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知識大觀園】余秋雨的閱讀與旅行
2011/02/24 09:30:53瀏覽1097|回應0|推薦3


「余秋雨」對我而言,可與慘綠少年回憶並存。當自己成年,越過某種生命的溝渠後,便鮮少回首余老散文,因彼時《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兩本文集,已靜靜混入思維,不需要再展讀。至今我仍覺得余秋雨的思想精粹集於此,新作則是更深入的叩問,想了解余秋雨,建議從這兩本文集入手為佳。今日再翻閱其文,那屬於十八、九歲的莽撞和對未來人生的憧憬,似乎隨著文字的跳動,而歷歷在目。

BRAVO!隨堂測驗                                         【答案就在本文中】
在閱讀文章前,請讀者不妨自我挑戰一下,試試能否答出下列的問題吧:
1 余秋雨的著作頗豐,幾乎每年都有新書問世,尤其一系列以深度旅行考察中國文化的散文集最為著名。你能試舉出幾本嗎?
2 《文化苦旅》及《山居筆記》二書,可說是余秋雨最著名的作品,你能舉出一兩篇書中文章的主題嗎?
撰文/梁欣芸

余式旋風

余秋雨,1946 年出生,浙江餘姚人。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現任上海寫作學會會長、《書城》雜誌榮譽主編、上海市諮詢策劃顧問、中國科技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曾獲「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中國十大藝術菁英」、「上海十大高教菁英」、「中國文化傳播座標人物」的榮譽稱號。散文集《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分獲聯合報 1992 及 1995 年「讀書人」最佳書獎,亦獲金石堂 1992 年「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書」,以及誠品書店 1993 年「誠品選書」。余秋雨曾於 1992 年、1996 年、1997 年應邀赴臺演講,盛況空前,成為眾多傳媒和廣大讀者密切追蹤的對象,特別是第二次接受國立歷史博物館的邀請,在臺北、臺中、高雄各地演講,均蔚為風潮,報章雜誌甚至稱其為「余秋雨現象」。

之後,余秋雨陸續在 2005 年及 2010 年底,來臺巡迴演講。每場演講皆座無虛席,講述閱讀、寫作、文化與旅行等主題,感動了各行各業的聽眾,彷彿心靈得到了淨化與慰藉。或許聽眾走出大廳,又是尋常的人世,充滿無力的現狀與未來,但至少在聽余秋雨演講時,是充滿著期待、希望的溫暖與光明,余秋雨的文字與演說,就是有這樣的力量。

閱讀與旅行,讓人遠離平庸

余秋雨的著作頗豐,散文集、戲劇專著與演講錄等,幾乎每年都有新書問世,堪稱勤於寫作的作家。還記得年少時,在他的文章裡,讀到閱讀與旅行時總會格外興奮,因為那時的生活裡只有上課、考試和參考書,小說與散文被稱作「閒書」,長輩認為讀太多閒書會擠壓備考時間;旅行是奢侈的,畢業旅行大概是當時唯一可期待的重頭戲了, 而余秋雨卻在中國各省深度旅遊,遊記中夾雜著舟車勞頓、美景、歷史與省思, 通篇文句雅順, 像是跟著文字親近了遙遠的中國,相當吸引當時坐困愁城的我。

余秋雨何以能寫出動人的遊記?毫無疑問,這需要文學與生命經驗的積澱。余秋雨曾在演講裡談及自己沒有手機、不看電視、不上網,因而能空出腦力與時間讀書、寫文章,也曾以「閱讀建議」為題演講,對青年人和成年人提出閱讀建議:「一個人的最佳讀書狀態大多產生在中年以後,但能不能取得這種狀態則取決於青年時期的準備。」如果你不能從小培養閱讀習慣與品味,那麼成人後,當你面對瑣碎的生活現實時,也斷然不會再捧起書本。

