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寫作充電站】比較中英語法,練習翻譯技巧
2011/03/03 10:28:10瀏覽6869|回應0|推薦3


中文和英文不只字型不一樣,連句型和表達方式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在翻譯時,絕不是逐字照翻就能譯出正確的意思。本期專攔即就中英語法的對照比較,一探翻譯時有哪些該注意的重點和技巧。

撰文/謝中天

中、英文大不相同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過去了,2011年來到,不過新的一年各地氣候顯得很不正常。在不久前的 2010 耶誕假期裡,美國及歐洲地區受到強烈暴風雪的襲擊,導致交通運輸大亂,其中最嚴重的,當屬美國紐約三個機場一度因為無法起降飛機而全數關閉,這三個機場是全美三分之一航班的轉運樞紐,一旦無法正常運作,可想而知會造成多嚴重的影響。

無獨有偶,位於南半球的澳洲目前正值夏季,當地遭逢百年難得一見的大雨,到處積水成災,一片汪洋,多處大城都傳出緊急狀況而需要撤離居民。《電訊報》(The Telegraph)上刊登了一篇報導澳洲布里斯班(Brisbane)水患成災的新聞:

The devastating Queensland floods that have claimed at least nine lives in the past 24 hours and left more than 60 people missing have hit the state's capital Brisbane, where thousands of residents have been warned to evacuate their homes.
在過去的二十四小時裡,昆士蘭地區的嚴重水患已經奪走了至少九條人命,超過六十人失蹤。洪水現在來到首府布里斯班,數千居民已經接到水患撤離的警報。

There were fears that the extent of the flooding could exceed the levels of the 1974 flood, which killed 14 people and inundated more than 6,700 homes.
本次水患的規模,恐怕會超過造成十四人死亡、六千七百棟以上房舍被淹沒的 1974 年水災。

The emergency escalated quickly during the day, with more than 30 low-lying suburbs on high alert and inner-city suburbs including West End and Fortitude Valley being evacuated.
危機逐步升高,有超過三十處的低窪地區處於高度警戒狀態,包括西角與福特谷等市內地區,也進行撤離。

以上新聞的中文翻譯乃筆者試譯內容,一方面可使讀者更加了解這則新聞;另一方面,則是藉此來討論與英文寫作相關的一個主題:中英雙語比較與翻譯技巧。

同學不妨仔細比較一下,應該不難發現新聞裡原文與中文翻譯的差異頗大。例如中、英文表示時間片語所在的位置不同;英文關係子句翻成中文之後的改變;there are結構與中文的對應;英文因果關係表示法與中文相應方法的差別等。這些不同之處,往往導致以中文為母語的人無法說、寫出道地的英文,深究其原因,乃是不熟悉中、英文轉換時應該注意哪些重點所致。

中文 VS.英文的動詞使用

中文和英文差異頗大,主要差別可大略分為「詞」、「句」、「章」三方面。在「詞」方面,由於英文具有嚴格的文法結構,每個子句該有的主詞、動詞、受詞、補語等要素,一定要按照句型的規定依次填入,不能無端出現或消失,否則就會形成錯誤的句子;而當多個子句連接在一起時,需要用到連接詞或關係詞等,不能有所欠缺,因此在語言學中,英文是種「形合」的語言。

反觀中文,並沒有這樣的限制,中文詞彙連接時靠的是語意邏輯,而非特定詞性的單字,因此中文被稱為「意合」的語言。舉例來說,馬致遠的元曲《天淨沙》:「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整曲當中幾乎都是名詞,動詞只有「西下」,勉強再加上一個「在」(嚴格來說這是介系詞),儘管幾乎沒有動詞,但整首曲子的意境卻無須靠動詞傳達,便已經讓讀者心領神會了。換個角度來想,這首曲子能夠直接翻譯成英文,變成一首英文詩嗎?想必不太可能,若是真的硬翻,那麼在文法上就會先被打回票。

但另一方面,中文的一大特色卻是大量使用動詞,因為中文不需要為了文法規則,而在這種情況下添加一堆連接詞;而英文卻不能不使用連接詞,以避免文法上的錯誤。正因如此,英文會利用名詞、形容詞、介系詞等詞類,來表示動詞所代表的動作,藉由減少使用動詞,以減少出現大量子句,而使句子看起來比較不累贅。例如: 「When I was neither at the farm nor at school, I helped at the construction sides by picking up wood.」若將此句翻譯成中文,會變成這樣:「當我既不在農場上工作,也不在學校裡念書,我就會到建築工地幫忙撿木頭。」中文裡的「工作」、「念書」等動詞,到了英文中就只用「介系詞+地
點」(at the farm; at school)來代替,不僅省下了動詞,也省下了連接詞。

