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可愛卻又有點討厭的年紀⋯⋯
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既沒有《賽德克‧巴萊》的磅磚氣勢,也不如《艋舺》有著峰迴路轉的情節,這部電影情節簡單,風格清新,笑點甚至有點
KUSO
白爛⋯⋯可是每一幕都緊緊抓住觀眾的心,無論你是功成名就的四、五年級生,還是正為事業打拚的六、七年級生,抑或是還沒脫離升學苦海的八年級生,在這個描述學生時代的純愛故事中,都可以找到自己求學時期的身影。
當然,這部片子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兼導演的九把刀,直接參與電影的拍攝,因此,即使看過小說的人反映電影情感不如小說細膩,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照樣感動了許多觀眾。對於那些被升學壓力追著跑的莘莘學子,這部片子幾乎是他們現況的寫照;而對走過升學這條路的大人們來說,這齣戲帶領著他們回到那個青澀懵懂,有點可愛卻又有點討厭的年紀⋯⋯
電影一開始,幾個高中「臭男生」陸續出場,幼稚的男主角柯騰、愛耍酷卻討人厭的老曹、總是春夢無邊的勃起、以為自己搞笑但其實很糗的該邊、以及每個故事都會有的胖子阿和⋯⋯這幾個男生,除了同班又同一掛之外,最大的共同點,大概就是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沈佳宜。
瘋狂幼稚,卻仍浪漫細膩
這部電影描寫的雖然是男孩們的純愛記事, 卻不走「清純」路線, 反而有不少白爛 KUSO
的搞笑情節,無論是男主角光著身子在自家陽臺背英文,或是男孩們在課堂上幹的「缺德事」,都令人捧腹大笑,或許有人會大罵這些舉動既幼稚又無聊,但對青春期的男生來說,唯一能被允許的事只有「靜下來讀書」,渾身精力無處發洩,所以他們瘋狂地做那些大人們眼中「幼稚」的事,因為只能讀書的日子,是既沉悶又難捱的啊!
最初,對叛逆火爆又幼稚的男主角柯騰來說,沈佳宜只是好學生的代名詞,當然,男主角平日「劣跡」斑斑,想必在班上也是個風雲人物,而沈佳宜無疑是那群「臭男生」心目中的「女神」。為了把妹,男生們各出奇招,耍帥的、變魔術的、裝大人的⋯⋯但這些「招數」,沈佳宜卻都不放在眼裡,偏對成績很差耍幼稚愛搞怪的男主角有好感,由於這部電影是九把刀的半自傳故事,看到「女神不愛別人只喜歡我」的橋段,難免覺得九把刀有點臭屁,幸好電影裡將「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感情拍得既細膩又搞笑,才讓男主角幼稚得可愛。像是兩人用成績打賭「變髮」時,柯騰輸了,沈佳宜卻自動紮起馬尾,而搞怪的柯騰,則是夜裡冒著淒風苦雨,衝去理髮店剃了個大平頭,只為表示對沈佳宜的傾慕⋯⋯《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雖然出自於男性作家之手,卻仍有它浪漫、細膩之處呢!
