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11/02 22:09:36瀏覽2209|回應0|推薦9 | |
前情提要 : 女人健康,男人才幸福 ( 上 ) 女人健康,男人才幸福 ( 下 ) 董醫師開宗明義的說,之所以開三堂課,是因為之前 20 多年的臨床經驗,消化系統、心血管與中風、內分泌與婦科的病人占最大數。人之所以健康,要有均衡的營養、運動和睡眠。消化系統主吸收,若是健康,人體需要的營養素就會源源不絕的進來,可惜現代飲食多偏重於食品而非食物,肉類太多,太精緻的情況下,營養素大多流失且不均衡,只剩下刺激味覺的功效,導致偏食情況嚴重,所以需要靠健康營養品來補充,萃取之後,營養素多樣化,份量也足夠。 心血管與中風這堂課,主要是講傳導,我們吸收營養素進來後,要靠血液傳導到需要營養素的地方,還要精準到位,否則吃進來沒用到也是浪費。內分泌與婦科則是最後呈現的結果,這點與睡眠也有很大的關係,現代人除了飲食不正常,生活作息也大亂,不若古人規律,因此身體就跟著搗蛋起來。 董醫師言歸正傳,人由精卵結合,經由細胞分裂而長大 ( 數量增加 ) ,經由分化讓相同功能的細胞,形成組織、器官與系統,這是原始幹細胞最強大的功能,只是因為一點點 DNA 排序的變化,就可以有多種呈現。身體的血管總長度是非常驚人的,可以繞地球兩周半,而且是在 60 秒內完成,血液在血管裡流動時,是螺旋狀的前進,如同子彈一般。因此循環的好壞,取決於心臟、血管與血液品質。身體有 60 兆的細胞,每 90~120 天新陳代謝一次,營養素的取得就靠血液循環了。 血液 ( 紅白血球、免疫細胞 ) 帶著營養素、養分、毒素 ( 包含壞膽固醇、三酸甘油脂、血脂肪、病毒 ) 運行在血管內,到各系統、器官、組織,最後到細胞,在微血管處交換,營養素與養分到細胞,產生能量後的廢物帶回到血液,再回到排泄系統帶出體外。 中醫講血氣,血推著氣,氣拉著血,互為表裡,因為血在脈中行,氣在脈外走,脈即是血管,氣在脈外維持血管有彈性。董醫師表示有徵兆可以顯示身體各部門的問題,講頭痛好了,痛在前額表心肺功能 ( 氧不足 ) ,痛在兩側表肝膽問題,痛在頭頂表腎臟有問題,痛在後腦勺表泌尿系統、膀胱有問題,若整個頭都痛,那就表示整組壞去去了。另外,若是躺下之後肚子依然堅挺,肚臍周遭還有青筋,小心有肝硬化。 在上課前我一直認為,心臟在我們身體形成後,一直到死亡都沒有休息過。但董醫師說,有的,否則它早就掛了,心臟在每次收縮與舒張時,都休息與收縮舒張相同的時間,一天跳動 10 萬次,輸送的血液達 2,000 加侖 (7,570 公升,等於 20,187 罐可樂 ) 心臟分為左右兩邊,上房下室,左邊有二尖瓣,右邊有三尖瓣,防止血液在收縮時倒流至心房。量血壓時會有高與低兩種血壓,高的血壓表收縮壓,低的血壓表舒張壓,收縮壓是指心臟要把血液打出去,舒張壓是指心臟要把血液吸回來。而所謂的靜動脈是以血液流動的方向來區分,流出去的是動脈,流進來的是靜脈,而非以含有養分或廢物而定。要測試心臟有無力,可連續走樓梯 21 階,若會喘則表示心臟無力。腳距離心臟最遠,所以說腳是人的第二個心臟,可以反映心臟的健康,以肚臍為界,若以下水腫,大多與心臟有關,若肚臍以上水腫,大多與腎臟有關。 董醫師無奈地說了個黑色笑話,中風時,斷大條的是幸運,不幸的是斷小條。因為若是大動脈栓塞或出血,當場死亡,病人不痛苦,也不拖累家屬,但萬一出問題的是小動脈,病人與家屬的漫長苦痛就只是剛開始而已。左邊中風表右腦受損,還可以說話,但會喪失記憶力;右邊中風表左腦受損,無法言語。中醫把脈時,左主血右主氣。 一般來說,收縮壓正常為 110~140 ,舒張壓正常為 70~90 ,我們可以依據高血壓患者預測會在哪一邊中風,舉例來說, 137/80 會在左邊 ( 右腦 ) 中風。收縮壓偏高表血液濃稠不好流動,易有栓塞型中風,屬血,所以左邊中風; 130/87 會在右邊 ( 左腦 ) 中風,舒張壓偏高表血管管壁彈性不足,硬化、纖維化、角化,易有出血型中風,屬氣,所以右邊中風。 人體靠著吃、喝、呼吸,讓肝產生激醇、膽素和卵磷脂,最後產生 ATP( 含 高能量的磷酸化合物,能量貨 幣 ) , ATP 還有個功效,能讓血球變小便於進入微血管,但若 ATP 不足,無法使血球變小時,就容易造成肩頸痠痛,血液不易上行至腦部。 董醫師強調,切記肥胖是萬病之源,水是萬藥之王,瘦身與多喝水同樣重要。再以中醫觀念講解病因,若感胸悶,與肝有關,因肝屬木,心屬火,木不旺造成火不旺。若有心絞痛,與肝 ( 火 ) 腎 ( 水 ) 有關,且有徵兆,眼屎多屬肝有問題,眼油多屬腎有問題。手掌後三指 ( 中、無名、小 ) 若會麻,要特別注意血管狀況,注意循環系統、腎、呼吸系統與肝臟。血管粥樣化會導致高血壓與痠痛,酸是指淺層問題,還好解決,若轉到痛,就麻煩了,因為變成深層問題。 腦中風徵兆有 說話不清、半邊麻痺、記憶差、平衡差、頭疼還有視覺不良。董醫師提出他的臨床經驗,以前的觀念是中風時血管栓塞或破裂,連帶影響神經斷裂,因此會癱瘓,包覆神經的外鞘若無在三個月內接上,就會將斷裂處包覆起來造成永久性傷害,但現在經過德國研究,神經外鞘並不會完全包覆,若能給適當刺激與營養素,是有機會回復部分功能的,當然,時間拖得越久越難有成效。 片長,請看 要斷大條還是小條? 最好都不要 (下)
即使是周日晚上的課還是人潮滿滿 !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