或許你會問,為什麼要閱讀?余秋雨對此提出一針見血的看法:「閱讀最大的理由是想擺脫平庸。一個人如果在青年時期就開始平庸,那麼今後要擺脫平庸就十分困難。何謂平庸?平庸是一種被動又功利的謀生態度。平庸者什麼也不缺,只是無感於外在世界的精彩、人類歷史的厚重、終極道義的神聖、生命涵義的豐富。而他們失去的這一切,光憑一個人有限的人生經歷是無法獲得的,因此平庸的隊伍總是相當龐大。」

年輕的你,可以忍受平庸的過完此生嗎?因為貪快,就把電視與 Google 當作「課外讀物」與「參考書」;天氣太冷或過熱就不想出門,寧願在家上網、睡覺;上學最大的目的就是考上好學校,將來「賺大錢」!然後有一天長大了,生活態度沒什麼進展,下班還是看電視;旅行時只想開車吹冷氣,快速到達目的地之後拍照、買紀念品,對美景視若無睹;然後拿到學位,還是想「賺大錢」,但對「賺大錢」的意義卻不甚明白⋯⋯。就這樣,轉眼結婚、生子、衰老、病死,走到生命的盡頭,檢視一生,庸庸碌碌,那些生命最初的靈性光芒消逝得極快,非常可惜。

《文化苦旅》,遙想歷代的藝術創作

著名的《文化苦旅》是作者的遊記,也是與歷史文化的對話和神遊。頭兩篇的〈莫高窟〉、〈道士塔〉,作者提及於深秋來到敦煌,無視於朔風鋪天蓋地的惡劣氣候,而深深著迷於敦煌石窟,在沙漠的月亮與風沙裡,遙想歷代的藝術創作,「讓無數雙藝術巨手把你碎成輕塵」。之後的篇章,大抵也是這樣的「壯遊」,是一個飽讀詩書的文人,在中國大江南北的足跡記錄,也是知識分子對於中國文人命運的感懷。

對青少年而言,讀這樣的遊記可能有些吃力,但對少時精神世界困乏的我來說,余秋雨的遊記不僅令我著迷於作者行旅間的流浪味,遊記中出現的名人佚事更是吸引我。看著被貶到柳州的柳宗元,像漂流荒島的魯賓遜,利用著小小的官職種樹、開井、修廟,敕放奴婢,在荒島似的僻壤努力活出尊嚴與興味,都讓我感動不已。又如戰國時期建築都江堰的李冰,以畢生的心血築一座水壩,卻遭到政治迫害,死前命令兒子繼承遺志,並做三座石人鎮於江水間,以測量水位。後來漢代水官是李冰的知心人,他重造了高及三米的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的塑像,讓李冰站在冰冷的江水裡,永遠注視著傾其畢生之力所成就的此一不朽的水利工程建設。

余秋雨的遊記就是這麼的深刻而感人,同樣的旅遊地點,別人路過就罷了,在哲人的眼裡、筆下卻能綻放出真摯的花朵,引領無數讀者打開心門與房門,一路跟隨。當年深受《文化苦旅》影響,也希望能走得很遠,看看小島外的人們怎麼生活;只為了想在未來踏上陌生國度時,不會僅僅呆站在雕像前比出勝利手勢拍照,而是能有余秋雨般睿智的眼光。

《山居筆記》,歷史與文學的劄記

余秋雨另一本知名作品《山居筆記》,仍是扣緊了閱讀與旅行,再次驗證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件事情的深邃聯結。只是《山居筆記》,是作者閒居香港沙田一個山坡上寫成的作品,比較偏向閱讀歷史與文學作品後,去蕪存菁的劄(ㄓㄚˊ)記。我們熟知的歷史人事,經余秋雨娓娓道來,不再生硬,反而熠熠生輝,有眼淚也有落魄時自存的勇氣。

《山居筆記》裡最令我動容者,莫過於〈遙遠的絕響〉此篇。少時,《世說新語》僅是國學常識裡需背誦的知識,對於六朝與那年代的人們,半知半解。如果沒有余秋雨,當往後終於有機會在中文系的殿堂裡翻讀六朝志人與志怪小說時,也不會有「終於遇見你們」的感動。作者一開始就說:「對於那個年代、那些人物,我一直不敢動筆。」因為「那是另外一個心靈世界和人格天地,即便僅僅是仰望一下,也會對比出我們所習慣的一切的平庸。」

