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知識大觀園】以自由、平等、博愛為口號─法國大革命
2012/01/16 14:34:51瀏覽5226|回應0|推薦4

十八世紀的法國,歷經了數代君王不斷對外征伐以及大肆興建宮廷的消耗,國家財力日益困窘,為了挽救瀕臨崩潰的經濟,法王決定加強民間徵稅,沒想到此一決定卻為法國歷史投下一顆震撼彈—不公平的徵稅制度讓法國人民終於忍無可忍,為了自由追求公平正義,法國大革命就此引爆。 

BRAVO!隨堂測驗                                                              【答案就在本文中喔】

在閱讀文章前,請讀者不妨自我挑戰一下,試試能否答出下列的問題吧:
1 你知道法國大革命的起因為何嗎?
2 後人戲稱:「法國大革命,推翻一個專制國王,來了個專制皇帝。」你知道這裡說的「國王」和「皇帝」各是何人嗎?
撰文/葉家綸

爭議不斷的徵稅制度

       十八世紀的法國人民對於國家的徵稅制度始終深感不滿,問題就出在─教士和貴族僅占總人口數的 3%,卻擁有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且享有減稅甚至免稅的特權;反觀一般民眾(包括農民、工人、平民等),不但擁有的土地極少,還要負擔國家大部分的稅收。這種不合理的制度,使法國的社會階級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對立和矛盾。

       長年對外征戰,加上貴族揮霍無度,讓法國財務危機日漸嚴重,為了解決財政問題,路易十六將腦筋動到教士和貴族階級,要求他們免除減稅特權,以增加國家稅收,但因涉及既得利益,這些特權階級當然不願配合,除了藉故拖延外,還建議路易十六召開三級會議,以解決日益困難的財政問題。只是路易十六萬萬沒想到,召開三級會議竟成了法國大革命的導火線。


三級會議點燃革命之火

       三級會議的參議成員由教士、貴族、平民三大階級所組成,每一階級為一投票單位,任何法案經三分之二投票單位通過即可成立,倘若有兩個階級聯手合作,另一個階級根本沒有抵制的機會。長年來,教士、貴族為鞏固特權勢力,暗中攜手壓制平民階級,使得國家通過很多不利於平民的法案,這種情形到了 1789 年,終於有了改變。痛恨三級會議表決不公的法國人民,憤而要求法王將「三級會議」改為單一的「國民會議」,召集各階級的代表人士一起開會,並賦予每一位代表一個投票權,法案通過與否,以投票過半數決定。

       這樣的提議當然無法獲得教士和貴族支持,於是路易十六下令關閉開會場所,不讓平民代表進入宮廷開會,企圖用強硬態度逼使他們知難而退,但平民代表反而私下聚集在網球場註1宣示,要以國民代表身分為法國制定新憲法,不達目的絕不解散。最後,平民的強勢態度讓路易十六不得不屈服,只得重開宮廷大門,並照平民要求召開國民會議。 

       會議中,平民代表提出限制王權、將國民會議設為立法機關等主張,引起路易十六的不安與恐慌,為了堅持王室權威,他暗中調派軍隊,破壞國民會議進行,但企圖昭然若揭,消息傳至巴黎,引起百姓極度不滿,憤而將「國民會議」改為「制憲會議」,並決定揭竿而起,一場革命風暴悄悄點燃。

法國王權走入歷史

       不公平的階級賦稅制度令法國人民積怨已久,因此 1789 年 7 月 14 日清晨,巴黎市民圍攻巴士底監獄,各地也紛紛群起反抗封建專制,革命風潮有如星火燎原般一發不可收拾。

       成功占領巴士底監獄後,法國專制王權崩潰,平民階級乘勢而起主導大局,國會為君主立憲派所掌控,制憲會議搖身變為法國最高的行政和立法機關,8 月 26 日,制憲會議發表著名的《人權宣言》註2,強調天賦人權,人人平等,否定君主封建體制。