女孩的成熟,是男孩的惆悵
九把刀將男女主角塑造成兩個極端,一個成績優秀又漂亮,一個衝動莽撞愛鬧事。不過在一個團體中,多數人都是在這兩種極端中擺盪的吧!你的青春歲月可能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既不比柯景騰「有種」,也不如沈佳宜優秀,周遭也沒有像柯景騰這麼正的帥哥,或是沈佳宜如此可人的同學,每天只能苦悶地讀著書,然後狐疑著大人為什麼會懷念這種無聊壓力又大的讀書生活⋯⋯只是,人生殘酷的地方在於,當有一天自己終於明白了這段無趣苦悶的青春歲月,原來很可愛的時候,往往也已經離它很遠,而徒留惆悵了。
爾後,故事裡的人物各自考上大學離家,脫離了升學壓力,本該是愛情萌芽的開端,男女主角卻迷惘了起來,在那個手機還不流行的年代,遠距離讓彼此差異慢慢浮現,因此上大學後的一場出遊,反而預告了兩人終究無法走在同一條路上。沈佳宜問柯騰是否真的喜歡她時,透露了她對感情的不安,但那是十八歲男孩怎麼也無法了解的心思;而她的不確定,同樣也讓柯騰不安,這使他瘋狂地想證明自己可以當英雄、當女孩的依靠⋯⋯然而他的努力,卻換來兩人決裂的爭吵。最後不得不承認:「成長,最殘酷的部分就是女生永遠比同年齡的男孩成熟,女孩的成熟,沒有一個男孩招架得住⋯⋯」
其實,這部電影後三分之一描述大學生活的片段,的確不如高中時代那般流暢,甚至太多惡搞的橋段,反使故事有些失焦,不過後半段的精彩之處,仍在於最後兩人再次取得聯繫的情景與契機,當兩個人互損對方,如常聊起往事的剎那,我們都知道他們對過去都已放下。而歲月的流轉也開始改變每個人的生命,誰會想到,幼稚愛惹事的柯騰,竟成了暢銷小說家;以前只會在課本畫光頭的女同學,成了漫畫部落格天后;至於男孩們愛慕已久的沈佳宜,身邊卻有了另一個他⋯⋯
故事,說得如此動聽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確是一部相當用心拍攝的電影,光是取景就耗了不少心力,九把刀曾表示,他當然知道電影不一定要在母校取景,因為如果在別的地方拍,會有更佳的視覺美感,但為了忠於原著和他自己的情感,最後仍是在母校完成了拍攝。從這份「堅持」,不難發現當年這些人、事、物在他的人生裡有多麼難忘。而他也憑著這份熱誠,一一克服拍攝的困境,就一個新進導演來說,這部小說改編的「半自傳」電影,雖然沒有亮麗的畫面,但平實的場景反而讓故事有一種簡單、雋永的味道,也更貼近觀眾的心。
而在電影裡,九把刀如實地拼湊出屬於自己的青春氛圍,張雨生的歌聲、王祖賢的美麗、沒有手機只有公共電話的大學男宿、甚至是
1999 年那場撼動了臺灣全島的 921
大地震⋯⋯在在都表露了作者出身「六年級後段班」的背景,這群現今已達「三十而立」的熟男熟女們,前一腳踏在保守的升學體制裡,後一腳卻踩在資訊發達的影像世界中,他們一方面走過為升學錄取率而努力的求學歲月,另一方面聽著小虎隊、張雨生的歌長大,看著周星馳、好萊塢的搞笑電影⋯⋯這些「時代的養分」,讓九把刀既能說出升學路上「不自由」的心情,卻也可以無厘頭的搞笑一番,因此本片既能詮釋青春的迷惘與不安,又兼顧了極佳的娛樂效果。
當然《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之所以成功,在於說出了多數人的心聲,青春的酸甜苦辣、寂寞與苦悶、歡笑與悸動,每個觀眾都能在電影中找到自己的記憶碎片。也許你曾暗戀過沈佳宜那樣的女孩,或是曾暗戀像柯景騰那樣的男孩,這部電影如同時光機一般,帶著觀眾回到過去,並讓觀眾開始回想「那些年」:「我的青春是什麼樣子的呢?」透過電影開始拼湊自己的記憶,進而找回當時那個也許很平凡卻愛作夢的自己,讓原本早已遺忘的青春紀事,因此鮮明了起來。
假使《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故事,是你的現況寫照,那麼要恭喜你仍擁有無限的青春與可能,請盡情地活在當下,享受這份美好吧!假使你已開始回憶「那些年」,也值得恭喜,因為你已通過那段沉悶高壓的升學考驗,無論最後考了幾分,隨著時光的流逝,都變得愈來愈不重要,而人生也還得繼續往前走,那些成敗榮辱,過個幾年再回頭看,可能又是另一番心境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