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課綱微調 抗議火愈燒愈旺
2014/02/11 11:18:52瀏覽103|回應0|推薦0

台灣立報2014-2-10 21:58 作者:本報訊【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

  高中社會領域課綱微調爭議延燒,數10個民間教育文化團體在教育部公布課綱的10日上午召開記者會,直指課綱修改是黑箱作業,違反程序。98歷史課綱委員周婉窈質疑,教育部長蔣偉寧的合憲說大有問題,「憲法是為了保障人民基本權利,維護多元民族文化價值,課綱調整應該合乎此,而不是規定歷史教科書怎麼寫?」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賴和文教基金會、公民教師行動聯盟等團體一致抨擊教育部的課綱微調案。不過,中山女高退休教師譚家化也在現場抗議,她手拿寫著「文化、歷史、宗教、血脈是不可分割的」海報,指責全教總副理事長吳忠泰為民進黨「去中國化」護航,並與在場老師發生口角、衝突。

  台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宣讀聲明時提到,此次課綱「微調」獨尊中華文化,國文科變相加重文言文,歷史科的台灣史部分遭大幅修改,悖離學術專業,這些特定意識型態的灌輸,都在傷害台灣民主社會。

國、社領域微調 作法倉促

  全教總副理事長吳忠泰將此次「國文、社會領域」的微調作法和「數學、自然領域」相比較,發現不論在目的、督導主管、時間、意見蒐集單位等方面都大相逕庭。

  吳忠泰指出,數學、自然領域前後花了1年時間調整,微調小組也是慣用過去以來的高中學科中心,由下而上蒐集教師意見,提供實務諮詢;反觀國文、自然領域,微調前後只花3個月,蒐集意見還是空降部隊的「檢核小組」,重點是調整內容根本不是為了差異化教學。

  公民教師行動聯盟再度重申,基層教師在公聽會前3天接到通知,才知道原來社會科課綱要微調,並非如教育部宣稱9月課務工作圈啟動時,便開始廣徵教師意見。

歷史怎麼寫 課綱不該定調

  面對教育部長蔣偉寧對外定調:「課綱調整合憲、合法、合程序。」台大歷史系教授、98歷史課綱委員周婉窈表示,教育課綱合乎憲法應該是其機制、內容,以不侵犯憲法保障人民基本權利為目標,而非規定歷史該怎麼寫。

  若就字眼上斟酌,周婉窈認為,課綱修改的「中國大陸」一詞也不合憲法規定,因為台灣憲法是直到1991年,為了解決萬年國會才啟動增修條文,區分成「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和「中華民國大陸地區」兩區,難道課綱使用的「台灣」應該修改?

教部:民主不能照顧每個人

  針對教育團體的抗議,教育部主祕王作臺表示,因應12年國教總綱訂定作業,國教院的人力調配有權宜作法,「檢核小組」是組織章程規範必要時可啟用的非常設性委員會,他強調公聽會並不倉促,9月工作圈啟動時便陸續徵詢教師意見,但民主社會不可能照顧到每個人的聲音。

小野:微調沒對錯 但應公開討論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2.11

高中歷史課綱爭議從教育界延燒到文化界。賴和文教基金會發起「撤回高中課綱微調」連署,已獲得數百人支持。但文化界也有另一股聲音,認為民進黨執政時也曾大改課綱,只要經過足夠公開討論,並非不能改。

參與連署的台灣文學館首任館長、成大歷史系教授林瑞明表示,100年實施的「一百課綱」,曾經過大家討論;且主導此次課綱微調的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過去也曾參與審定「一百課綱」,為何現在推翻當年他和大家討論、妥協後才通過的課綱?

林瑞明說,「一百課綱」的使用年限應該到106年,現在調整對出版商、教師及學生都造成負擔。應等使用期滿再公開討論。

作家小野強調,目前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缺乏足夠的公開討論。

  他說,史觀永遠掌握在執政者和有權勢的人手上,「每個執政者上台忙著推翻上一個執政者的功蹟,急於灌輸下一代自己的史觀」;最可憐的是人民,每一代讀到的歷史教科書都不太一樣。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107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