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兩岸窺探
2007/12/30 20:00:27瀏覽521|回應0|推薦3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分裂國家法」第二條:「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共同義務。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國家絕不允許“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而在中國與外國發展正常的外交關係中,在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鬥爭中,產生了一個中國原則。目前,161個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它們都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並且承諾在一個中國的框架內處理與臺灣的關係。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提出「一個中國原則」框架,壓制「中國」合法代表權的詮釋空間。再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認定且獲得國際承認的一項無法改變事實。最後,確保國際關係的原則,對中華民國政府形成國際壓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分裂國家法」第三條:「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的遺留問題。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不受任何外國勢力的干涉。」 

中共向國際宣示「台灣問題不受外國勢力的干涉」,此即減低美英歐等大國介入的因子。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共的作為還是會受到國際的關注和不等程度的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此條的意義為中共遏止台獨實現的宣示,手段則是用「非和平方式」或「必要措施」,即是「武力」的形式。確立了「台獨的終點是戰爭」的威脅。

藍綠意識:

一、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主權的獨立與自主,是國家安全、社會發展及人民幸福的前提。台灣主權獨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既是歷史事實,也是現實狀態。這不但是台灣生存的條件,也是發展民主政治與創造經濟奇蹟的依憑。」

主權的獨立與自主,「中華民國」早已具備,無論未來是否成立「台灣國」。否則民進黨政府的政權如何取得?如何賦予統治的正當性? 

何不改成「中華民國主權獨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既是歷史事實,也是現實狀態。」此一論述更符合實際局勢。畢竟「台灣」在法理上並不是一個國家,只是「地方」或「地理名詞」;在國際關係上,更是難以撼動的事實。

二、國民黨所謂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源自於九二年的香港兩岸兩會會談、九三年的新加坡辜汪會談以及日後的文件往返和專題報導。「一中各表」的意義是「兩岸共同承認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但對於一個中國的內涵有不同的認知,因此兩岸形成不同的表述結果」。國民黨的認知是「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中共的認知是「一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合國」,國民黨堅守此原則的目的是突顯「中華民國的客觀存在」。

儘管中共認為,九二共識不涉及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含義,一中原則的政治含義可以留待以後討論。然而這也是中華民國的一個利基,既然政治涵義留待日後討論,那就不必此時做出定論,也代表兩岸政治涵義還未定論。因此「維持現狀」是最好的方式來緩和爭端。另外,199281日,國家統一委員會通過對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二、民國三十八年(公元一九四九年)起,中國處於暫時分裂之狀態,由兩個政治實體,分治海峽兩岸,乃為客觀之事實,任何謀求統一之主張,不能忽視此一事實之存在。」 若是強調此一事實,也就是「中華民國的客觀存在」,才能成為與中共談判的防衛地帶。否認中華民國的存在,實際上是給予中共有利的條件,強化片面的一個中國原則。將喪失兩岸共同承認的「一中各表」論述開放地帶。

總結:有些人說國民黨或馬英九是所謂終極統一論的擁護者,有些人說國民黨或馬英九執政後會出賣台灣,然而實際上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提出的「不統、不獨、不武」兩岸方針,是對台灣當前局勢最有利的策略觀點。不但能捍衛中華民國的存在(同時確保了台灣的生存),還能夠開創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發展的空間。近似第三社會黨的主張:第三共和的國家地位中所謂「實質生存優先於名目獨立的階段性選擇」。觀察台灣現況以及環顧國際局勢,台灣獨立難以達成,但兩岸統一也不簡單,必須考慮到台灣人民的情感和意志。民進黨再如何抹紅國民黨、再如何詆毀兩蔣對台灣的貢獻,也不能具體否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何不妨放下統獨爭議,優化中華民國的存在論述(中華民國主體當然是台灣人民),運用這段時機發展民生經濟、充實國力,「伺機而動」是穩健的競爭法則也是未來達成目標的最適當之作法。從馬英九的主張和特質觀察,他清楚自己的定位在哪,承續中華民國的法統、穩健的變革且邁步向前,以及樂於做個理性開放的務實主義者。即使帶有認同的差異或認知的誤解,面對問題和缺失時他不是逃避,他選擇了誠實以對。這可以從司法官司、言行舉措和訪問日本之中體會。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nyliucool&aid=1496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