究竟是哪些人物,讓余秋雨深覺自己也是平庸之輩?在魏晉那樣的亂世,文人名士常遭當權者殺戮,生命有如風中燭焰,只有謹言慎行,談些不涉及政治的言論以避禍,其中阮籍的生平事蹟最為動人。

阮籍有個特殊才能── 「翻白眼」, 翻得徹底而持久,以此來表達他對某些俗人的不屑,比言語譏訕更清楚明白。又阮籍看見漂亮姑娘夭折,會來到靈堂哭得十分傷心;嗜酒,曾大醉數日迴避政治聯姻;喜歡駕著馬車,載著酒漫無目的遊蕩,某日來到路的盡頭,不禁痛哭失聲,慨嘆:「時無英雄,而使豎子成名⋯⋯。」

阮籍諸多不符禮教的行為,卻呈現出最真誠的態度,余秋雨說他是生在亂世,「猛烈地憬悟到生命的極度卑微和極度珍貴,他橫下心來伸出雙手,要以生命的名義索回一點自主與自由。」幾句話便道盡了阮籍,也道盡了魏晉的文士情懷。如果沒有多方閱讀與思考,面對歷史上的名人事蹟,恐怕也如一般人,當作趣聞掃過,豈不可惜了這些奇人名士用生命寫下的樂章?

《山居筆記》述及的範圍極廣,探討歷史長河裡面目鮮明的詩人、哲人, 或者隱藏在歷史皺褶裡的忠臣、巨賈、小人,深究他們的人生與文學作品,以及牽涉到的國族興衰與民族情性,讀後總是令我醺然,像是飲了絕好佳釀。

體會不一樣的人生

說起余秋雨,即想起少時的自我期許與對旅行的夢想,也想起那無法擺脫考試夢魘的小孩,偶爾得到兩本散文集,坐在斗室裡翻讀的模樣,一切都還那麼鮮明。一個好學、博學且文筆優美的作者,對讀者的影響無比深遠,余秋雨便是這樣的角色,縱使近年關於他的報導毀譽參半,仍無損其作品的魅力。

在《文化苦旅》與《山居筆記》之後,尚有1999 年《霜冷長河》、2000 年《千年一嘆》、2001 年《行者無疆》、2004 年《借我一生》以及2010 年《我等不到了》等散文集問世。去年底則為《問學‧余秋雨‧與北大學生談中國文化》這本新書,特地來臺巡迴演講,又是一系列以深度旅行考察中國文化的散文,特別的是這些散文,是與北大學生對談的課程記錄。北大學生是中國年輕一代的菁英,師生之間的對談令人期待,無論是閱讀或旅行,當然背後是對文明與人生的探索,應可讓臺灣學子得到啟發,一如當年的我。

年輕的你,是不是想要與眾不同?奇裝異服是下下策,獨到的想法才是王道!要有想法,沒有捷徑,就是多讀、多聽、多看。試想,坐在小小方室,如此侷促的時空環境裡,閱讀各類書籍(青少年最好從經典作品開始閱讀),用心聆聽每個作者對於宇宙人生的見解,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知識與喟嘆──再也沒有比閱讀更享受,更能深化心智的事了。然後,等你準備好了,就像余秋雨一樣,背起少少的行囊去旅行,以行萬里路來驗證你在書上讀到人事物吧!當初我就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實踐我的閱讀與旅行計畫。

閱讀與旅行是看不到形體的奢侈品,讀完一本書,走過異鄉的土地,卻沒有實際的物質留下。有人說不如把那樣的精力與金錢,換一件名牌衣物,但華服只能擁有他人一瞬的豔羨,閱讀與旅行卻讓人的心更加豐盈寬闊,那由內在散發出的光彩將會是全身最美麗的行頭!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pmaster17&aid=491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