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VO!隨堂測驗
【答案就在本文中喔】
在閱讀文章前,請讀者不妨自我挑戰一下,試試能否答出下列的問題吧:
1
你知道引爆霧社事件的導火線為何嗎?
2 日治時期,日人積極開發臺灣山林對原住民造成哪些影響?
撰文/葉家綸
原住民,臺灣最早的居民
根據文獻記載,原住民是最早定居在臺灣島上的居民,直到明末,漢人陸續來臺,對原住民的生存造成威脅,部分原住民不願與漢人爭地而遷往山區發展,部分則選擇繼續留在平地,與漢人共同生活,因而有「生番」、「熟番」之分。
西元
1683
年施琅攻臺成功,清廷將臺灣納入版圖,因為擔心臺灣成為反清基地及海盜聚集地,故採取「防臺而治臺」的消極態度。為方便管理臺灣,清廷制定兩套策略,一是頒布「渡臺禁令」,嚴格限制漢人來臺;二是劃界封山,在臺灣各地廣設土牛溝、隘口等防禦措施,區分漢人與原住民的生活區域,防止漢番衝突。
同治年間,臺灣生番殺害琉漁民,日本因而出兵攻打臺灣,史稱「牡丹社事件」。此次事件讓清廷發現臺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理番政策由消極轉為積極,除了派遣欽差大臣沈葆楨來臺善後外,更施行「開山撫番」政策,廢除漢人禁入番地、娶番妻等法令。
相中林木資源,日人武力理番
西元 1984
年甲午戰敗,臺灣進入日治時期。早在牡丹社事件時,日人就見識到臺灣原住民的剽悍與勇猛,加上治臺初期,平地武裝反日事件層出不窮,日人無法分身管轄,因此沿襲清廷政策,設置隘口防止原住民入侵。
然而,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上任後,治臺理番政策出現重大改變,不僅成立「番務本署」,也擬定「五年理番計畫」,將勢力拓展至高山地區,但政策的轉變對散居於山林的原住民而言卻是場大災難,因為佐久間上任後,主張以武力鎮壓原住民,並積極徵調平地人力、財力向臺灣山林挺進。
日人積極理番主要是為了開採臺灣山區豐富的山林資源,如取得紅檜(可作建材家具)、樟樹(可製成樟腦)等等高貴木材,以獲取龐大的商業利益;然而,山區是原住民的居住地,有許多禁止進入的祖靈聖地,這些「聖地」自然也成了日人開採山林資源的最大阻礙,為掃除障礙,勢必先征服原住民。
恩威並施,效果不彰
臺灣山區山高谷深,想以武力征服原住民不是件簡單的事,因此日本總督府在全臺各地廣開山路(今古道),再調動警察、軍隊入山,並於高山處設置砲臺,構置火力網,最後再深入叢林發動百餘場的剿番戰爭,迫使原住民屈服。
剿番後,為防止原住民反抗,總督府理番策略改成「恩威並施」,一方面致力於部落現代化,引入醫療、衛生等先進設備,藉此拉攏原住民的心,同時積極培養部落親日領導人,以消弭敵意;另一方面,唯恐原住民再度反抗,也在原住民區廣設警察駐在所、分遣所,方便監視原住民行動,使其不敢輕舉妄動。
但日人「恩威並施」的治番策略並未收到成效,原因在於他們並非真誠的對待原住民,低徵工資壓榨、欺淫婦女、強制勞動、任意驅使、不尊重祖靈聖地等等事件一再發生,敢怒不敢言的原住民,心中積怨日深,反日情結高漲。
賽德克族的逆襲
引爆山林戰火的婚禮衝突
1930 年 10 月 7
日,霧社群賽德克族馬赫坡社正為族內一對青年男女舉行婚禮,日本警察吉村剛好經過,莫那魯道的兒子塔達歐莫那好意邀他入內敬酒,不料吉村竟以塔達歐手不乾淨為由拒絕,塔達歐不滿,雙方互毆扭打成一團。事後,莫那魯道父子上門道歉,吉村怒氣未消,拒絕接受道歉並且向上級呈報。此事發生之前,馬赫坡社受日人長期高壓野蠻統治且被迫從事很多不堪負荷的勞役,加上莫那魯道妹妹遭日人始亂終棄,還有日人不顧族人反對闖入祖靈聖地等等新仇舊恨交織在一起,莫那魯道忍無可忍,決定先發制人,聯合司克社、塔羅灣社、坡亞倫等霧社群六社,對日人發動一場反暴戰役。
公學校出草,揮出革命第一刀
