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股價很難預測,三年的趨勢卻可以推算。」如此看似矛盾的研究,造就了三名諾貝爾經濟學獎新得主。2 0 1 3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1 0 月1 4 日揭曉, 由法瑪(Eugene Fama)、韓森(LarsPeter Hansen)、席勒(RobertShiller)等三位美國經濟學家共同獲得,以表彰他們在研究資產市場的發展趨勢時各自採取了富有開創性的方法。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迄今幾乎沒有任何方法能準確預測未來幾天或幾週內的股市匯市走向,但如今卻可以透過研究,針對三年後的股價趨勢進行預測。如此看來令人驚訝又矛盾的發現,正是今年諾貝爾獎得主的成就所在。
經濟學獎得主的研究成果
芝加哥大學的法瑪,因為成功印證了股票真正價值在短期內極難預測而獲獎;他的研究證明,短期股價會隨時迅速受到新資訊的影響而浮動。諾貝爾獎評委會表示,法瑪的研究發現改變了市場交易和預測行為。至於另一位獲獎者韓森,也是來自芝加哥大學。他因提出「以統計學方法測試資產估價」的理論而獲獎。
第三位獲獎者是來自耶魯大學的席勒。他因在1980年代發現股價浮動幅度遠遠超過股息浮動幅度而獲獎。
席勒在金融市場、行為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不動產、統計方法以及市場道德判斷、公共選擇等方面,著作頗豐。他最為人所稱道的是兩次準確預言金融泡沫破裂。在2000年出版的《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Exuberance)一書中,他準確預言了股市泡沫;幾乎在這本書開賣的同時,紐約股市出現暴跌。
另外,從2003年開始他就預言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泡沫現象;而就在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前一年,他便曾發文指出,美國房地產市場即將泡沫破裂,並將造成嚴重的金融恐慌。
兩位得主的觀點曾有過衝突
更有意思的是,席勒和法瑪兩人的學術理論觀點曾發生過「正面衝突」:法瑪認為,股票價格波動是無法預測的,遵循「隨機漫步」的軌跡。這個觀點,是他在1965年的〈股票價格行為〉論文中首次提出。
法瑪認為,投資者在買賣股票時會迅速有效地利用可能的資訊,所有已知的、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都已反映在股票價格中,因此,根據此一理論,在有效市場中,股票的技術分析是無效的。
然而就在法瑪的這門理論被廣泛接受,並幾乎在全世界各大學的經濟學院裡教授時,席勒卻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1981年,席勒以〈股價確實會因為波動劇烈而無法用隨後的股息來衡量嗎?〉一文直接投下戰帖,他認為在理性股票市場中,投資者將根據股票未來的股息收入,透過折現來衡量當前的股價,而非所謂的「隨機漫步」。
延伸閱讀 1《國三公民》:生產與投資/市場與貨幣 2《高三公民與社會》:認識股票與股票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