       革命之火爆發,以往享受特權的王公貴族紛紛逃往海外避難,並策劃反革命活動。路易十六不甘王權被奪,拒絕批准制憲會議及《人權宣言》,準備以武力解散制憲會議,以鞏固政權。1789 年 10 月,路易十六調動軍隊至凡爾賽宮,並大肆宴請軍隊將領,消息傳出,更讓巴黎市民憤恨不平,街頭人民饑餓困頓,宮中貴族卻大肆享受,同在法國竟有如此天堂、地獄之別!於是婦女組成遊行隊伍到市政廳抗議,要求官員出面解決問題,接著前往凡爾賽宮抗議,沿途高喊「麵包!麵包!麵包!」(此即為著名的凡爾賽婦女運動)。迫於情勢,路易十六不得已只得順應民情,正式承認國民制憲會議。 

有名無實的法國君王

       1791 年議會制定出新憲法,採君主立憲制,仿照美國政府體制,參考孟德斯鳩三權分立學說,將政府權力三分,行政權由國王和各級官吏執掌,立法權由民選議員組成的立法會議掌控,司法權則由各級法院負責。在這部新憲法中,王權受到極大的限制,過去官吏的任命權以及立法權全被剝奪,國王充其量只是個無實權的國家首長。新憲法生效後,路易十六依然是法國的君主,只是少了許多權力,過去財政不足的問題,在新體制的運行下,沒收教會與貴族大量土地財產,這筆龐大的收入總算解決了當時法國的財政難題。

       1791 年 6 月,路易十六喬裝出逃失敗,從此喪失權力以及行動自由。路易十六出逃的消息傳開,歐洲各國專制君主大感震驚,其中以奧地利反彈最大,奧國君王不僅反對法國大革命,還主張法國應恢復路易十六的人身自由,必要時不排除與普魯士聯合動用武力干涉。法國政府知道後,大表憤怒,內部意見一致主戰,1792 年 4 月法、奧兩國宣戰。開戰不久,法軍因軍備不良而挫敗連連,許多民眾將戰事失利怪罪於路易十六,認為是國王叛國通敵所致,法國議會順應民意,廢除路易十六的王位,隨後法軍士氣高昂,由劣轉勝一舉打敗奧普聯軍。

       1792 年 9 月,法國改選國民大會代表,新當選的國民大會決定將法國國體由「君主立憲」改為「共和」(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另外,對於路易十六通敵賣國一事也作了調查和處理,經國民大會表決,1793 年 1 月以叛國罪將路易十六、瑪麗皇后及教士送上斷頭臺註3,法國專制時代宣告結束,而路易十六等人也成為共和體制下的第一批冤魂。


內憂外患的共和時期

       路易十六被處死後,法國局勢並未平息,而是更加動盪,戰勝普奧聯軍的喜悅讓法國人變得自大,他們對外發表宣言,主張與一切特權、專制為敵,並願意協助任何民族建立「自由民主政府」,這聽在當時歐洲各國專制政府耳裡,是多麼刺耳的言論,於是各國決定軍事結盟,以武力懲治、教訓狂妄自大的法國。

       另一方面,法國當時在共和體制下,又分為吉戎地黨、山嶽黨、中立派等三大勢力,其中以山嶽黨思想最激進。1793 年 3 月吉戎地黨發生黨員降敵事件,遭山嶽黨人大肆攻擊,其後勢力沒落,法國政權從此落入山嶽黨手中。這時法國外有聯軍進逼,挫敗不斷,情勢極為不利;內有反革命復辟的風潮不斷反撲,窮人與富人間的衝突愈演愈烈,在如此紛亂的局面下,山嶽黨的雅各賓派主事者羅伯斯比爾被推上歷史舞臺,成了法國政壇的實際領導者。

法國恐怖時代就此展開

       「治亂世用重典」,處在混亂不安的革命時代,倘若沒有非常手段將難以治國,於是法國歷史上著名的「恐怖統治時期」就此展開。羅伯斯比爾為有效穩定法國局勢,利用國民大會組織「公安委員會」,並以此推行一系列高壓恐怖統治措施。

