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2/17 10:06:44瀏覽542|回應0|推薦2 | |
在台灣,人人都怕談到政治,對政治極度敏感和焦躁不安。當有人指稱某人「很政治」的時候,無意中顯現心裡的成見。很奇怪的是,這種「歧視」情形經常發生於「某人批評或抱怨民進黨政府」時(歧視的人大部分時候會指稱很政治的人為不愛台灣)。言論自由的開放心態,是否在「民主進步黨」取得權力後,就無法抗拒地緊縮了呢?印象中,國民黨執政時,在野的民進黨炮火更是猛烈,作為更是激進。若說國民黨等同於威權,那執政時期的國民黨還不敢直接對人民嗆聲,指責人民「不愛台灣(中華民國)」或是說類似「太平洋沒加蓋,如果不爽政府或是覺得台灣不好就游回大陸」的話語。對比之下,如今執政的民進黨,狂妄的程度早已經超越威權、專制!民進黨打倒威權的言語、作法和心態,不過是樹立「新威權」罷了!難怪如今台灣人個個「聞政色變」,深恐愛台灣不成,反而被民進黨打成中共同路人。TVBS在國民黨執政時監督與批判國民黨,民進黨與之同聲一氣,如今民進黨執政,TVBS同樣地監督與批評政府,卻被民進黨政府指稱是親共的媒體。同時,民進黨與三立、民視等媒體卻臭味相投,無理的擁護攻訐、互相取暖的利益糾結,「媒體」被民進黨運用在監督、制衡民意的伸張,媒體公信力伴隨政府腐敗心而淪喪。 「政治」無罪,而是人事的操弄有罪。民進黨政府樂愛替人「貼標籤」,只要批評民進黨政府的人即是在「唱衰台灣」,甚至「不愛台灣」。「愛之深,責之切」是人際互動中關係反差的呈現「我愛你,當你犯錯時,我願意指責你,若是他人,懶的去理。」愛台灣又不希望台灣人民愛它,精神錯亂無法避免。鼓吹民主的同時,卻以反民主的作法來運行,無形之中陷入「民主侷限」的情境,「貪腐」在當權者及其集團裡發酵。此外,「否定中華民國」以及「台灣國等同於台灣」的思路,在泛綠人士「激情、悲壯」的號召之下囚禁了台灣人民變革的期望。台灣人民在國家認同上被民進黨政府混淆之後,「意識不清」的情況下,教條式的陳述植入無主的靈魂,只能服膺於當權者的「思想改造」計畫。民主外殼隨著民進黨政府的執政失效而剝落,徒留鏽蝕後的「台灣寒心價值」。更可悲的是,知識份子的偏執,更加深了當權者「自我膨脹」與「責任歸外」的主觀詮釋。學者、教授、律師、醫師及各領域的專家們,極力地為民進黨政府的作為論述與辯護,或刻意地坐視沉默,或期待幻滅後的恍然大悟。知性與權力的掛勾樹立了「地位」的顯著價值,人人景仰、欽羨、奉行。無可避免地(或有意地),這群人迷信「民主」,卻也在民主的眩惑中喪失良知;構成「民主的排他性與佔有慾」,壟斷了民主,卻也失去了普遍價值的理性。這群人所信仰的「民主正義鏈」,巧妙地排除「盲點」,固著成「民族自決」的傳道意志。只有這群人所做的才是正義,只有這群人所做的才是民主,因為,愛與不愛台灣的分際,只有他們能判定,台灣的「自決式權威民主」,油然而生。 批評是讓問題浮現,讓執政者能了解缺失為何加以改進,一味的迎合只是掩埋問題,問題的累積終致弊病叢生。談論政治,不是少數人更不是專家的權力,是公民的權利。尤其此刻台灣民主的偏離發展,人民若不關心局勢,國家要回到正軌,很難;出軌,很有可能。 知識份子的慾和念無法脫鉤,平民百姓的指陳被分化解釋,大眾媒體的監督被權衡干預。民主陷落正如物體掉落般,重力加速度地拉扯台灣,醞釀「美麗的沉淪」動能,催化著撞擊國際的炫麗般壯烈佈局,「眾神護台灣」真可謂合情合理、「順應民情」啊!台灣人民禱告吧!神聖的民主進步黨、偉大的民進黨人士,讓眾神接引眾人通往天國之路! |
|
( 時事評論|政治 ) |