1930 年 10 月 27
日清晨,霧社公學校歡天喜地舉辦著大規模的運動會,正當全體師生專注升旗時,一名手持長刀的原住民青年突然闖進操場,二話不說,揮刀砍下日人頭顱,緊接著大批原住民從旁一湧而上,瘋狂砍殺現場驚慌失措的日人,瞬間學校成了殘酷的殺戮戰場,死屍遍野,哀嚎聲不斷,霧社事件就此展開。
起義後,莫那魯道率領另一批原住民襲擊當地各個警察駐在所、郵局、教員宿舍、日本商店,見到日人就殺,並沿途切斷電話線、搶奪槍械彈藥,這場起義總計有一千四百多名原住民參與,被屠殺的日人共有一百三十多人,傷者一百一十餘人,兩位漢人遭誤殺。起義成功,馬赫坡社人一吐怨氣,舉行盛大獵首祭慶祝勝利之餘,他們尚不知一場更大的災難即將降臨他們身上。
日軍入山,殘酷鎮壓
事發不久,總督府接獲來自霧社原住民反抗的情報,確知事態嚴重,決定嚴懲這群鬧事的「山林暴民」,隨即從臺北、花蓮、臺南、臺中等地調動大批軍警入山,向霧社地區進攻。
不畏敵軍,從容就義
日軍來勢洶洶,莫那魯道率領的抗日軍寡不敵眾,且戰且退,退至馬赫坡岩窟內躲藏。總督府軟硬兼施,不僅以山砲、飛機轟炸,還使出勸降單、人情攻勢等方法誘降,但都未能動搖莫那魯道抗日的決心。日人見計不成,竟不顧國際公約禁令,施放毒氣屠殺;同時採取「以番制番」手段,組織原住民軍隊與之對抗。在多方夾擊威脅下,莫那魯道見大勢已去,不願死在日人手中,於是先殺家眷,而後自殺,許多原住民婦孺見首領已死,也紛紛集體自縊身亡。這場原住民抗日事件從起義至結束,歷時五十餘天宣告平定,原先參與抗暴的一千四百多名霧社原住民,事後僅剩五百餘人,戰況之慘烈,由此可以想見。
第二次霧社事件
1931
年,日人為報復霧社群,暗中唆使親日原住民突襲、暗殺霧社原住民(有一說為番社之間的仇視所造成),造成兩百多人死亡,後人稱此為「第二次霧社事件」,據說死者多半是族內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報復意味濃厚,但日人強烈否認。事件後,總督府再把剩餘兩百多位原住民移往川中島(今南投仁愛鄉清流部落)定居,再一次分化霧社群勢力。
治番失敗,統治手段轉趨溫和
霧社事件發生前,日人自認治番工作得宜,甚至將霧社地區視為原住民教化的成功模範;然而萬萬沒有想到,這成了日人統治臺灣的一大挫敗,尤其事件中的花岡一郎、花岡二郎,更讓日本政府感到沮喪無奈。
夾在日本與賽德克族間的矛盾
霧社原住民花岡一郎、花岡二郎是日人刻意栽培的原住民青年,兩人同在警察駐在所服務,其中一人是巡查,一人是警手。霧社事件爆發時,兩人都參加起義,事後以自殺收場,從其遺書中「番人之公憤,蓋因勞役過多,方才引發此一事件。」不難看出,在他們內心深處,原住民利益仍是他們最引以為重的信念。
另外,日本政府對於原住民只殺日人,不殺漢人的作法感到訝異,認為治番政策必須重新調整,因此針對霧社事件作深入調查;而國際社會對日本在平亂過程中,動員全島兵力,使用山砲、飛機空炸及毒氣瓦斯等行徑亦表不滿與質疑,在多方輿論責難下,1931
年臺灣總督石塚英藏引咎辭職,以示負責。
管理轉為溫和、同化
霧社事件過後,臺灣總督府針對以往「高壓式」的統治方式作了修正,採取溫和手段管理山地原住民,除了廢番人稱呼改為「高砂族」外,也對原住民實施皇民化政策。經此調整後,原住民抗日事件逐年減少,僅有零星事件發生。臺灣光復後,國民政府在南投霧社鄉興建莫那魯道紀念公園,緬懷這段抗日往事。
捍衛文化與傳統的革命
當我們在書中讀到霧社事件時,通常對其源由並未有太多的著墨,只知道這是起「原住民抗日」的革命歷史,但藉由國片《賽德克‧巴萊》的介紹與引導,讓我們由衷了解,賽德克族的揭竿起義,除了抗議日人不平等的對待外,最重要的是守護祖先所留下的文化及傳統。深入認識霧社事件的起源因果,或許你也可以深刻了解到《賽德克‧巴萊》所蘊含的真正意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