中文 VS.英文邏輯表達方式的差異

中文和英文使用者的表達方式,也有著結構性的不同,使得語句表達邏輯有所不同。譬如中文裡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改為英文則會變成:「It is a great pleasure to meet friends from afar.」兩者的差別在於中文會先說原因,再提結果,按照時間順序來建立邏輯關係;英文則是顛倒過來,先講結果,後論原因。兩者雖然沒有太大的差異,但若不依照各自的規則,翻譯出來的文句一定會讓母語人士聽起來就是覺得不對勁。

雖然中、英文之間存在不少差距,但只要能夠將兩種語言並列比較,加以分析,還是能夠發現兩者的相同之處,並找出兩者間互相轉換的關鍵,進而掌握中英雙語的表達技巧。本期專欄且將重點先放在中、英文句子的重心探討上。

中英文表達的重心差異

前文提到關於澳洲的水患,其中第二句是:「There were fears that the extent of the flooding could exceed the levels of the 1974 flood, which killed 14 people and inundated more than 6,700 homes.」如果按照英文結構,翻譯出來的中文應該是「有些恐慌,水患的程度可能超過 1974 年水災的程度,那水災殺了十四個人,同時淹沒了超過六千七百戶家庭。」不過這樣的中文,絕對讓人無法領教,除非是故意拿來當作對照,否則不會有人這麼說話。

上段英文的適當翻譯應該是:「本次水患的規模,恐怕會超過造成十四人死亡、六千七百棟以上房舍被淹沒的 1974 年水災。」與英文比較之後,可發現中文裡使用了具體的「本次水患」當作主詞,而英文則使用抽象名詞的「fears」(there were fears)來當主詞,此外還使用了同位語結構「that the extent ...flood」作為「fears」的內容,其後再跟著一個關係子句「which killed...homes」,來修飾先行詞「the 1974 flood」。這些英文獨有的結構,都在翻譯成中文的過程中,利用適當的中文字詞加以替換,首先將英文主詞「fears」轉換成中文「恐怕」這個副詞;然後將同位語的名詞子句提升地位,成為中文的主要子句內容;再來就是原本擔任「後位修飾語」的關係子句,在中文裡被更換位置,放到「1974 年洪水」的前面,作為形容詞修飾該名詞。

根據語言學家對於英文的分析,英文句式是主幹突出的樹型結構,用英語表達複雜思想時,往往得先將「主詞─動詞」這根堅實的樹幹撐起來,然後再進行添枝掛葉,也就是逐層補進各種修飾成分,讓句子的內容充實起來。正因如此,英文的句子常呈現開門見山的趨勢,最重要的資訊和最能表達作者意圖的內容通常出現在句首,表明作者態度和觀點的內容,則其後再一一補充說明。

另外,英文可以將先發生的事情後說,後發生的事情先說,先歸納總結、點破主題,而後陳述緣由。所以英文的句型多顯得頭輕腳重,句尾的容納性非常廣,次要資訊和複雜成分都可以透過分詞、從屬子句等諸多語法手段放置句尾。例如:「He was the person who wrote the letters that Mary found in the house that she rented from the man who taught her uncle.」句中先說「He was the person」建立起「主詞─動詞─補語」的關係,然後再附加上關係子句、介系詞片語等補充性內容。

相較之下,中文沒有詞性變化,語法形式的表達主要依靠詞彙,組詞造句也依據邏輯語意和動作發生的時間,來決定詞語和分句的排列順序。因此,語言學家說中文的句子,主要是主題突出且層層遞進的竹式結構,而竹式結構句子表達思想的步驟恰好與英文句子相反,往往先闡述交代外圍環境,再步步深入,節節展開,直至最後點出話題中心。

