就曾是前蘇聯領土。 可是,現在有報導指,烏克蘭過渡政府計劃取消俄語作為其中的官方語言,又想取締某些親俄政黨,這一連串非民主的舉動,已引起東南部的居民非常不安,更何況在過渡政府中,東南部代表嚴重缺乏,為分裂埋下危機。 此外,東邊對過渡政府的不信任,又因日前另有高層電話錄音漏了出來而增加。今次是歐盟政策主管Catherine Ashton和愛沙尼亞外交部長Urmas Paet的電話談話,他們指有證據顯示,射殺示威者的神槍手有來自反對派,過渡政府表示不會對此作調查,歐美對此沉默不回應。 東邊認定反對派是西方代理人。不要忘記,零四年「橙色革命」過後,親歐政府上台,總統尤申科完全傾向歐洲,與俄羅斯關係惡劣,兩地人民交往深受影響,以俄羅斯民族為主的東南部人民大表不滿,其他烏克蘭人也感到處於一個困局之中,這樣才令到亞努科維奇有機會東山復出。 無論是東邊還是西邊的老百姓,都不想戰爭。只有歐俄兩大強權尊重烏克蘭多民族的不同利益,協助該國建立具代性的民主政府,以及承認歐俄互相依賴的利害關係,非必要每次都是「你不站在我這邊,便是我的敵人」。只有這樣,才能撥開新冷戰的陰霾。(資深戰地記者) 第三隻眼睛:西風吹拂烏克蘭
台灣立報2014-2-24 18:35 作者:本報訊
在過去幾天,烏克蘭局勢好像過山車。經過一輪令國際社會嘩然的血腥鎮壓後,反對派代表本已願意與總統亞努科維奇簽定協議,提早至五月底大選、大選前組織有反對派加入的聯合政府,沿用零四年「橙色革命」所擬定的憲法、削減總統權力等。 能夠用民主程序解決紛爭始終是最好的。誰知不及一天,由於烏克蘭獨立廣場的抗爭者不承認協議,該國又有戲劇性發展。原親俄官員和議員,以及總統,變節的變節,逃亡的逃亡,國會由反對派把持,罷免總統,由來自反對派陣營的國會議長擔任代總統。而前親歐總理提摩申科回巢,連帶她身負的貪污案一律無罪。 發生在10年前的「橙色革命」再度重覆,反對派又贏回一仗,這即歐盟暫佔優勢。只不過今次直接以「政變」形成出現,相信下一次大選將是反對派主導,而提摩申科已表示會參與大選。 提摩申科在廣場上大呼,烏克蘭將很快成為歐盟的成員。亞努科維奇去年11月就是因為拒絕簽署歐盟拋出來的自由貿易協議,引發今次政治危機。 烏克蘭反對派一直向群眾,推銷加入歐盟這個方案,除了可以正式確立烏克蘭這個歐洲身分外,同時也可以改善經濟。但,只要細看歐盟的自由貿易協議條款,便知道對烏克蘭是極不公平的。歐盟要求烏克蘭切斷與俄羅斯任何關係,包括經濟關係。 歐盟能取代俄羅斯,穩定烏克蘭經濟嗎?不是,他們反之要求烏克蘭削赤,取消能源和農業補貼和最低工資、增加煤電收費等,這樣才符合作為歐盟準成員國的條件,不過,這恐怕令烏克蘭本來已經非常困頓的經濟雪上加霜,老百姓更陷水深火熱之境。 其實,今次烏克蘭有不少群眾今次上街,都是不滿經濟現狀,然後怪罪於政治菁英的貪腐。烏克蘭的貪腐文化的確是個大問題,諷刺的是,有天然氣公主之稱的提摩申科在位時,一樣被涉嫌利用總理權力,為自己企業謀私利,最後被檢控。 我就此在基輔親訪《基輔時報》總編輯,他說指司法部的確掌握了一定的證據,歐盟卻一口咬定是政治打壓,現在更未完成審訊,便無罪釋放。 當烏克蘭法治不彰,貪腐文化未能根治,無論那一派上台,民主轉型都是困難重重。經濟繼續受權貴攏斷,再加上烏克蘭瀕臨分裂,親歐的西邊與親俄的東邊各不相讓,歐盟與俄羅斯又在不斷角力,老百姓生活難未有改善,令烏克蘭法西斯主義乘勢崛起,為這個國家增添危機,這一點是國際社會不能漠視的。(資深戰地記者)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