       在經濟方面,嚴禁囤積居奇,實施最高價限價政策,藉以穩定物價;政治方面,則頒布「嫌疑犯法令」,凡涉有反革命嫌疑者,機關可以自由調查、審訊、拘捕、處刑。雖然「嫌疑犯法令」對鎮壓反革命活動、打擊反革命分子,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有助於國家內部安定;但另一方面卻也成為黨派排除異已、打擊政敵的工具,吉戎地黨人成了首要的鎖定對象,羅蘭夫人註4即是受害者之一。羅伯斯比爾原想藉此打擊反革命勢力,不料卻演變成恐怖統治,可怕的氛圍蔓延全國,到了難以控 制的地步。

        羅伯斯比爾厲行恐怖統治手段,既剷除反革命勢力,也達到消滅政敵的效果,可是他萬萬沒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為政策下的犧牲品。1794 年 7 月,反對羅伯斯比爾獨裁的人組成熱月黨,與中立派聯手設計,迅速逮捕並處死羅伯斯比爾(是為熱月政變),法國政局改由中立派執掌,恐怖統治政策總算畫下句點,飽經動盪的法國這才終於恢復往日的安定。


拿破崙帝國崛起

       西元 1795 年 8 月,國民大會制定、通過新憲法(法國第一共和憲法),但左派人士並不支持新憲法,他們私下籌謀在巴黎發動大暴動,打算推翻中立派主政。新政府得知後,隨即任命正統軍校出身的軍官拿破崙為巴黎副司令,負責國民大會周遭安全。拿破崙連夜搬來四十座大砲,安置在國民大會附近以逸待勞,隔天暴民蜂擁而至,情勢危急,拿破崙立即下令砲擊,及時驅逐暴民,化解危機。這起事件之後,法國政局總算步上軌道,拿破崙受到當局信任與提拔,漸露頭角,成為一顆耀眼的政治新星。

       制定完成新憲法後,國民大會改選新議員。新國會誕生後,另推舉五位議員組成「督政政府」的委員會。進入督政政府時期的法國,內部的政治日趨安定而少有暴亂;外部的反法聯盟則是節節敗退,到了1795 年,法軍大獲勝利,多數的聯軍參戰國,不是求和,就是兵敗。在對外征戰過程中,法國出現許多青年才俊的將領,其中最受人矚目的就是拿破崙,他在戰爭中打響了個人知名度,隨後逐漸在政壇中取得權力,一步一步往上爬。1799 年 11 月拿破崙發動政變,自任「第一執政」,建立「臨時執政府」,並在 1804 年正式稱帝,史稱「拿破崙帝國時代」。

        西元 1812 年拿破崙率軍征俄,但被俄國嚴寒的氣候和堅壁清野的策略所打敗,英、俄、普、奧趁機組成聯盟,發動「解放戰爭」。1814 年拿破崙戰敗退位,避居於地中海中的厄爾巴島,法國波旁王室復辟,翌年拿破崙力圖東山再起重掌政權,但隨即兵敗於滑鐵盧,被放逐於聖赫勒拿島,抑鬱而終。

自由民主風潮興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民的力量不可小覷,法國人民因長期不滿徵稅制度而引爆的革命風潮,不僅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來的封建統治,也成了歐洲各國政治發展的一大轉捩點,尤其對當時仍實行封建統治的國家,更是一記沉重打擊。

       法國大革命帶給歐洲人民新希望,啟發他們善用自身力量建立民主制度,為近代歐洲民主發展打下深厚的基礎;同時,藉由拿破崙的征戰在歐洲廣泛傳播,再以歐洲為中心向全世界散布。法國大革命帶給世界的影響,絕對不僅限於十八世紀,時至今日,自由民主能在世界各地生根茁壯,實應歸功於法國大革命為世人留下的甜美果實啊!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pmaster17&aid=6037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