具體說來,在表達比較複雜的思想時,中文往往按時間和邏輯順序逐步交代,層層展開,亦即先發生的事先說,後發生的事後說;先陳述緣由,後歸納總結而點破主題。中文句子如果由敘事部分和表態部分構成,通常是先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再將事情和情況交代清楚,最後點出自己的態度和觀點,並作出一個簡短的表態和評論。因此,中文句型多顯得頭重腳輕,核心的資訊經常到句未才出現,而句首卻留出了廣闊的空間來置放各種成分。例如前兩段所舉的例句,若直譯成中文,就會變成「他是寫那封瑪麗在她從教她叔父的那個人那裡租來的房子裡找到的信的那個人。」主要的內容「他是⋯⋯的那個人」放在句子的開頭與結尾處,而中間則是補充性的資訊,與英文的表達方式形成明顯的對比。

●原因和結果

在中、英文句子重心的差異上,可再具體區分為幾種情況。首先是因果關係,中文習慣按照時間順序鋪陳,因此先說原因再講結果,形成重心在後的情況。在中文裡,我們會說:「在面試中他表現出了強烈的責任感與團隊精神,因此最後得到了那份好工作。」讀者若不看到最後,就不能明白到底面試的結果如何。

而在英語表達裡,則顛倒過來,先說結果,再談原因,形成重心在前的情況:「He eventually got that decent job, as he showed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s well as team spirit during the interview.」因此就算讀者匆匆忙忙看過,仍然知道這個人得到了工作,只是不曉得原因為何。兩種表達方式不能說誰好誰壞,只能說是兩種民族或是兩種語言的思考方式有所不同。

再看個例子:「生活中既然有悲劇,文學作品就可以寫悲劇。」這句話前半是原因,後半是結果。換成英文,我們會倒過來,先談結果,再說原因:「Tragedies can be written in literature since there is tragedy in life.」雖然兩句都是表達同一個意思,但讀起來就會覺得兩者間有些許微妙的差異。

●假設和前提

與因果關係表達類似的情況還有假設和前提,中文習慣將某個主張相關的內容先提出來,然後再告訴對方自己的主張為何。比方說:「如果老年人對於個人以外的事情懷有強烈的興趣,並參加適當的活動,他們的晚年最容易過得愜意。」句中先將條件設定要符合「如果⋯⋯」,然後才告訴讀者會有什麼樣的效果。至於英文就會將這兩部分對調:「A successful old age is easiest for those who have strong personal interests involving appropriate activities.」先表明假設的結果「A successful old age is easiest」,然後再利用
介系詞配合關係子句,說明誰能夠享受這種愜意的老年生活,亦即「假設」。

換個例句,先看英文怎樣表達小國力抗大國侵略的方式:「The people of a small country can certainly defeat the aggression by a big country, if only they dare to rise in struggle, dare to take up arms and grasp in their own hands the destiny of their own country.」又是「先結論後條件」的標準英文語法,若要轉換成中文語法,當然就得先將條件表明清楚,再提出結論:「小國人民敢於起來鬥爭,敢於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國家的命運,就一定能夠戰勝大國的侵略。」

●結論和分析

中、英文對於分析和結論的態度,也具有相同的原則。英文的表達方式會先說結論,然後再利用句子後半的空間慢慢分析原因。比方說:「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Southern Africa cannot remain forever hostage to the political maneuvers and tactical delayss by South Africa nor to its transparent proposals aimed at procrastination and the postponement of the solution.」在這麼長的一個句子裡,結論在前四分之一的地方已經完全表明,即「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Southern Africa cannot remain forever hostage」。至於為何「南非問題不會永遠無解」,則有待感興趣的讀者將後面的句子看完,便知分曉。

這樣一個句子到了中文裡,通常會逐一將各種情況分析完,然後再告訴讀者結論是什麼:「不管是南非政府耍政治花招或策略上的拖延手段,還是提出顯然旨在拖延問題解決的建議,都不能永遠阻擋非洲南部問題的解決。」讀者若不看到最後,絕對無法明白作者的主張為何。以上僅就中、英文的動詞使用和邏輯表達方式進行比較對照,讓讀者更能了解中、英文互相翻譯時應注意的重點和關鍵。在中翻英或英翻中時,如果不能清楚了解雙方轉換的機制和原則,並進行適當的修改與調整,就會使得翻譯結果令人感覺不自然,或是讓人無法充分了解句意,甚至出現邏輯不通、文法錯誤的窘況,不可不慎。因此立志要精通中英雙語的讀者,必須深入探究這兩種語言的異同,才能達到「信、達、雅」註的境界,翻譯出令人賞心悅目的好文句。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pmaster17&aid=49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